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牽手」這個樸素而有動感的詞,愛的真諦,盡在其中;愛的溫馨,撲面而來。伸出手去,牽住的不僅僅是另一隻手,而且是一個跟自己生命一樣重要的人。牽手時,有一種擁有的愉快,也有一種沉重厚實的責任感。《詩經》中有這樣的句子:「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守住一生的承諾》的作者麥肯金曾擔任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大學校長22年,在1990年,他為了照顧妻子茱莉而辭職,因為他的妻子患老年痴呆症,需要他一天24小時看護。雖然在他看來,這是個極平凡的決定,但竟持續引發各界強烈的反響,有人讚嘆他對妻子無怨無悔的愛,有人深為教育界英才之引退而感嘆。
當麥肯金博士辭掉校長的職位時,正值他的人生巔峰時期,有接不完的演講邀約,但是,他卻在眾人驚異的嘆息聲中,毅然決然將功名、成就、收入都放棄,單單選擇24小時陪伴他那痴呆的妻子。有人建議他應該花點錢請個看護,或者將已不太懂事的妻子送到安養院。但他都拒絕了,因為多年前當他與妻子走進結婚禮堂時,他曾在上帝面前承諾,說:「不論健康或疾病,順境或逆境,我都要愛我、照顧她、呵護她,直到永遠!我的妻子需要我陪她走人生最後一段路。」
婚姻本來就是如此,應該由夫妻共同創造一個有歸屬感和愛的家。守住自己當初的承諾,夫妻之間要有理解、有體諒、有愛與關懷。婚姻的實踐,只有夫妻兩人在堅守承諾、互相體諒、互相推動之下,才能達到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