女性紀實類節目《成為媽媽後》第二季已於本周正式收官,李艾作為收官嘉賓分享了自己作為高齡產婦,從生產到產後恢復的全過程,為育齡女性生育選擇提供切實參考,更全程記錄與丈夫張徐寧產後第一次二人約會,夫妻甜蜜相處大撒狗糧。《成為媽媽後》第二季自7月27日播出以來,8期節目中,分別記錄了大S徐熙媛、劉芸、謝杏芳、李艾4位明星嘉賓「成為媽媽後」的生活與工作日常,審慎分享新手媽媽們的育兒經,關注育齡女性因身份產生對家庭、工作上的焦慮與困惑,引發萬千女性共鳴。
李艾分享生產全過程:生產是從「鬼門關」走一遭,媽媽不一定要痛才偉大
作為《成為媽媽後》第二季的收官嘉賓,李艾在本周節目裡分享了她生產全過程,回顧自己生產時的視頻,李艾依舊能清晰記起每次陣痛時的感受。40歲才選擇生孩子的李艾無疑是生產風險極大的高齡產婦,據《Frank About Women——「Global Motherhood」》報告顯示,全球新手媽媽平均年齡推遲了近3年,高齡產婦在全世界的佔比逐年增加。節目中,李艾從生產與產後恢復兩方面分享了她的經驗,她覺得運動是可以改善孕期體質和產後後遺症的有效方法,還現場示範孕期瑜伽的做法,為高齡產婦面對生育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
談起生產經歷,因為沒能打上無痛針,李艾開玩笑地表示,「我也是感受過了世界上最痛的感覺」。的確,對於每一個母親來講,生產都是從「鬼門關」走一遭,但直到現在還有許多家庭存在著打無痛針會影響胎兒的舊觀念,導致不少媽媽不得不在承受極大風險同時承受極強的痛苦。對此,李艾從自身經歷出發為育齡家庭提供了自己的建議:打不打無痛針應該由產婦自己決定,母親不一定要痛、偉大才是好的,應該讓「媽媽」這個詞更輕鬆一點。
同第二期嘉賓劉芸一樣,李艾在懷孕前也不太喜歡孩子,但是生下孩子後新生命的到來不僅帶來了身份上的變化,也讓李艾變得柔軟。也許是「媽媽」身份帶來的天然使命感,第一期節目中大S徐熙媛從「美容大王」變成了「尿布熟手」,而李艾則是從精緻的小女人變成為了監測寶寶健康,會扒拉屎聞一聞的「粗糙媽媽」。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或許就是媽媽這個身份帶來的最大力量。
重回職場遇難題學會示弱也是成長 爸爸其實是最好用的育兒工具
與大多數新手媽媽一樣,明星嘉賓媽媽們重回職場也遇到了不少挑戰:劉芸產後遭換角、大S徐熙媛曾被邀約飾演王大陸的媽媽。對於職場危機,李艾覺得媽媽不一定需要成為一個超人,學會示弱也是她成為媽媽後的一大轉變,她說,「這只是把獨立女性替換了另一種更合適的方式」。對於職場與家庭新手媽媽們都有自己的權衡法,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正確的。
節目中,李艾也分享了她和媽媽的故事,生產後李艾一心撲在孩子的健康上,而媽媽更擔心的是李艾的的身體,俗話說「疼在兒身,痛在娘心」,每個母親對孩子都是最赤誠的愛。與上期嘉賓謝杏芳一樣,李艾也從原生家庭的教育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學習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
與往期以採訪形式記錄明星嘉賓媽媽們的夫妻相處之道不同,收官節目中全程記錄了李艾與丈夫張徐寧在產後的第一次二人約會,從二人世界變成三人小家,夫妻間的浪漫依舊未變,李艾表示,「愛,就是給他全部的自由他依舊願意留在你身邊」。就如明星媽媽謝杏芳所言,融洽的夫妻關係有利於孩子成長,李艾在節目中透露,在婚姻中她與丈夫經常溝通傾訴,兩人的相處也從側面證明:爸爸其實是最好用的育兒工具。這些愛情保鮮方法和育兒經驗也引發不少新手父母的討論。
《成為媽媽後》第二季一經播出就收穫行業及觀眾的極大關注,截止目前播放量破億。節目真實記錄明星女性成為媽媽後身份生活等變化,並以此不斷延展,對當代女性在家庭、事業、社會等多重身份下的價值判斷與選擇進行深入挖掘,其中對「育齡女性重回職場難題」、「新手父母育兒觀」、「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影響」等社會話題的探討,引發新手媽媽群體共鳴,討論度位居母嬰節目前列,同時促使社會更加關注育齡家庭的生活難題。大S徐熙媛、劉芸、謝杏芳、李艾4位明星媽媽正向優質的分享也為新手父母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為他們解決育兒難題提供了切實幫助。
來源:網易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