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認為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人類社會之所以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不斷變化發展,本質上就是矛盾的同一性與鬥爭性的產物。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每一步前進和發展都經歷了無比艱辛的鬥爭歷程。要實現我們的目標任務,廣大黨員幹部就必須發揚鬥爭精神,堅定鬥爭意志,增強鬥爭本領。
鬥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品格和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重要法寶和實踐原則,無論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鬥爭精神一直是黨贏得革命勝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國家實現繁榮富強的重要法寶。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中,鬥爭精神逐漸豐富發展成為中國共產黨人進行政治鬥爭、軍事鬥爭、新聞輿論鬥爭、意識形態鬥爭、治黨治國治軍的重要思想武器,進而成為贏得中國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和實踐原則。全體黨員要發揚鬥爭精神,既要敢於鬥爭,又要善於鬥爭。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是前進不止的動力。要堅定信仰信念信心,系好人生每一粒扣子,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涵養鬥爭初心、錘鍊鬥爭品質、增強鬥爭定力,講究鬥爭方法、鬥爭策略和鬥爭藝術,要充盈鬥爭情懷、燃燒鬥爭激情,把心思用到謀發展上、把勁頭用到求實效上,既要抓顯績、也要抓潛績,既要起好步、也要收好尾,既要看結果、也要重過程,以不到長城非好漢、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頑強意志,奮力書寫無愧於歷史、時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
新時代形勢錯綜複雜,新時代的戰爭躲不過、繞不開、輸不起,黨員幹部必須更加自覺地防範各種風險,堅決戰勝一切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挑戰,要充分認識到這場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