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顯
隴川縣是雲南省8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之一,是一個集「山區、邊境、民族、貧困、直過區」為一體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攻堅任務重、難度大。作為一名景頗族民政幹部,嶽瑪洋十年如一日,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把盡職盡責和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務實勤奮的工作作風踐行著一個黨員的初心使命。
恪盡職守,愛崗敬業
2010年,嶽瑪洋進入隴川縣民政局工作,2018年調整到社會救助股擔任股長。她深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後一道防線,容不得半點馬虎。幾年來,她指導鄉鎮民政助理開展工作,接待了許多來訪者,不厭其煩地講解低保政策、救助程序,對信訪者有信必回,有問必答,有舉報必查。她說:「我不敢保證轄區群眾都能對社會救助工作滿意,但能保證每個來訪者能明白社會救助政策。」她經常帶領股室人員深入鄉、村、組與民政助理、協理員一起走家串戶,上門實地調查核查申請對象、低保對象經濟狀況。有一次,她通知鄉鎮入戶走訪核實近親屬享受低保家庭情況,結果第二天一大早下起了大雨,股室同事都說雨季雨水頻繁,山區道路容易塌方,擔心路上不安全,勸她改天再去。她卻說:「鄉鎮都已經通知低保戶在家等著了,我們不能失信於群眾。」於是,她帶領股室人員按原計劃出發,平時兩個小時的車程走了近四個小時,當他們到達鄉鎮時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多。車行至低保戶家的途中,道路塌方,她只好帶領大家步行前往,到達時,大家已經溼透,衣服褲子沾滿了淤泥,她的腳也劃破了。
刻苦鑽研,勇於創新
社會救助工作政策性強、工作量大,社會關注度高,容忍度低。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工作不能正常進行,考慮到脫貧攻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她及時向局領導匯報,採取送政策上門的方式,有針對性地深入全縣9個鄉鎮68個村委會,對基層民政經辦人員和鄉村幹部進行「一對一、點對點」政策培訓和業務指導,讓各鄉鎮經辦人員進一步知曉各個階段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她白天下鄉培訓,晚上在辦公室梳理鄉鎮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今年3月,在局黨組的安排部署下,她主動與縣扶貧、殘聯、醫保等部門的信息數據和臺帳比對,在德宏州率先梳理出脫貧攻堅社會救助兜底保障「7類名冊」,及時組織精幹力量對各類名冊進行排查,確保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特困等社會救助政策範圍,以強有力的政治擔當和政治責任保證各類巡視巡察、民主監督等反饋問題按時按要求全部「清零」,推進了社會救助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管理水平。
堅持原則,廉潔自律
社會救助股承擔著全縣困難群眾城鄉低保對象的審批業務、動態管理以及城鄉困難群眾的臨時救助、全縣邊境居民補助資金發放等工作,發放資金量大。多年來,她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堅持原則,廉潔自律,嚴格按政策程序辦事。一個朋友想通過她幫助親戚申請低保,嶽瑪洋為了避免出現優親厚友的情況,及時組織鄉鎮幹部對此戶家庭進行入戶調查,詳細了解其家庭情況,發現該戶並不符合低保條件,當即建議不予納入低保,並向朋友作了解釋說明。起初,她的朋友不理解,認為對她來說只是舉手之勞的事。嶽瑪洋通過多次對其講政策、講形勢,讓朋友轉變了看法。
這就是嶽瑪洋,一位普通的基層黨員幹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23)
【來源:中國社會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