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P30手機拍月亮事件」持續引發熱議。先是今年4月,在該機型發布會後,科技博主王躍琨質疑P30拍攝的月亮圖片實為「P圖」,繼而被其所在的愛否科技公司開除;隨後,愛否科技公司創始人彭林又辭去職位,並宣稱要以個人身份起訴華為「虛假宣傳」;而這幾天,華為「拍攝月亮」的相關專利申請也進入公開程序,引發輿論對於手機「黑科技」的又一輪討論熱潮。
一直以演唱會拍攝必備神器為賣點的P30,其拍攝功能到底是其宣稱的「50倍變焦」的硬核技術,還是網傳的所謂「AI算法」或「P圖」技術?華為是否涉嫌虛假宣傳?彭林是否會起訴華為?這些問題尚未有結論。不過,作為智慧財產權從業者,小編倒是對手機廠商用於拍攝技術的「黑科技」很感興趣。我們不妨以專利為切入點,看一看華為和各家廠商的「絕活兒」。
實際上,華為的P30並非是第一個將攝像頭對準星空的國產手機。此前,包括努比亞、OPPO在內的手機製造商都有類似的拍攝「黑科技」。
首先來看看華為的名為「一種拍攝月亮的方法和電子設備」的專利申請,該專利申請其實在華為P30發布會前的2月22日便已提交,公布日期則為6月28日。
(視頻來源於騰訊視頻)
公開資料介紹,該專利申請提供了一種拍攝月亮的方法及電子設備,該方法通過在預覽界面中自動識別月亮,並在識別到月亮之後進入月亮拍攝模式,從而自動對焦月亮,使預覽界面中顯示輪廓清晰的月亮圖像。再根據用戶的拍攝操作,採集多幀不同曝光參數下輪廓清晰的月亮圖像,並對採集的多幀圖像進行不同的處理,分別得到包括清晰明亮的背景且包括輪廓清晰、晶瑩美麗的月亮的照片。
業內人士認為,該專利申請中並沒有詳細介紹如何拍出清晰的月亮圖像,只是提到對多幀圖像進行處理。華為為「拍月亮」提交專利申請,應該是為了防止其他人搶先提交類似的專利申請後發起訴訟,屬於防禦式專利。
再來看看努比亞,華為對準月亮,而努比亞仰望星空。努比亞研發了NeoVision拍攝引擎,其中的星軌相機功能運用了多次曝光加長曝光的技術,加之拍照所曝光的時間不在一個頻段上,所以可以將星星的運動軌跡保存下來,並且將所拍攝到的效果整合成一張照片,就形成了星軌照片。值得一提的是,努比亞圍繞相關技術布局的專利「慢速快門拍攝方法和拍攝裝置」(專利號:ZL201410069624.9)還獲得了第十八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和華為P30市場定位類似的OPPO Reno,則使用了之前公布的隱藏前置攝像頭的方法,採用了彈出式自拍相機,組成了三攝全焦段影像系統,可以拍攝極光。
而蘋果在拍攝領域同樣很有想法。今年3月,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了蘋果公司提交的一件與「潛水電子設備」有關的專利申請。
據悉,這些傳感器能夠確定被水吸收的光量、在水中移動時發生的色彩變化程度,此外蘋果還設計了用於深度、壓力、物體距離感知的傳感器。基於以上信息,相機系統可以對圖像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帶來更高的成像質量。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依靠該技術,未來iPhone有望改進其攝像頭,配備可自動感知水下環境的傳感器,並根據光線、深度和模糊程度,對拍攝參數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拍攝出清晰的水下照片。
看完這麼多「黑科技」,小編「不明覺厲」的感受非常強烈。隨著科技的發展,也許在今天看來很令人吃驚的「手機拍月」科技,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中變得稀鬆平常。而小編深信,這個未來,並不遙遠。(文/高雲翔,實習記者郭思源對本文亦有貢獻,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中國智慧財產權報微信)
(責任編輯:崔靜思 蔡瑩 編輯:呂可珂 曹雅暉)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微信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