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毒眸編輯部 毒眸
文 | 張娜
編輯 | 何潤萱
又又又有一位明星因小號翻車了。
7月12日,剛出道不久的THE-9成員趙小棠在自己的微博小號「風雨雷電錘」上,一頓吐槽身邊的執行經紀、安保、化妝師.耿直的言論裡包括「你下次再給我娘我就給你一套組合拳讓你知道社會險惡女孩不能隨便撒嬌!」等等,字裡行間裡滿是對團隊的憤慨和無語。
其中,在吐槽助理時,一向快言快語的她更是直言:「自己用的牙膏中的愛馬仕,給我用冷酸靈。我是牙口不好嗎?還是你想讓我冷熱酸甜想吃就吃?」此話一出,引起眾多網友的不滿,除了質疑趙小棠剛出道就耍大牌之外,更多人憤怒地表示:「用國貨牙膏怎麼了?」。在一片爭議中,#趙小棠吐槽團隊#的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高位。
一天後,趙小棠在微博大號上曬出手寫的道歉信,稱本意只是想分享和工作人員的相處日常,更沒有崇洋媚外打壓國貨的意思,並向團隊工作人員、品牌方、網友們表達歉意。看似誠懇的態度,卻並沒有平息眾多網友們對此的討論熱度。
趙小棠曬道歉信
這不是第一次有明星因為小號而引起爭議。同是THE-9成員的虞書欣,7月5日在小號上發了一條微博為硬糖少女303組合的張藝凡加油打氣。由於眾多網友對於張藝凡前一天「卡七」出道持有質疑和不滿,而虞書欣的公開打call無疑激化了一些網友的情緒,被批評「明星就算是在小號上,也要注意言論的影響。」
近期頻繁出現幾位明星因小號惹上爭議後,反而讓更多的吃瓜群眾和毒眸(ID:youhaoxifilm)一樣,發出一個共同的疑問,「為什麼現在明星都愛用小號」?
實際上,明星有自己小號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光是在THE-9九位成員裡,虞書欣、安崎、趙小棠、喻言都曾因在小號上發表些言論,登上過微博熱搜。在業內,林允、白敬亭、沈月、關曉彤、甦醒等明星在小號上分享日常生活瑣碎,也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
明星小號從不願意被人發現,到以半公開的形式成為粉絲的一個互動專區,如今卻似乎已經成為明星的公開「標配」。
從臺後走到臺前的這一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明星和經紀公司嗅到了小號能幫助藝人塑造形象的潛力。畢竟和大號全是代言、宣傳等官方營業的冰冷感不同,小號裡的明星可以生動有趣、也可以和粉絲互動,更容易博得外界的好感。
不過,隨著小號在明星裡越來越廣泛,該不該注意私人言論輸出也總會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有因此運用小號成功吸粉的人,也有在小號裡翻車的人。小號如何運用的好?如何幫助明星加分?其實也是一門學問。
一個真實表達的出口
回溯微博的歷史,時至今日依舊有不少人會懷念起早期的微博環境,一個沒有數據打榜、也能盡情展露真性情的平臺。彼時微博主要的功能還是分享簡短的實時信息,在網際網路世界裡,建起了一個即時溝通、交流無障礙的舞臺。
於是諸多明星把早期的微博當作朋友圈一般,公開發牢騷、曬美照、表達喜怒情緒等,也讓微博成為了拉近粉絲與明星距離的利器。
這一時期,明星們在註冊帳號時並不會刻意追求認證加V,反而頂著一個馬甲,以小號的形式可以自由發表言論。最具代表性的是王菲的微博「veggieg」,在2010年8月被發現時,網友們發現她和屏幕裡、舞臺上呈現出的高冷的形象截然不同,一直高高在上的「菲姐」在小號裡卻喜歡用「幸糊」、「耐4耐4」等各種網絡用語,也會用開玩笑的口吻闢謠懷孕的新聞,直到2013年,她更在微博中對外表示,與李亞鵬夫妻緣盡,主動曝光離婚的消息。
王菲在微博宣布離婚(截圖自王菲微博)
而李亞鵬加入微博時,同樣不是實名註冊,頂著「一號立井」的名字頻繁和王菲、趙薇等人互動,才被網友一路挖出來就是本人。
此時在娛樂圈內隱藏ID的明星不在少數,徐靜蕾、孫儷、章子怡等早期衝浪的明星選手,都會和普通人一樣在微博上分享看法,甚至至今也沒有加V認證。
和孫儷等明星執拗地不加V不同,微博早期鼓勵明星通過加V的方式的認證,吸引大量粉絲關注,也讓明星的微博小號從小眾走向了官方認證。明星和粉絲之間的關係被連結的越發親密起來,微博卻更像一個公開的舞臺,所有的鎂光燈照射著明星的一舉一動。
一方面明星與粉絲的互動或者一些言論表達,都能瞬間被視為關注的焦點;另一方面微博也賦予了明星的另一種商業考量標準,粉絲量、微博轉發量等數據,成為了廣告主和品牌在衡量明星商業價值的另一套標準。
這些因素最終決定了明星在微博大號上對任何內容的輸出都會小心翼翼,而有的團隊和經紀公司,甚至會直接管理明星微博的事宜,減少明星在言論和操作上的出錯概率。
但表達是人類的基本需要,當大號被嚴格管理後,一些明星就會通過註冊小號的方式,希望能重新獲得部分在微博上的自由和隱私權,避免遭受過度關注。因此陳學冬、胡歌、趙薇等人都是在小號偷偷分享自己的生活。在被曝光之前,胡歌在小號「嘹亮的小號」裡曾直言「全世界都在微博上找我,這是升級版躲貓貓嗎?」
胡歌小號
而毒眸發現,當胡歌、趙薇等明星小號陸續被網友發現後,已經紛紛停止更新。有的粉絲猜測,被暴露的小號已經喪失了存在的意義,明星們應該也去找尋新的有安全感的帳號了。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明星小號沒有被網友們挖掘,王一博、劉昊然、angelababy 等人都曾在2019「微博之夜」上紛紛承認,自己會用小號看八卦,並關注自己喜歡的博主。
人設炮製的「利器」?
和一些明星對小號堅持不曝光的原則不同,有的明星卻在小號裡玩出了新花樣,走起了接地氣的吸粉路徑。
曾經頂著「星女郎」標籤出道的林允,在2018年剛剛出道不久時,由於改名換姓、打群架等黑料和傳言被爆出,導致她的口碑和風評一度直線下降,而林允本人也不得不對微博大號的評論進行權限限制。
隨後,林允在自己的微博小號上開始活躍,並在多個公開場合安利自己的小號,頻繁和粉絲交流護膚心得、發自己的醜圖自黑、po每日食譜、事無巨細地分享日常生活,有時也會"解密"娛樂圈,稱自己也會花錢請人街拍等等。
林允在小號自爆花錢請人街拍(截圖自林允小號微博)
文字中透露著傻或者耿直的氣質,讓眾多網友對她之前的印象逐漸有所改觀,如今林允的小號擁有104萬粉絲,被粉絲稱為「小號活躍的像個大號」,而小號的評論裡,更多的也是關於「太可愛了「、」愛上這個奶茶girl」等之類的正面評價。
在一位資深娛樂博主看來,林允通過小號改善形象的做法,算是業內運營小號比較成功的案例。但在明星之前,開通兩個帳號,利用大號發內容,小號發日常的做法,其實是網紅間通用的營銷策略。
一般是當網紅們在某一個垂直領域裡積累到一定粉絲後,在探索多個變現的過程中,大號會因為內容類型垂直等問題,所發微博內容相對有限。而另開一個小號,通過大號倒流粉絲的做法,把小號流量也能帶動起來,完成大號專注發廣告,小號則來維持粉絲粘性的作用。
明星如今公開實行雙號運營的做法,背後邏輯也和其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無論是通過小號塑造人設豐富明星的形象,還是增加一個宣傳和運營的帳號渠道,大小號聯動能幫助明星持續相應的熱度,已經成為業內廣為接受的做法之一。
以THE-9成員為例,成員剛剛出道不久後,太多的活動沒有鋪展開來,小號反而陸續被曝光,頻繁登上微博熱搜,頗有全員小號化的趨勢——其中,THE-9成員虞書欣小號開啟的時間最早,在2018年7月5日打了第一條微博「我終於有小號了」,記錄著自己還不紅時工作很累,也會日常在線追星。如今她也多次通過小號解釋自己舞臺沒有划水、抱怨自己的朋友圈被黃牛賣掉等等,讓微博小號成為了自己闢謠新聞和粉絲對話的空間,也讓不少人被她的性格圈粉。
虞書欣在小號評論朋友圈被黃牛賣掉一事
但這些案例,並不代表著所有的小號都能帶來積極的作用。有時明星在小號上放飛自我的言語也會被刻意放大,私事也會從小號裡被扒,反而對明星口碑和形象進行反噬。就如趙小棠一般,享受一時之快在小號裡的暢所欲言,帶來的結果卻往往偏向負面。
小號不小
由於小號內容大多是明星自己把控,內容都是偏主觀性的輸出,翻車的機率也在大幅增加。
鄭爽在曾經的小號「Yeah虛擬小號」裡呈現出自己全部的嬉笑怒罵,寫了很多外界看不懂的文字,被網友稱作「也太放飛自我了吧」;而林允雖然憑藉小號內容「翻身」,但也曾因為「掛素人」引發爭議。
鄭爽曾在小號「Yeah虛擬小號」裡放飛自我
除了言論引發爭議外,也有很多明星被從小號裡扒出來了更多的黑料。王迅的小號曾遭洩露後,讓網友一路扒出來他婚內出軌的事實,最後導致他不得不在大號上向公眾致歉。而羅志祥和周揚青、張子萱和陳赫等一些明星的戀情同樣也是從小號的蛛絲馬跡中被曝光。
如果說小號具有的雙面性讓一些明星不願意曝光自己的私密帳號,那麼如今部分偶像組合成員幾乎全員小號化的趨勢則指向另一個極端:這些在宣傳上更為遊刃有餘的操作,讓公眾質疑小號已經成為了一種透明化的包裝渠道,刻意幫助明星打造人設。
因為如今來看,無論是趙小棠吐槽團隊,還是虞書欣為「卡七」出道的張藝凡打call,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會在娛樂圈裡引起巨大的爭議,相對而言更應該謹言慎行才是。即使趙小棠和虞書欣對於微博小號上的言論進行道歉或解釋,但也有不少人直言,「為什麼要在公開平臺說呢」。
網友評論趙小棠的道歉
小號確實可以幫助明星吸粉和立人設,但隨著粉絲關注量的增加,小號變為公開化後,明星頂著小號的外衣,所造成的輿論影響卻絲毫不會減少,甚至一不小心也被小號的言論反噬。同樣,在明星全員小號或者公開小號的趨勢下,讓營銷意味也陡然提升。有時明星在小號上刻意營造出的另一面,卻更容易引起路人的反感和質疑。比如沈月曾在小號裡樹立起五月天鐵粉的形象,卻不認識組合裡的貝斯手等,也一度被網友嘲諷過。
因此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明星和網紅在開通小號上的區別在於,網紅是為了維繫在某個垂直領域裡的熱度和流量;而明星通過小號固然能打造豐富立體人物形象。但在演藝圈裡能走多遠,取決於明星本身的能力和作品,而不是在平臺上的人設和言論。
正如楊天真曾在《青春有你》第二季裡告誡未成團的學員們,「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持續的能力上」。因為之後每個明星的職業生涯都會面對很多人的看法,但如果都在公眾平臺去做解釋,只能讓你在那一瞬間釋放,之後會帶來的卻是後患無窮。
原標題:《微博小號:明星分身還是PR利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