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詹姆斯、艾米·漢莫出演的新版《蝴蝶夢》終於上線播出。
意料之中,很恨很不好。
《蝴蝶夢》這部影片曾有多經典?
實話說,它或許不是懸疑大師希區柯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在這部電影中,他塑造出了一個令人沉醉的世界。
幽深的莊園、無處不在的魂靈、神秘的兇案、神情恍惚的女管家,所有這些元素,都透著詭秘又迷人的哥特氣質。
大導演保羅·託馬斯·安德森,在拍攝《魅影縫匠》之前曾說——
「已經有很多人試圖複製《蝴蝶夢》,卻最終失敗了;我說不定就是這個隊列裡的下一個人。」
然而,就像那個佔據了影片的英文片名,卻從未在片中出場的女主人公麗貝卡一樣,《蝴蝶夢》也像是一部有著自我意志、不屬於任何人的電影。
它之所以如此令人捉摸不透,是因為在它的幕後,存在太多的角力與撕扯。
製片人大衛·O·塞爾茲尼克與希區柯克對於影片控制權的爭奪,兩位女演員費雯·麗和瓊·芳登對於影片女主角的爭奪,所有這些「drama」,都與銀幕上的戲劇衝突交相輝映,最終造就了這部風格並不統一,卻獨一無二、無可比擬的經典作品。
它根本不可複製。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部希區柯克的代表作之一,幕後drama甚至更加精彩的佳作——
《蝴蝶夢》
《蝴蝶夢》的故事主線,是對片中那個名為曼德雷的莊園的爭奪戰,對戰的雙方,一方是一對新婚夫婦,另一方是一位死者的魂靈。
在故事開場時便已經去世的麗貝卡,是整部電影中揮之不去的幽靈。
她曾經用魅力和風度,俘獲富有的單身漢馬克西姆·德溫特斯(勞倫斯·奧利弗飾),卻在婚後很快就厭倦了他,沉迷在與其他情人的偷歡之中。
馬克西姆在得知麗貝卡懷上了不知是誰的骨肉之後,失手殺死了她。
他在失落與迷惘中愛上了由瓊·芳登飾演的天真少女,但麗貝卡的陰影,依然籠罩在他們兩人的新婚生活中。
七十多年前的觀眾,或許會把麗貝卡看作是跨越了倫理界限的蛇蠍女。然而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麗貝卡的姿態卻透著一絲女性主義的意味。
影片在表面上只是用馬克西姆的一面之詞,展現出一個無理取鬧、放浪形骸的麗貝卡;但是從馬克西姆對待自己第二任妻子的態度中,我們卻能大致地感受到麗貝卡反叛馬克西姆的原因。
馬克西姆對待女人時的粗魯、無禮和喜怒無常,會讓任何一個具有獨立精神的女子心生厭倦;而他之所以在麗貝卡去世之後,選擇與麗貝卡完全不同的天真女子結婚,就是因為只有這樣的女子,才會心甘情願聽從他的支配。
但麗貝卡並不是這樣的一個提線木偶,於是她用「放浪形骸」的方式,實踐著自己的靈魂自由與性自由。在男性的強力面前,她失敗了,她的肉體消亡在了深海中,但她的靈魂卻與曼德雷莊園融為一體,只有熊熊的烈火才能將她擊敗。
《蝴蝶夢》的另一個超前之處,在於它對同性戀關係的隱晦表現。
除了由喬治·桑德斯飾演的正牌情人之外,麗貝卡在生前還用自己的魅力,將莊園的女管家丹佛斯女士(朱迪絲·安德森飾)迷得神魂顛倒。
在海斯法典的限制下,希區柯克無法用言辭點明麗貝卡與丹佛斯之間的關係,然而丹佛斯向瓊·芳登的角色展示麗貝卡衣櫃的奇異舉動,以及她對麗貝卡的外套與內衣的戀物式痴迷,已經將兩人之間的性張力表現得一覽無餘。
只可惜,在當時的文化環境下,丹佛斯這樣的女同角色,只能被塑造成古怪懾人的反派。
不過隨著時間的發酵效應,丹佛斯也已經成為同志文化中的標誌性形象,或許她在《蝴蝶夢》裡這場經典的衣櫃戲,對於「出櫃」一詞的形成也或多或少有所貢獻吧。
《蝴蝶夢》的拍攝過程,可以說是導演和製片人這兩個控制狂之間的鬥爭。
拍攝《蝴蝶夢》時,正是大製片人塞爾茲尼克最志得意滿的時期。從米高梅公司跑出去單幹的他,剛剛完成了他的畢生傑作——《亂世佳人》。
與此同時,他的手裡還握著當時最當紅的暢銷小說——《蝴蝶夢》——的版權。他決定把這部小說當做誘餌,來勾引一個身處大洋彼岸的身材圓滾滾的導演。
上世紀30年代末期的希區柯克,剛好處在事業的瓶頸期。他已經憑藉《三十九級臺階》和《貴婦失蹤記》站在了英國電影之巔,然而資金短缺的本國電影產業,卻無法滿足他越來越大的野心。
希區柯克渴望去往好萊塢,只有在那裡,他才能製作出自己夢想中的傳世巨作。而作為《蝴蝶夢》原著作者達芙妮·杜穆裡埃的父親的老友,他在提前讀過這部小說後,就對它念念不忘。
塞爾茲尼克的邀約,來得十分及時,這讓希區柯克能在自己最嚮往的地方,拍攝一個他最嚮往的故事。而塞爾茲尼克的能力,更是能保證他在踏上美國之後,立刻就擁有最廣大的觀眾群體。
然而影片尚未正式開拍,希區柯克的憧憬就被殘酷的現實打破了。他向來對自己的電影有著完全的控制,大到演員、劇本,小到服裝、道具。然而當時在好萊塢權傾一時的塞爾茲尼克,同樣以對影片事無巨細的控制聞名。
而在那時候的好萊塢,製片人才是一個劇組的權力中心,至於導演和編劇,都只不過是可以被輕易替代的匠人。
於是,塞爾茲尼克毫無保留地行使著自己的權力:他一開始就否決了希區柯克的初稿劇本,要求後者儘可能地忠於原著。
在拍攝期間,他們的創作方法也頻頻衝突:希區柯克喜歡用步步推進的鏡頭來營造緊張感,塞爾茲尼克卻獨獨鍾愛全景鏡頭,因為他不想讓自己花大價錢打造出的莊園內景,被白白浪費掉。
甚至在後期剪輯階段,塞爾茲尼克依然在對希區柯克的素材上下其手:他修改了一些臺詞,讓演員重新混錄了部分對白,甚至不顧希區柯克的抗議,自己重拍了幾場戲。
但希區柯克對此毫無辦法,因為在他們籤署的合約中,影片的最終剪輯權屬於塞爾茲尼克。
在十多年後的作品《後窗》裡,希區柯克通過把反派角色形象往塞爾茲尼克身上靠攏,完成了自己的小小報復。
在著名的《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中,希胖曾經拒絕承認,《蝴蝶夢》是一部屬於他的作品。但希區柯克的獨特觸覺,依然滲透在影片的華彩瞬間中。
從開場處拍攝莊園入口的奇詭鏡頭,到馬克西姆講述謀殺真相時兀自運動的空鏡頭,希區柯克對於恐懼感與懸疑感,依然有著標誌性的精確控制。
但如果沒有塞爾茲尼克一貫豪華鋪張的製作品味,曼德雷莊園被付之一炬的場景,也不會具有現在這樣的史詩感。希區柯克與塞爾茲尼克或許都認為,對方在鉗制著自己的手腳,然而事實上,他們也是在相互成就。
《蝴蝶夢》,還有著一場幕後女主演之間的鬥爭。只是這一次,不合適的超新星敗給了合適的「灰姑娘」。
1939年的費雯·麗,剛剛完成《亂世佳人》的拍攝。彼時的外界,對她贏得郝思嘉一角這件事依然存在爭議,只有經歷了整個拍攝過程的人們知道,一顆屬於未來的巨星,已經在膠片上誕生了。
但費雯·麗在此時並沒有放鬆下來,而是馬不停蹄地奔赴了《蝴蝶夢》的試鏡現場,因為塞爾茲尼克與希區柯克已經敲定由勞倫斯·奧利弗飾演本片男主角,而費雯·麗在當時,恰恰是奧利弗的情人。
不過塞爾茲尼克和希區柯克,對費雯·麗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熱情。這顯然不是因為費雯·麗的演技不好,而是因為《蝴蝶夢》的女主人公是一個溫順、害羞甚至笨拙的女人,費雯·麗的強勢性格顯然不適合這個角色。
在費雯·麗與奧利弗的試鏡中,所有人都能明顯地看到他們之間的火花,然而這剛好是希區柯克不願看到的情況,因為馬克西姆與他的第二位夫人在片中的感情,本應是生澀而彆扭的。
即便是勞倫斯·奧利弗本人,也對費雯·麗的積極試鏡抱有保留態度。在她的請求下,他遊說著塞爾茲尼克和希區柯克,然而在內心深處他卻認為,經歷了拋棄配偶的狗血劇的兩人,都需要一段時間,給彼此放個假。
奧利弗深知,他的猶疑態度傷害了費雯·麗:「費雯完全是郝思嘉的反面,後者總是說:『明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去發愁就好。』而費雯總是在擔心所有事情,不論是在昨天、今天,還是在明天。可她真的是美得不可方物。」
儘管費雯·麗沒能如願出現在電影中,但在希區柯克看來,她的確是一個角色的最佳人選。在日後與法國電影資料館前館長亨利·朗格盧瓦對談時,他曾說:
「對於《蝴蝶夢》來說,真的有一個麗貝卡的完美人選。她甚至想要出演這部電影,可惜她試鏡的,是一個不合適的角色。費雯·麗就是麗貝卡本人,她們都既美麗又堅強,她們都知道該如何得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她們是女人,而不是女孩。」
費雯·麗最終輸給了尚未成名的瓊·芳登,而夾在塞爾茲尼克與費雯·麗之間的奧利弗,也不方便向瓊·芳登表現出多少善意。
觀察到兩人之間尷尬氣氛的希區柯克,倒是樂得對此坐享其成,他不僅告訴瓊·芳登,奧利弗很討厭她,還添油加醋地對芳登說——整個劇組的人都不喜歡她。
在希區柯克的誘騙下,瓊·芳登在鏡頭前面變得極其侷促、拘謹,而這正是希區柯克想要看到的效果。兩人在次年又合作了《深閨疑雲》,這部電影使芳登成為了奧斯卡影后。
不過,費雯·麗的影子,也沒有在關於《蝴蝶夢》的敘事中徹底消失。
雖然她與欣賞她的希區柯克終生都未能合作,但至少在《蝴蝶夢》的義大利版海報上,麗貝卡的輪廓,就是按照她的形象描繪的。
就這樣,費雯·麗與《蝴蝶夢》失之交臂,然而片中那個從未現身的麗貝卡,卻成了她從未出演過的最傑出的角色。
及時發布熱點影事
有態度的原創影評
貼心的觀影指南
與微信用戶實時有獎互動
2020年第10期《環球銀幕》
快速購買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