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甚具指標的TVBS最新民調,中國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以52%對39%落後蔡英文達13個百分點,一如近期多項民調,蔡多領先韓達10個百分點以上。
韓的民調低、人氣高如何解釋眾說紛;但從選票結構來看,韓有幾大基本盤卻是蔡很難撼動的,形成了未來翻轉的契機。
從9月以來,韓國瑜民調從未贏過蔡英文,各種民調失靈說紛紛出籠,多數說法指向因蔡是現任者,民眾有寒蟬效應不敢表態,另有一派說法指韓粉較不易接到民調電話。
然而從韓10月16日請假參選以來的造勢可看出,韓在退休軍公教、農漁會系統、觀光業、社會底層的支持相當穩固。
2016大選,蔡英文以689萬票擊潰國民黨朱立倫的381萬票,蔡大贏300萬票;2012大選,馬英九以689萬票打敗蔡英文的609萬票,馬贏80萬票。
2020大選,蔡韓實力不致像2016那麼懸殊,投票率也不致像2016隻有6成6,兩方得票差距較可能像2012。
韓國瑜至少要拿到650萬票才有勝選可能,後續就要看他在各地區、年齡層、職業別能分別拿到多少票裝進票籃子裡。
軍公教系統現職加退休少說有上百萬票,這些人因被蔡英文重砍年金,退休金收入少了3成,多把2020大選當成復仇的逆襲,外顯的韓粉就有一大塊是他們,不時跟著韓造勢活動跑。
去年縣市長選舉後,一般評估鐵桿韓粉約有200萬人,其中應有約半數是退休軍公教與部份現職人員。最近各退休軍公教系統的動員都非常積極。
外界較沒注意到的一塊是農漁會系統的挺韓力道,這與關係、人脈有關。
韓國瑜從2013至2017擔任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長達4年之久,各式各樣的農業議題他信手拈來,與各地農會都有深厚關係,與農民能對得上話。
農業是臺灣中南部的命脈,臺灣農會系統真正龍頭是雲林「張家班」,韓與張榮味關係良好,韓妻李佳芬出身雲林政治家族,本身曾任三屆雲林縣議員,韓在雲林取得優勢。
再從農會往漁會系統擴充,韓也有相當的支持度。
透過農漁會系統可穩住韓在南臺灣的票源,韓去年能打破民進黨盤踞高雄市20、高雄縣30年當選高雄市長,農會系統相當關鍵。
再一塊就是觀光產業,蔡英文2016上任後觀光產業變成「慘業」,不時都有裁員、倒閉消息傳出,日前韓國瑜發布觀光政策,數十個產業公會、協會不畏打壓具名站出來加入後援會,爭取翻轉。
相較之下,蔡英文在韓成立觀光業後援會後也成立後援會卻不敢公布名單,後援會總召也非由現任觀光業界大老出任,落差很大。
2020大選對觀光業和退休軍公教都有一股決戰的心情,投票和拉票動機都極為強烈。
再者就是社會底層人口,連同農民,韓累積去年高雄市長選舉基礎,在工、農、攤販等社會底層支持度十分強勁。
韓9月初在三重幸福水漾公園舉辦一場造勢晚會,主辦單位宣稱有30萬人,至少也是10萬起跳,光是賣小吃、小商品的攤位就有100多攤,還有更多想去設攤但沒抽到籤的攤商。
三重是大臺北勞動者、中南部移民主要居住地,社會底層這些年生活過得並不好,他們和接地氣的韓國瑜較容易對接。
若以區域來看,臺灣過去數十年的政治版圖向來是北藍南綠,國民黨很難跨過濁水溪,去年縣市長選舉藍軍大贏衝破了行之有年的板塊論;連同韓國瑜在農漁會系統、退休軍公教系統的優勢,韓2020在南臺灣不論如何都不會選得太差。
但他較棘手的是高雄市,因綠營猛攻「落跑市長」,對他相當不利。
傳統的北藍南綠版圖,反因知識藍、經濟藍對韓有所質疑,在大臺北較為吃力,這還要看韓接下來能不能拋出亮眼的政策,以及個人風格的調整。
韓國瑜現在最吃力的是年輕選票,根據TVBS最新民調,蔡英文20-29歲選民支持度達74%,韓國瑜只有21%。
民進黨鞏固年輕選票密集出招,由於年輕人挺同婚的多,國民黨反同,10月26日臺北出現一場號稱有20萬人參與的同志大遊行,官方雖非主辦但全力相挺,選味很濃。
另外,蔡政府也以挺香港來爭取年輕選票,在同婚、香港議題,韓不易得分。
不過,回顧2018的高雄市長選舉,韓國瑜選前民調也是輸,最後才翻轉。
現在對韓還算有利的是,有去年經驗,雖民調一路輸,看好者仍不少,不致發生逆向西瓜效應。
不過如果韓持續造勢,民調持續滑落,還是很傷的,值得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