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北京順義區的一家醫院裡面,史慶雲在照顧一名病入膏肓的老人,這位老人是她的父親史棟。
在半個月後史棟因為醫治無效死亡,伴隨著史棟的去世,一件塵封已久的身世之謎被揭開。
整理遺物時發現不明信封
處理好喪失之後,根據父親去世前的叮囑,史慶雲回到老家整理父親的遺物,在整理的過程中,史慶雲找到了一件破舊的軍大衣,而在這件軍大衣的口袋裡面,是一封存放已久的信件。
信紙上用紅字的筆墨潦草著書寫著,講述了一個母親對於一個孩子最殷切的祝願。這位偉大的母親在死亡之際,用自己的鮮血寫下了自己對於革命戰鬥的事跡,對於自己年幼的孩子給予殷切的祝願,希望其可以健康長大。
這一份短短的信件中,蘊含著一個革命前輩對於革命必勝的信心,還有一個母親對於孩子的愛與牽掛之情。在看到這封信後,史慶雲找到了相關專家進行詢問,也驗證了信件的真實性。
多次輾轉尋找
雖然知道了信件是是真實存在的,而寫信人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但是對於生母的身份,始終沒有任何線索。史慶雲不甘心,將自己工作辭去,全力尋找生母身份。
在聯繫各個地方的檔案館負責人,經過不斷詢問搜尋,終於發現了線索。1942年,發生了一場敵軍的掃蕩活動,當時有不少女戰士英勇奮戰,不畏犧牲,積極搜尋情報。聽到這個消息後,史慶雲立馬前往山西大同。
經過詢問得知,當時這個村子裡確實有人收養過一個女嬰。經過時間對比、查看鎮裡文史資料記載,史慶雲生母的身份最終被揭露。
生母的身份真相大白
畢業於燕京女子師範學校,受到當時思想洪流的影響,素雲參加了當時的抗戰運動,並前往延安積極運動。1939年,當時年僅21歲的素雲受到組織上的委派,前往河北地區進行工作。
1942年,迎來了敵軍的大掃蕩,當時因為叛徒的出賣,素雲的行蹤暴露,受到了敵軍的拼命追捕。而當時的素雲身邊就有一個年紀尚小的孩子,因為孩子的原有,素雲沒有辦法逃跑很遠,就被敵軍包圍。
作為一個母親,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要讓孩子活下去。於是素雲用鮮血寫下了這封信,將書信放在孩子身上藏在草叢裡面,隨後將敵軍引開,英勇就義。而這個孩子被過路的當地居民發現後帶回家中。
半個月後,組織上面派人將史慶雲帶回,並在抗戰勝利之後,一對姓史的夫婦收養了史慶雲,也就是史慶雲現在的養父母。
與親生父親相認
在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份之後的史慶雲十分激動。一方面,她感謝養父母這麼多年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另一方面,對於親生母親為了挽救自己生命而犧牲、為了革命戰爭的勝利為犧牲的精神感受了深深的自豪之情。
與此同時,史慶雲在1999年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戎冠秀。史慶雲的親生父親也是一名革命先烈,在戰爭爆發後一次又一次義無反顧地衝往前線奮戰。因為戰爭中落下的病根,戎冠秀落下了殘疾,失去妻子之後的他並沒有再娶,始終是隻身一人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上面將戎冠秀安置地方工作。到了退休之後,膝下無子的他一直在療養院生活。雖然一直思念失散的孩子,但是始終沒能找到她的下落。
在1999年5月3日,史慶雲來到了親生父親所在的療養院,父女兩人時隔多年,終於還有機會再見面。史慶雲將父親接到了家中進行照顧,履行自己作為女兒一直未盡的義務。
時隔60多年,沒有想到父女兩人還有機會再見面,這對於史慶雲和戎冠秀來說,都是上天給予的恩惠。因為當時落下的病根,戎冠秀的身體始終不是很好,雖然在史慶雲的照料下有所緩解,但是最終在2001年,戎冠秀離開了人世。
榮耀卻也遺憾
在戎冠秀逝世之後,不少人的知此事之後前來悼念,並且博物館也為素雲和戎冠秀設立了專門的雕像用於紀念。各個媒體對於他們的英雄事跡大肆的報導,但是對於他們的女兒史慶雲來說,自己在感到榮光之時,更多的其實是遺憾。
自己的父母如此優秀,但是自己卻沒有機會報答他們,和父親相處沒多久,還沒有好好享受重聚的額歡樂,卻又被死亡無情的分離。
當時的戰爭,導致了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多少孩子失去了母親、失去了父親……正是這一個個英雄先烈們的流血犧牲,才最終換來了現在我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