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型戲曲紀錄片在戲緣·建業大食堂取景,即將開播!

2021-02-19 戲緣

2018年11月13日,國家文化資金重點項目——CCTV大型戲曲紀錄片《大戲記憶》在建業足球小鎮、戲緣·建業大食堂隆重開機,經數天拍攝,歷經近四個月的精心製作, 2019年3月11日上午,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和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聯合攝製的大型紀錄片「《國之瑰寶——大戲記憶》之豫劇篇」在北京召開審片會。

《大戲記憶》是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重大項目,它以紀錄片形式和電影手法呈現經典大戲背後的動人故事,用虛擬實境等創新技術再現名家名段,不但充分展現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鐫刻下一份最珍貴的時代記憶。

《大戲記憶》的主創團隊選擇在戲緣·建業大食堂取景拍攝,正是看中了園區濃鬱的文化氛圍,戲緣用網際網路思維,讓人文精神、古建築和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相結合,傳播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讓更多人通過線下體驗的方式感知戲曲的魅力,成為河南文化新地標,不僅吸引了來自天南地北的遊客,也是影視劇拍攝的絕佳之地。

《大戲記憶》在戲緣·建業大食堂取景拍攝

《大戲記憶》總製片人兼總導演季林

「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副總編輯、《大戲記憶》總製片人兼總導演季林說,黨中央和政府一直把「三農」工作做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報告特別提出了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的七大發展戰略之一。《大戲記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文化產業重大項目,是農影中心貫徹黨中央精神,不斷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鄉村文化振興一個關切,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順民意、接地氣的文化保證和精神支持的一次重要實踐。

《大戲記憶》副總導演高光磊

《大戲記憶》副總導演高光磊也介紹到,《大戲記憶》的一個重要創新之處是將虛擬實境技術引入戲曲紀錄片的製作中,把傳統戲曲藝術與先進的影像技術和融媒體傳播理念相結合,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現和傳播中國傳統戲曲之精神,讓觀眾能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傳統戲曲之美,體悟中國優秀傳統價值觀念。

原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

原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在審片會後表示,《大戲記憶》突出體現了戲曲大師經典劇目的時代背景,正是時代賦予了藝術作品光彩。藝術家在舞臺後的故事也特別感人,讓每個人都不覺開始思考,自己能為藝術的傳承做些什麼。

中國文聯副主席、原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董偉

原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董偉向主創團隊表示了敬意,因為用電影記錄戲曲的作品很少,彌足珍貴。戲曲是中國文化精神的傳承,我們也期待更多像《程嬰救孤》這樣開創新時代,走出國門,彰顯中國文化自信的作品。

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陸地


北京大學陸地教授提出,《大戲記憶》主要有四重價值:歷史文獻價值,傳播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用豐富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正確的價值觀和真情實感抓住觀眾。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教授 趙洪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教授趙洪點評,這三部作品在視聽情節設計上表現優異,能帶給觀眾良好的藝術享受感。她認為《大戲記憶》這部作品,對戲曲的傳承和保護,具有教育片的價值,「這樣的作品特別適合走進課堂」。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大戲記憶》大型紀錄片總顧問李樹建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大戲記憶》大型紀錄片總顧問李樹建熱淚盈眶看完了三部紀錄片後深情回顧了與常香玉、馬金鳳兩位大師相處的往事,他說,我們這代戲曲人站在這些大師的肩膀上,趕上了好時代,有決心、有義務把豫劇傳承發揚光大,走向世界。

「此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親身感受到了總書記對中國戲曲藝術的關心和支持,回去後一定落實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創作是中心任務,作品是立身之本,做一個胸中有大義,心裡有人民,肩頭有責任,背下有乾坤的戲曲人,在中原戲曲舞臺上、在中國戲曲舞臺上和國際戲曲舞臺上,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為黨的戲曲事業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盡情盡意、盡忠盡孝。」

大型戲曲紀錄片《國之瑰寶——大戲記憶》之豫劇篇將於今晚央視七套聚焦三農欄目播出,預計播出時間為晚上十點二十左右,戲緣·建業大食將在片中「閃亮登場」,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相關焦點

  • 半緣戲韻半緣君——2018建業君鄰會•戲緣年度盛典成功舉行
    )等出席活動1月16日下午,《半緣戲韻半緣君》——2018建業君鄰會·戲緣年度盛典於開封建業鉑爾曼酒店成功舉行,來自十八個地市的600名君鄰新老會員與200餘名各界嘉賓、戲緣戲迷歡聚一堂,共享建業集團、建業君鄰會與移動網際網路APP戲緣為大家精心籌備的年度盛典。
  • 央視來泰取景!拍攝這部大型紀錄片
    央視來泰取景!拍攝這部大型紀錄片 2020-08-02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戲緣APP創始人黃俊棋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
    戲緣多年來始終以戲曲網際網路化、信息化、數據化、工具化為己任,在戲曲的數位化傳播的道路上不斷奮進,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以創新為動力,以技術為抓手,建立了首個戲曲大資料庫—「戲號」,為全國戲曲藝術家、演員、編創、院團及用戶搭建專屬戲曲社區,開啟戲曲互聯新模式。同時,建立了戲曲的內容和網絡矩陣,用網際網路思維加速了戲曲的創新發展。
  • 央視大型紀錄片 《福州古厝》開播
    本報訊 (記者 卞軍凱) 9日起,央視大型紀錄片《福州古厝》開播。該系列紀錄片共三集,通過央視科教頻道(CCTV-10)的《探索 發現》欄目播出,並通過央視頻在全網首播。
  • 央視大型紀錄片《為了和平》取景地 藏著林海雪原的紅色聖地
    近日,央視大型記錄片《為了和平》在中央一臺熱播,這是一部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專題製作的高燃紀錄片,也是一部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去看看的紀錄片,去回顧那一段崢嶸歲月和可歌可泣的歷史!央視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編室出品;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監製;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
  • 大型紀錄片《天下徽商》即將開播
    《天下徽商》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徽商、徽州和徽州文化的大型電視紀錄片
  • 央視大型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開播及其時代啟示
    8月25日,由中央電視檯曆時近三年創作的大型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正式播出。這部拍攝足跡遍及全球十四個國家,採訪網際網路領域各界精英近二百人的大型巨製,將呈現網際網路誕生後,個人憑藉網際網路浪潮譜寫改變世界的產業傳奇和創業人生,並在由網際網路引爆幾乎所有經濟社會領域的裂變與重構中,以人類前所未有的創造力實現未來夢想的史詩景觀。
  • 「戲緣超級擂臺」全國豫劇大賽即將拉開帷幕
    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地方特色濃鬱,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唱詞通俗易懂,是豫劇獨具特色之處,也是豫劇流傳廣泛的原因。據中國文化部門統計,中國有專業豫劇團體數量160多個,民營豫劇團1000多個,是21世紀後擁有專業戲曲團體和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劇種。「戲要唱出來,才能傳下去。」
  • 戲緣《超級擂臺》月冠軍爭奪戰,城牆根戲緣茶館等你來戰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名段獨具神韻名家魅力無限
  • 2017——戲緣超級擂臺戰火重燃
    9位中國戲曲界領軍級藝術家見證了冠軍的誕生。經過3輪比賽,來自河南駐馬店的白佔紅最終獲得冠軍,來自北京的楊默含與來自鶴壁的暴曉敏分獲二三名。硝煙未燼,戰火重燃。進入2017年,戲緣超級擂臺又將再次開啟。如果說第一年超級擂臺在不斷嘗試、改進,那麼2017年超級擂臺的角逐將激烈空前。當象徵三亞一套房永久居住權的鑰匙交付白佔紅手中時,無數觀望的眼睛已經蠢蠢欲動。
  •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高平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高平韓家莊12月9日上午,中央電視臺大型系列紀錄片《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我市野川鎮韓家莊村,開始為期一年的駐點取景拍攝。《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高平市野川鎮韓家莊村《中國村莊》系列紀錄片第一季擬拍十集,從東南西北中不同區域、聚焦最具代表性的村莊、人物及故事,把鏡頭對準中國農村和父老鄉親,真實記錄村莊裡的風景、環境、建築、文化、歷史
  • 廬山景區:央視大型專題紀錄片《長江之歌》攝製組來廬山拍攝
    廬山景區:央視大型專題紀錄片《長江之歌》攝製組來廬山拍攝 為更好展現長江經濟帶經濟建設及環境保護成果,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承制的大型專題紀錄片《長江之歌》到江西緊張攝製中。
  • 央視大型紀錄片將來開封拍攝
    央視大型紀錄片將來開封拍攝 2020-11-18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九月份戲緣超級擂臺再升級!
    從冬風蕭瑟的十二月到熱情似火的八月,九位冠軍擂主,百萬現金大獎,讓戲緣超級擂臺精彩紛呈,我們不斷創新讓戲曲重煥光彩。戲緣,每一天都在發生著改變 。 為了打造一個公平公正和好玩有趣的打擂平臺,戲緣超級擂臺在九月份將再升級,改變原有打擂投票模式,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新模式綜合打分產生戲緣超級擂臺冠軍擂主。
  • 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五季正在眉山拍攝
    12月11日,聽說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攝製組來了,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趕緊跑去瞅熱鬧。本季《記住鄉愁》確立以「歷史文化街區」為主題,在前期調研中,紀錄片中心導演郭宗福、王劍走訪了樂山、眉山、自貢、瀘州、宜賓等四川多個城市,最終確定了自貢仙市和眉山紗縠行兩個選題。是的,沒聽錯!
  • 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壽縣篇」拍攝完成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七季之「壽縣篇」在壽縣結束前期拍攝。至此,為期22天的實地調研、現場取景和採訪拍攝工作圓滿完成。《記住鄉愁》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組織實施,由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攝製的大型紀錄片。第一季至第五季入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薦展播紀錄片、動畫片目錄。
  • 央視大型紀錄片《絲綢之路經濟帶》盛澤開機
    每年農曆四五月,是蠶寶寶"上山"吐絲結繭的時候,也是吳江蠶農喜迎蠶繭豐收的一刻。千百年來,吳江蠶農都要到先蠶祠看場小滿戲,祈福蠶繭豐收,而且這種傳統保存至今,它承載了絲綢文化的精髓和深刻內涵,通過小滿戲我們就能看出蠶農的勤勞和對生活的熱愛。「我們就是要通過東方絲綢文化的畫面解讀,來向西方傳達一個東方絲綢文化的精神理念,讓他們也留下深刻印象。」
  • 鄂州要上央視了!紀錄片《三國的世界》講述這裡的故事......
    7月21號,央視紀錄頻道傳來信息,在鄂州經過近兩年的精心籌劃和拍攝,大型紀錄專題片《三國的世界》將於7月23日至28日每晚9時,在央視9套(紀錄頻道)播出。延伸閱讀:厲害了,央視來鄂州拍片!他們去了這些地方……初夏的吳都大地,滿目蔥蘢。5月17日至21日,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導演蔣樾一行,從武漢轉到鄂州,拍攝紀錄片《三國的世界》。
  • 重磅紀錄片央視開播!
    重磅紀錄片央視開播!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天上午,諸暨三賢研究會成立大會暨央視
  •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大運河》開播
    10月26日,CCTV-4《遠方的家》欄目大型系列節目《大運河》第一集《從寧波啟航》正式開播。當天傍晚,該片的首播儀式在寧波慶安會館舉行,多位研究大運河和寧波歷史文化的學者和《遠方的家》欄目組主創一起,在中國大運河的起點,揭開寧波和中國大運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