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洪水、颱風……咱們的「糧袋子」怎麼樣了?

2020-12-25 荔枝網新聞

  從8月下旬開始,黑龍江省歷史罕見的在半個月內遭遇「巴威」、「美莎克」、「海神」三次颱風,全省大部分地區暴風驟雨,導致航班取消、船隻停航,其中,農作物的受災情況引發多方關注。尤其在「美莎克」颱風過後,有自媒體以大量圖片和視頻為證,聲稱接踵而至的颱風終將導致糧食絕收。

  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哈爾濱綜合試驗站站長錢春榮告訴記者,颱風過後,她第一時間就跟隨黑龍江省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到哈爾濱周邊的呼蘭、巴彥、綏化等地進行考察調研,跑了一圈後,她對災情有了自己的判斷,跟此前自媒體渲染的情況截然不同,於是,她第一時間通過網絡平臺和電視臺進行了情況說明。

  同樣受到這三起颱風侵襲的還有吉林省,自8月25日起,吉林省連續出現強降水和大風天氣,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截至9月9日,吉林省水稻發生水淹和倒伏面積達到50萬畝左右。

  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侯立剛說:「吉林省水田面積1200多萬畝,50萬畝佔比吉林省1200萬畝水田比例不是很大,這50萬畝倒伏主要是稻花香,因為本身這個品種抗倒伏能力就特別差。」

  侯立剛是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東北地區水稻高產栽培崗位的科學家,他說他們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嚴格把關水稻品種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

  吉林省柳河縣姜家店的一個萬畝左右的水稻生產基地從育苗開始,侯立剛他們就專人跟蹤服務指導,從優良選種到測土施肥、再到田間管理,都是面對面傳授配套技術。

  侯立剛說:「我們成立了專家服務團,建立了一整套標準化生產方案,從品種的選擇到具體的耕整地技術措施,到肥料的使用以及質保方面,我們建立全生育期生產技術指導,今年整體氣象年景,對水稻來說是增產年。」

  農業農村部科教司產業技術處處長徐利群告訴記者,在今年災情頻發的情況下,農業部門仍能從容應對,得益於2007年建成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該體系由中央財政穩定支持,集合全國2700多名專家,錢春榮和侯立剛都是這個體系裡的專家。這些在各自領域從事專業研究的科學家們,覆蓋了水稻、小麥等50個方向,是保障糧食安全的一支最穩定的國家力量。

  安徽霍邱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大縣,今年霍邱縣遭受到冬春連續乾旱和7月洪澇的雙重自然災害影響,其中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絕收面積有17萬多畝。為彌補糧食缺口、減少災害損失,該縣在專家的建議下,積極發展再生稻。

  再生稻在當地俗稱二茬稻,就是對頭一季收割的稻樁進行施肥管理,生長成熟後可以進行二次收割的稻子。霍邱縣有14個鄉鎮都符合發展再生稻,烏龍鎮響水堰村村民張經德在8月中旬收割了早稻後,按照農技專家宣傳推廣的再生稻栽培技術,把剛剛割完的稻田進行了及時補水、施肥。

  在霍邱,農戶們會聽從專家的意見,根據頭季水稻收穫的時間調整留茬的高度,目前當地政府把再生稻生產作為災後恢復生產的主要措施。以往沒有專家指導,再生稻的收成只有一百來斤,如今,有對口的科學指導,再生稻讓農民們嘗到了甜頭。

  在湖北,現在正是豐收時節,也是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武漢綜合試驗站站長遊艾青最忙碌的時候。遊艾青團隊最新研發並種植的新品種叫蝦稻一號,因其各項技術指標都很卓越,是今年湖北省種植水稻中的明星品種。5月播種,目前已喜獲豐收。但豐收來之不易,今年梅雨期間,湖北省多地連續遭遇強降雨,全省水稻等農作物受洪澇災害影響的面積達2200多萬畝。經過科學調研,蝦稻一號雖然只種了幾十萬畝,但也在受災的行列,能不能扛住肆虐的洪澇災害,這確實是對新品種的一次大考。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武漢綜合試驗站站長遊艾青說:「這個品種是代表性品種,在潛江蝦稻田裡種了,後來漁洋受災了,在受災的關鍵時期專家去了,跟當地合作社一起指導他們。淹了4天,我們把它抽出來以後,通過及時排澇,然後通過葉面肥和根外追肥加植物的生長調節去使用,把田救出來了,開始都覺得沒信心了。」

  6年潛心研發和育種的蝦稻一號,最終經受住了洪澇災害的考驗。

  遊艾青說:「總書記提出廣大科研人員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我們通過科技創新把新品種選出來,再配套以新技術。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它是關鍵載體,現在走出湖北省,包括中糧、中化都在搞蝦稻一號,搞種糧一體化的聯合開發,準備做全產業鏈。不像過去把種子發下去就不做別的,我們現在做全產業鏈,不但要把種子賣出去,把配套服務要跟上來,同時,把糧食進行收購,並加工做大品牌,最好的種,種出最好的糧食出來。」

  像遊艾青研究員所在的試驗站,全國有1200多個,基本上全國主要的農業大縣都能夠覆蓋。崗位科學家們的技術成果研究出來了,就可以在試驗站示範,如果效果好,就可以推而廣之。

  在黑河,北大荒農墾集團旗下的九三分公司,全員上下都在備戰豐收。說起今年的豐收,大家都覺得太不容易了,從備春耕開始,就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農業發展部負責人呂彥學說:「我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備耕生產。最難的時候,涉及到化肥的供應,當時有些廠家因為疫情開工較晚,從市場上影響了化肥的供應。集團及時調整策略,採取多家採購的形式,又及時把化肥貨源準備到位,然後又根據物流採取鐵路、公路不同的兩種方式,鐵路、公路同時啟動,保證化肥在4月底春播之前全部到位。」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的一個高產高效示範區,80萬畝糧食今年能否增產,一直是張吉旺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作為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張吉旺告訴記者,今年玉米備耕備播期間,正值新冠肺炎疫情,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張吉旺說:「農民走不出來,農業推廣專家不能走向基層進行相應的技術推廣和技術培訓。」

  為保證農作物不誤農時,穩產增收,張吉旺帶領團隊建立了「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黃淮海區玉米生產技術培訓大講堂雲平臺」,邀請相關專家進行玉米生產技術線上培訓。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今年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我們也看到,今年雖然遭遇種種不利因素,但憑著科學選種、精細管理、精準補種等多種辦法,大家都全力以赴要把損失降到最低。在全面小康之年,糧食有望再奪豐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伴隨我國現代農業生產體系逐步完善,強大科技支撐能力的提升,抗災抗風險能力正在逐步提高,我們有信心更有能力把裝著自已糧食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相關焦點

  • 救活一個廠穩住各方「糧袋子」
    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江門中院」)接到35位債權人破產重整的申請時,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當時,大部分市民足不出戶,在家自己下廚,導致麵粉市場需求量激增。然而,受制於小麥進口渠道收窄等各種因素,麵粉原材料供應鏈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開蘭的停產無疑讓麵粉供不應求的情況雪上加霜,穩定「糧袋子」迫在眉睫。
  • 天津糧油儲備充足供應穩定 多舉措守好百姓「糧袋子」
    原標題:天津糧油儲備充足供應穩定 多舉措守好百姓「糧袋子」   今年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
  • 護好「飯碗田」 穩住「糧袋子」
    到2022年全國將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的糧食產能  護好「飯碗田」 穩住「糧袋子」(秋糧探行·追蹤高質量)  本報記者 常 欽 李家鼎 王 沛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31日 第 18 版)  高標準農田抗風險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究竟啥意思?真的靠譜嗎?
    雖然蛇和老鼠都很讓人討厭和恐懼,為什麼民間老話卻說: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呢? 許多動物都要存糧的習慣,比如松鼠、啄木鳥之類的,當然老鼠同樣有存糧的習性,尤其是接近冬天的時候。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蛇和老鼠在農村裡都是很常見的,一些長的比較醜陋,一個卻讓人討厭。所以說,這兩種動物,農村人喜歡的還不並不是很多。但是這蛇在北方人的眼裡,卻是很受老人尊敬的,而老人迷信的認為看見蛇就是看見「福袋子、錢袋子」。關於這件事也要說一下:記得幾年以前,在我們附近的村裡,一挖掘機老闆在施工的時候,就挖出了一條2米多長的大蛇,而這蛇還沒有蛇尾巴。
  • 經歷疫情與洪水,「特殊一屆」在高考歷練中成長
    (《新京報》)先因疫情影響延期一月,又遭遇汛期,被突降暴雨阻斷趕考之路,本屆高考生被廣大網友直呼「太難了」。除了安徽歙縣外,湖北黃梅近500名考生7月8日也因暴雨被困,當地公安、應急救援部門緊急出動,全力搶運,確保考生按時參考,所有被困學生被轉至備用考場。雲南昆明的100名考生,甚至還經歷了有驚無險的地震。十載耕耘日,一朝題名時。
  • 天鴿颱風走了!信宜客車恢復營運 白石樂義橋被洪水衝走 池洞有雞場被淹死大片雞
    白石大橋無損【白石樂義橋被洪水衝毀】8月23日下午,隨著14級超強颱風「天鴿」逼近信宜,信宜多地暴雨泛濫致河水上漲。↓↓↓19:00暴雨中的洪冠,洪水淹沒了路面。↓↓↓.風雨無情,勇士有愛            8月23-24日,受颱風「天鴿」嚴重影響,信宜將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風力6~7級,陣風8~10級。
  • 泰國多地大洪水,2020怎麼了?乖乖在家認慫保平安
    那空拍儂府森林洪水淹沒了2個村子。南府淹沒了南河旁邊的房屋。清邁和清萊大雨,導致洪水泛濫淹了118公路的湄卡尚路段。清邁的好幾條道路也都因為大雨被水淹沒了,沒發通車。這次的熱帶風暴橫跨北部,遍及安達曼海,泰國灣,泰國的新聞報導要小心大雨和可能造成的洪水。其中有29個府為受災嚴重地區,我們所熟悉的地區全部都在內,像普吉、攀牙、春蓬、尖竹汶、芭堤亞當然還有整個北部很多地方。
  • 疫情、洪水接連襲卷英國,專家:災難遠未結束
    據英國媒體報導,平安夜前一天,由於大雨席捲了整個英國,英格蘭和威爾斯的災難緊急服務部門收到大量民眾打來的求救電話,而英國環境部門也發布了270多個洪水警報
  • 收糧、賣糧節奏都變了
    吉林:玉米價格小幅回落 農民調整賣糧節奏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上午九點,在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家玉米加工企業門前,賣糧車排起了隊伍,種糧大戶劉玉寶排在最前面,等待抽樣檢測。三等糧質量挺好、水分比較低,價格是2555元每噸,跟前段時間相比一噸降了25元。劉玉寶對於企業調低收購價有些困惑,畢竟10月份以來,玉米價格一路飄紅,比較去年一斤上漲0.3元以上,漲幅超過三成。11月份玉米價格也創了近六年以來的新高。他告訴記者,近兩周市場玉米價格連續小幅回落,他有些拿捏不好價格走向,決定調整一下賣糧的節奏。
  • 1975年淮陽曾發生特大洪水災害
    42年前的8月,來自太平洋的03號颱風抵達苦旱已有兩月有餘的駐馬店地區,但帶來的不是久旱後的甘霖,而是連續幾天的特大暴雨。1975年7月31日,3號颱風在太平洋上空形成。8月7日,颱風進入駐馬店地區,在汝河板橋水庫的林莊、沙河支流澧河上遊的郭林、洪河石漫灘水庫的油坊山一帶形成暴雨中心。在颱風尚未到達時,駐馬店地區就已經普降暴雨。
  • 羅大衛狗 糧怎麼樣?檢測報告合規,用戶口碑好
    狗糧的世界裡魚龍混雜真的是真假難辨,羅大衛狗糧怎麼樣,也是很多鏟屎官們所疑惑的,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羅大衛狗糧狗糧。羅大衛狗糧怎麼樣——經營範圍羅大衛品牌銷售於淘寶平臺,得到了很多顧客的誇讚,月銷量也是行業的前幾名,抖音上也是網紅產品,可以去抖音上關注下
  • 2020年這麼多颱風暴雨地震低溫連旱,中國都挺過了!
    我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儲局、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紅十字會總會、國鐵集團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
  • 【秋糧購銷系列訪談之二】汪海波:農民賣糧順回款快心氣足
    在一收糧庫點遇到正在賣糧的富錦市長安鄉太平村村民汪海波。他說,今年的收成不錯,糧價跟往年持平,賣糧款結算得快。對部分農民惜售的心理,他表示理解,「誰不想多賣錢」。  您多大年紀,家裡幾口人,種了多少地,種的什麼品種?
  • 地球史上最大颱風登陸?!出現紫色天空...
    印象君相信大家看完下圖也一定會被這個颱風震撼到颱風左上角那一小塊是日本,相比之下,海貝思確實是巨無霸可想而知島國那邊大家都在拼命囤水囤糧超市和便利店裡的貨架全被一掃而空泡麵、純淨水、手電筒什麼的一個不剩
  • 又是颱風季節,怎麼迎接颱風?
    今年第5號颱風生成了它的前身是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的熱帶擾動,15日17時加強為熱帶低壓,16日14時加強為熱帶風暴。颱風來臨的時候應該怎麼應對,這裡結合一下咱們一線的朋友們總結,看看是否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具體是:一:颱風時候最需要注意和維護的是:颱風來之前的低壓、悶熱天氣。
  • 愛琴海發生地震,菲律賓颳起颱風,天災帶來損失慘重
    當全球還為遏制疫情頭疼之際,愛琴海發生了地震,菲律賓也颳起了颱風,讓人類損失慘重。據中評社消息稱,土耳其西部、希臘東部薩摩斯島附近的愛琴海海域6.6級地震已導致兩國至少53人死亡。其中,土耳其傷亡最大,至少有51人死亡、近900人受傷。土耳其伊茲密爾省在這次地震中受災最重,該省還有數十處房屋倒塌,大約5700多人對災區進行了人道主義救助工作。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
    根據颱風命名法中退役規則,威馬遜被除名,替代名博羅依(Bualoi),其意為泰式鮮奶。傷亡情況截至20日統計,「威馬遜」共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65.5億元。海南因倒房、洪水衝淹等死亡9人、失蹤5人,廣西因倒房、滑坡等死亡5人。
  • 颱風「瑪莉亞」最新消息在這裡!它將給麗水帶來……
    颱風呢?颱風呢?颱風呢?千萬不要有這種心態因為「瑪莉亞」確確實實是個……氣象臺根據颱風可能產生的影響,按颱風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從輕到重向社會發布藍、黃、橙、紅四色颱風預警信號。市防汛指揮部門根據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水旱災害分級,啟動相應的Ⅰ級、Ⅱ級、Ⅲ級、Ⅳ應急響應行動。一及時看預警,最好不出門。
  • 今年的洪水到底怎麼樣?截至目前,長江中下遊的洪水小於1998年
    很多市民不免和1998年等年份的大洪水進行比較,那麼,到目前為止今年的洪水,和98年洪水相比到底是個啥情況?今天上午,長江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相關專家介紹,整體看,2020年長江中下遊洪水中下遊幹流水位均低於1998年,但因7月上旬鄱陽湖降雨集中,鄱陽湖洪水與幹流高水遭遇(或頂託),致使鄱陽湖湖區及尾閭水位超過了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