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姐姐們」火了,這不,我們的胖姐姐賈玲也來湊熱鬧了,最近她參加《青春環遊記2》節目的錄製,跟郎朗、鄭爽、範丞丞等人穿上造型各異的服裝一起跳無價之姐,別人跳起來,或萌寵或可愛,扭動起來協調又大方,我們的賈玲穿著類似於毒皇后的裙子,帶著一頭紅色小捲髮,畫著誇張的妝容,頂著圓出新高度的臉,扭起來就像肉肉的蓮藕節,一副快樂的樣子,看起來她確實又胖了不少,又搞笑又滑稽,網友大呼:哪裡來的妖怪!
你會發現賈玲又胖又可愛的身影除了在電影、小品中出現,還經常活躍在各類綜藝節目中,《奔跑吧兄弟》、《歡樂喜劇人》、《吐槽大會》《王牌對王牌》等等,一個熱愛喜劇,熱愛表演,不能靠顏值只能靠實力的「喜劇一姐」躍然眼前。
一說到賈玲,你的腦海裡是不是立馬跳出她圓潤厚實的形象?
其實,賈玲曾經也很瘦,很美。
時間往前移,那時候的賈玲還不為大眾所知,還在摸爬滾打。
2001年,賈玲19歲,在之前落榜的情況下,她又報考中央戲劇學院,這一次經過拼搏,她被兩個專業錄取,最終選擇了相聲表演專業。
2003年,賈玲大學畢業參加全國相聲小品邀請賽並獲得了專業組的冠軍。
2005年,她考入中國廣播藝術團,師從馮鞏。
有人覺得,苦盡甘來,賈玲跟了這麼個有名氣又厲害的師傅,要飛黃騰達了吧。
但是沒有,因為她是說相聲的。
賈玲說:作為相聲演員出道,那時候挺難的。
難在哪裡呢?
一方面,傳統相聲的發展大環境受到很大的局限,不容樂觀,那兩年,國產商業電影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同學們忙著拍電影,觀眾忙著看電影,而相聲則毫無意外的變成了「冷門產業」。賈玲大學畢業那年,郭德綱也才剛創立德雲社,為了4000元,他被人關在玻璃櫃裡表演48小時,外面的觀眾聽不到他的聲音,就像看啞劇,可見相聲當時「存活」的境地有多難。
另外一方面,「男不磕瓜子,女不說相聲」,說相聲的女演員是不大受待見的,因為傳統的觀念認為這不適合女人,尺度太大,傷了大雅,沒啥特色,大眾又不樂意。
因為沒什麼收入,賈玲的生活非常艱難,又不想開口問家裡要,她只能住在北京老舊的胡同裡,房間只有幾平米,一推門就是床,沒有廁所,她就買了一個痰盂當馬桶,冬天的早晨起床倒痰盂的時候,她會安慰自己說:這有什麼,王菲不也倒過嗎?
在她的心裡,她覺得只要能吃苦,以後跟王菲一樣成為自己領域裡的NO.1都是有可能的。
愣是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和對自己專業的執著,熬過了好幾個冬天。
賈玲是怎麼走上明星這條路的,她的喜劇天賦是從哪裡來的?
這就要說到賈玲的成長經歷了。
1982年,賈玲出生在湖北宜城市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她有一個姐姐叫賈丹。
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小時候的賈玲物質生活極其缺乏,對於她來說,幼年時期最大的快樂可能來自於當時收視率最高的綜藝《曲藝雜談》和一盤意外得來的相聲磁帶。
看得多、聽的多,她便對相聲和表演充滿了嚮往。那時候根本沒有專業的老師和系統的學習,她因為熱愛,就跟著大自然學,聽鳥鳴,學鳥叫,常常一學就是大半天。
母親雖然是個農村婦女,但是也會看到女兒的天賦,被女兒的行為所感動,在賈玲上初中那年,母親同意帶賈玲學藝術。
後來的幾年,賈玲成為了當地鄉村的小明星,有些活動會請她表演,逢年過節或者鄉裡鄉親家裡辦事也會讓她演上一段。
賈玲和媽媽、姐姐
高考那年,自認為演技已經到了「爐火純青」地步的賈玲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專業,然後不出所料的落榜了。
後來,在家人的鼓勵和陪伴下, 19歲的賈玲再次報考中戲,並成功被兩個專業錄取,斟酌再三後,母親跟賈玲一起選擇了相聲表演專業,從此走上了喜劇發展之路。
其實當年,她和姐姐同時拿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是因為家境困難,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大學,作為姐姐的賈丹,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妹妹賈玲,自己選擇進入社會「闖蕩」。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賈玲的今天有母親對她的培養和付出,也有姐姐對她的支持和鼓勵,所以在她的心裡,始終裝著這些情誼,她想等自己發達了有機會報答家人,只是很多事情並不能如人所願。
賈玲和姐姐
2016年,賈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大碗娛樂」,「大碗」的第一部作品是《你好,李煥英》,當這部小品在《喜劇總動員》亮相後,觀眾哭慘了,因為這個小品是賈玲為了懷念母親,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有網友評價說:願意看千萬遍,卻不願意讓賈玲演第二遍。
一向愛搞笑的賈玲在小品裡哭的撕心裂肺:
「媽,我給你買了冰箱,雙開門的,咱家有錢了。」
「媽,那件買錯的皮大衣我也幫你換好了,你穿應該很好看。」
「媽,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
「媽,我好想你。」
這樣的賈玲,讓觀眾好生心疼。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2001年,賈玲的媽媽從翻鬥車上摔下來,不治身亡。而在這之前,賈玲剛給媽媽買了一件綠色皮衣,因為號碼不太適合,賈玲帶到北京去換,可是,媽媽還沒來得及穿上新衣服,就這樣走了。
所以在賈玲的心裡,其實一直有一個缺憾,她覺得自己還沒來得及好好的回饋媽媽,媽媽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於是賈玲把這份愛,把這些內心的快樂,都給了觀眾。
賈玲用她的作品和捧回的獎項來回饋母親:
2003年《怎麼了》獲得首屆北京相聲大賽一等獎。
2006年《望夫成龍》獲得第三屆相聲大賽二等獎。
2008年《愛拼才會贏》獲得第四屆相聲大賽專業組三等獎。
2010年《大話捧逗》獲得中央電視臺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曲藝組三等獎。
2011年《芝麻開門》獲得中央電視臺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曲藝組三等獎 。
但是相聲並沒有讓她爆紅,這讓賈玲覺得心灰意冷。
不過,她始終在堅持走這條清冷的道路,雖然路上的行人寥寥,她相信只要心中有夢想,終究可以跨過去,就像那幾年在北京寒冷的冬天倒痰盂一樣,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坎。
2012年,《百變大咖秀》來了,賈玲的喜劇生涯也迎來了春天。在這檔節目中,賈玲毫不顧忌形象,各種模仿,阿寶、瑪麗蓮夢露、李宇春、謝娜,就連騰格爾都安排上了,賈玲的表現可圈可點,節目獲得了不錯的收視率。
但是師父馮鞏看到節目後,非常生氣,打電話罵她:幹嘛呀,你還嫁不嫁人?
是啊,師父覺得,一個女孩子家,別人整天「胭脂描黛」美美的出門,該談戀愛的談戀愛,該結婚的結婚,而賈玲呢,總是自黑,扮醜,不顧形象,怎麼嫁的出去呢?
但是,她不管,繼續以醜為美,在喜劇道路上越發的痴狂。因為在她的眼裡沒有美和醜,只要角色需要,可甜可鹹,可進可退。
賈玲模仿瑪麗蓮夢露:
賈玲、陳赫,模仿傑克和露絲:
賈玲模仿阿寶:
賈玲模仿周曉鷗:
賈玲模仿宋慧喬:
這讓我想起另一位把相聲和喜劇「完美」結合的男演員:嶽雲鵬。
最近他上了熱搜,因為被很多男神親過,在綜藝節目《極限挑戰》中,阮經天、賈乃亮、張藝興等男神,都對他「一吻」表心意,可見他的功力,網友稱他為「男星收割機」。
他們的身上有非常相似的點,就是不爭風頭,不以顏值為擔當(也擔不起來),把演藝當做自己的事業,用生命中的炙熱去拼搏去努力,為大家帶去快樂,用溫暖陪伴那些或低潮或受傷的人們。
賈玲說:
做喜劇是有使命的,因為喜劇人的職責和德行,就是逗觀眾開心。無論在作品中還是生活裡,當大家看到像我這樣又胖又醜的女孩,面對種種悲慘遭遇卻還能積極地生活,相信也可以為大家增加一點樂觀生活的勇氣吧!
這樣的賈玲,給了觀眾很多的感動和力量,她不僅僅是在表演喜劇,還是在用自己的行動給這個社會帶來正能量,就像她越來越健壯的身體一樣,胖胖的才能承擔更多,挑戰更多,肩負更多!
這樣的賈玲,真是閃耀著無比燦爛的光芒,讓大家忍不住喜歡,網友們攤手表示「對這樣歡樂的她完全沒有抵抗力」,「喜劇女神」的金冠就這樣給她帶上了。
賈玲,無論你是胖還是瘦,你都值得被世界溫柔以待,相信你的人格魅力值得一個特別好的男人,祝福你!
我是,如果你有情感困擾可以私信聯繫我。
作者簡介:鈺程,情感諮詢師、自由寫作者、應用心理學碩士在讀,寫情感、學心理,講故事,悟人生。跨界整合,專注敏銳。精於原生家庭、童年經歷分析,擅長個人成長、婚姻評估、情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