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是廢港,我的故鄉太過貧窮,唯有彩霞可以示人。」
或許,這部電影在情節上並沒有那麼精緻,細究起來人物關係、邏輯發展、故事安排等等有諸多地方都經不起推敲。
但它或許也娓娓道來了一個,關於我們心裡的故鄉的故事。
1.
我的故鄉也是一座廢港。
我最後記憶裡,那些原本碼頭邊擁擠的漁船,在我十歲那年,一個接著一個地散去。在那之後地很多年,我想不起也不願想起故鄉的人和事,但總記得每天的傍晚,我端坐在小板凳上,一邊等著棹船歸來的父母,一邊看著被彩霞塞得滿滿的天空。
彩霞真的很美。
彩霞的美是有層次的,藍紫色的霧色掩著橙黃的雲,橙黃的雲烘著紅得深沉的霞光。彩霞像幅浪漫的溫柔的畫布,嚴嚴實實的與天空貼合,並以我們無法察覺的速度,被一個神秘的畫家緩緩地,緩緩地從天空抽離,些許油墨會在抽離時暈染在天空上,然而最終趨於消失,天空歸於一片乾淨安寧的漆黑。
幼時的我,常常什麼也不做,只看晚霞。什麼也不想,只是看著。
2.
故鄉在我心中也只是一座貧窮的廢港。
我會偶爾想起並非善類的鄉人們和那些匪夷所思的瑣事;也會常常不能確定故鄉的存在性。會想到為了一點利益就百般討好利用我的親戚,會想到殺了我養的狗覺得無所謂的爸爸,會想到轟轟地推掉一寸寸土地、魚塘的推土機——會想到那些其實是對故鄉產生牴觸的事物。
電影裡學秀因為父親對自己的不聞不問,對母親的冷漠乃至在母親葬禮上的缺席,恨透了父親,逃離了故鄉。
然而故鄉是那種就算你恨透了它,但你根本打不過的流氓、混蛋。
學秀初回故鄉,被曾經暗戀過自己的同學質疑,受父親的氣,被錯認做嫌疑犯,被當初偷自己文稿如今平步青雲的前輩嘲笑,被喜歡的女生腳踩兩隻船,被欺負過的小嘍囉報仇。學秀氣得說髒話,學秀討厭故鄉。他只想離開。
第一次,有了想要離開故鄉的想法,偶遇了學生時代的女神,邁不開了步子,於是沒有離開;
第二次,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卻被小混混攔了下來,輸了賭注,耽擱了離開的日程;
而第三次,他沒有離開,我更傾向於他是因為父親的病情,而不是小混混的糾纏,正如他歌詞裡寫的關於血脈的事情,是厭惡卻無法割捨的。
邊山是與自己血脈相連的,這裡的一切,或許學秀自己沒有留意,但卻無比熟悉:回家的路時隔很久也可以找到;和小學同學一觸及往事就知道對方是死對頭還是朋友;唱rap時時而吐出方言被老師指出後急速否認,然而回到故鄉後卻無時不刻地說著方言。故鄉就是這樣的,雖然你不承認你不在意,你會忘記最多偶爾想起,但當你走進故鄉,你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故鄉裡的人。
3.
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留在故鄉。
電影裡善美留下了。並且是以善良的姿態和飽滿的情感生活在故鄉。我看的時候,覺得善美這個人物過於理想化。她寫下的關於初戀的往事,我也會覺得很不真實。
然後我試著脫離演員,脫離演員白皙的皮膚和俊秀的外表,把她想像成一個最平凡不過的鄉人。我忽然就想到了我記憶中,在碼頭旁唯一一座診所裡一個善良可人的護士,想到了她只是一個平凡的故鄉中的人,她住在故鄉,卻不參與故鄉的是非。
成為故鄉裡的人,或不成為,我們都仍勢必要做一個熱愛自己、熱愛生活而不僅僅是一個熱愛故鄉的人。
4.
故鄉只是一個符號,它並不是在你心裡停留一陣子,而是成為了永久保存著你的血液的檀木匣子。
什麼時候回故鄉看看吧,無論你的故鄉在哪裡,在高樓瓊宇之間,或是綠樹微風之中,不為衣錦還鄉,也不為報復故鄉的人和事,只是為了看看故鄉天空上那抹溫柔的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