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到底是什麼
朗誦:杜淑芳
作者:路 遙
我曾經不止一次地想過,祖國,到底是什麼?我想呀,想呀,每一次想起「祖國」這兩個字,心裡便泛起一陣溫柔的波浪,眼裡便湧起一片晶瑩的淚花,血管裡便奔騰一股股熱血……
祖國是什麼?她是山,是海,是森林,是草地,是村莊,是城市,是莽莽無垠的沙漠,是綿延起伏的丘陵。祖國是什麼?她是炊煙,是鴿哨,是端午的龍舟,是中秋的火把,是情人在木柵欄後的熱烈親吻,是嬰兒在搖籃裡的咿咿呀呀的呼喚,是母親在平底鍋上烙出的煎餅,是父親在遠行時的殷殷叮嚀。
祖國是什麼?她是孔子、老子、莊子的思考,是屈原、李白、陸遊的詩,是韓愈、柳宗元、蘇軾的散文,是李煜、李清照、辛棄疾的詞,是八大山人、鄭板橋、齊白石的畫,是米芾、黃山谷、林散之的書法,是我們先輩中那些最智慧的人的創造,是我最尊崇的那些大師們的勞績。祖國是什麼?她是一次次的屈辱,她是一次次的抗爭,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奮起。她是戰士手中的槍,志士頸上的血,是勝利後的狂歡,是史書上一頁頁不朽的篇章。
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裡有黃山麼?有黃河麼?有長江麼?有長城麼?有母親生育我時的衣胞麼?有我一步步艱難跋涉過來的足印麼?有我和我的親友們都已經習慣了的那些難以盡說的民風民俗麼?有我一開口哼唱就覺得盪氣迴腸的鄉音黃梅戲麼?沒有。既然這些都沒有,那麼,祖國就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地方。
祖國,她是一首唱不完的戀歌,一篇寫不盡的美文。她是我們那祖先和祖先的祖先賴以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我們的子孫和子孫的子孫賴以生存發展的地方。我曾經不止一次的想過,祖國,到底是什麼?我想呀,想呀——我親愛的祖國!
杜淑芳
杜淑芳:山東省濰坊高密市人,中國網際網路朗誦聯盟會員,濰坊市朗誦與語言藝術協會會員,高密市朗讀者協會主席,第十四、十五屆山東省讀書朗誦大賽濰坊賽區二等獎、一等獎獲得者。
路 遙
路 遙:男,本名王衛國,出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黨組成員、副主席。路遙1949年12月2日出生於陝西陝北山區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臺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