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至冬至怎麼保養身體 冬至大雪有什麼說法嗎

2020-12-27 中華網娛樂頻道

大雪至冬至怎麼保養身體

一、必須及時防寒保暖

中醫認為冬季屬陰,因此需要去寒保溫,預防寒冷侵襲身體。其中頭部、胸部、足底,這三個地方必須著重保暖,至於理由及保暖法子,如下介紹:

1、頭部

大雪節氣到了意味著天氣將變得更冷了,此時此刻必須要注重頭部的保暖。因為頭部可是身體陽氣匯聚之所,若是頭部被寒冷侵襲了,身體就會感到寒冷,血管就會出現收縮,血液流動就會減慢,造成供給給頭部的血液減少,最終造成頭痛頭暈等症狀。

所以說,大家要記得為頭部保暖,比如說外出的時候,不管男女都應該帶上帽子,為頭部擋風擋寒。

2、胸部

當寒冷侵入身體之後,最容易受到侵襲的除了腹部就是胸部了。當胸部受寒了就很容易折傷身體內部的陽氣,而且胸部是心臟所在的位置,該位置陽氣受損的話,對心臟自然沒有益處的。

所以說,天氣變得寒冷了,這個時候請大家多多為你的胸部保暖,也就是要穿衣物,比如說加件毛衣或是背心,不要讓胸部受冷就好了。

3、足底

足底是全身最接近地面的部位,因此更容易受到地面寒氣的侵襲。天氣不斷變冷了,寒氣不斷增多,足底若是不及時保暖的話,足底就容易被寒氣入侵的。要知道足底布滿了穴位和經脈,當寒氣入侵之後,寒氣就會通過經脈通向全身。所以說,此時此刻請大家認真為足底保暖。

建議這個時候要開始穿上厚襪子了,而且要記得穿長褲,可以開始穿薄款的靴子了,避免將自己的腳裸露在外面,減少寒氣侵入雙足的機會喲。當然,到了晚上的時候,可以選擇用熱水泡腳,這樣熱水中的熱氣會進入到足底,進而趕走已經入侵到體內的寒氣。

二、要記得飲食進補

大雪節氣到來之後,想必未來的天氣會變得更加寒冷,在這寒冷的冬季,除了要記得保暖之外,更要記得進補。而此時進補則要適當補陽,才能應對寒冷。當然,也不能太過,否則的話,陽氣過旺會導致體內陰陽失衡,不利身體健康。

此時飲食進補的話,建議吃這款美食——蘿蔔羊肉湯,因為白蘿蔔入肺經,吃它有助滋潤肺臟,而羊肉性溫熱吃它可以溫胃禦寒,促進血液流動,這樣吃的話,既能夠為身體進補又能夠起到預防寒冷的效果,所以說大家要吃一吃。

冬至大雪有什麼說法嗎

大雪

大雪,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在公曆12月6至8日入節,時太陽到達黃經255°。節氣大雪的到來,也就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大雪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是表示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天氣更冷,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南方地區降雪量較小,而在北方已千裡冰封。

平氣法劃分的節氣,大雪時節分為三候:「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標示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不是最低。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是什麼意思?
    冬至的來歷、風俗和特點有哪些?大家都知道,農村一直流傳著很多的諺語和老話,關於冬至的農村俗語非常多,小時候也常常聽父輩們說起,心裡充滿了許多疑惑:冬至不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嗎,為什麼又是節日?還有那麼多的風俗和特點說法呢?
  • 冬至飆大雪,糧價往下跌,啥意思?
    在古代,還有「冬至時節大如年」的說法 ,可見那時候,人們就把冬至看得非常重要 。以前,我對冬至有一個錯誤的理解 ,以為冬至 ,就是冬天到此結束了 ,其實冬至 ,是真正的冬天剛剛開始 ,冬天真正到來的意思 ,從冬至這一天開始 ,進入數九寒天 。數九寒天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 ,一般分為一九,二九,三九……在農村 ,還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說法 ,可見冬至以後,數九寒天的威力 。
  •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來臨,今冬天氣冷嗎?
    唐代詩聖杜甫是一個官場失意之人,所以他在描寫冬至的時候,總是略帶蒼涼悽苦之情。「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這四句與冬至相關的詩歌,不僅體現出了氣候與節氣的變化,而且也表達出了杜甫悲催的人生。
  • 《大雪冬至》: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生於大雪,終於大雪。這是魏大媽的一生。《大雪冬至》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由邢瀟導演兼編劇,時年82歲的老戲骨祝希娟主演,講述了北京地安門附近胡同小院裡性格孤僻、獨自一人居住的魏大媽的故事。
  • 冬至到,農村農民說「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今年春節會下大雪嗎
    而農村老農民似乎樂觀了一點,昨天下鄉,遇見他們在一起討論「幹冬溼年」,說大雪會在後面,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日天氣晴朗,過年的時候很可能就會雨雪綿綿。作為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俗語,雖然只是預測,但畢竟經受了時代驗證。
  • 今年春節會下大雪嗎?冬至到,農村農民說「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
    而農村老農民似乎樂觀了一點,昨天下鄉,遇見他們在一起討論「幹冬溼年」,說大雪會在後面,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日天氣晴朗,過年的時候很可能就會雨雪綿綿。作為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俗語,雖然只是預測,但畢竟經受了時代驗證。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
    文/訪客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前兩天冬至剛剛過去,這就意味著位於北半球的中國要正式進入了冬季,很多北方人有在這天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了表達對冬季的敬畏。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很看重農耕,因為人們要吃飯,填飽肚子,這是做任何事情的基本,可是古代糧食也不高產,所以人們才會非常注意天氣的變化,創造出冬至這一說法,甚至會吃餃子以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其實古人們總結的關於冬至的俗語也是有很多,因為總結這些俗語也是為了生活,所以中心也總是圍繞著天氣和農耕,小編倒是搜集了幾個關於冬至的俗語跟大家一起分享。
  • 大雪節氣是要下大雪的意思嗎?大雪節氣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習俗?
    公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便進入到了大雪節氣,這個時候太陽運行位置到達黃經255度,大雪節氣的下一個節氣是冬至,白天越來越短,夜晚越來越長,直到冬至平分24小時,而這也意味著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大雪節氣天氣有哪些變化古代人非常重視節氣,節氣與農耕生產息息相關,在古代,每個節氣都是一個節日,因此,對於大雪節氣氣候的變化,古人也有總結,只不過這個總結是按照中原地區的氣候進行的,古代北方是政治中心。
  • 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冬至節氣認識冬至節氣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關於冬至節氣,古人已經上升到陰陽的高度,比如說關於冬至的陰陽學是:「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至」,這個說法後來被用於到冬至節氣這天是夜最長,而晝最短,而到了冬至之後就是「夜漸短,晝漸長」。
  • 「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冬至節氣認識 冬至節氣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關於冬至節氣,古人已經上升到陰陽的高度,比如說關於冬至的陰陽學是:「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至」,這個說法後來被用於到冬至節氣這天是夜最長,而晝最短,而到了冬至之後就是「夜漸短,晝漸長」。當然,關於冬至節氣還是數《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最為中性: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 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導讀: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現在已經進入寒冷節氣了,對於今年冬季天氣很寒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吧,現在還是大雪節氣期間,還不能感受到天氣的寒冷,冬季寒冷天氣要到數九寒冬開始,而數九又是從冬至開始的,所以真正冷天是從冬至開啟。
  • 《大雪冬至》「Y星人家族」成員 吳子瀾傾力出演
    網易娛樂1月25日報導1月25日,由林曉凡監製,江平任藝術指導,導演邢瀟編劇並執導的藝術電影《大雪冬至此次出演《大雪冬至》,雖然戲份不多但吳子瀾十分努力,可見年齡雖小的她對事業的熱情可是絲毫不減的。相信吳子瀾還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歡樂與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冬至到,「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明年是豐年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雖說是陽曆的12月21號,不過,農民們習慣用農曆來記事,今天按照農曆的時間來看的話是:冬月初七,戊子月,戊戌日,這是用十天幹十二地支來計算的,這裡也就是涉及到冬至日數九的問題。在以前有「冬至日逢壬數九」的說法,也就是冬至日開始,逢帶壬日的就數頭九。
  • 冬至祝福語簡短10字|冬至祝福語|冬至吉祥語
    冬至祝福語簡短10字|冬至朋友圈說說文案|冬至祝福語簡訊!12月21日,又是一年冬至來臨,北方的小夥伴,你們吃水餃了嗎?南方的小夥伴要如何度過這個節日呢?有給自己身邊的朋友發送祝福嗎?今天的朋友圈該發點什麼呢?下面就是冬至祝福語簡短10字|冬至朋友圈說說文案|冬至祝福語簡訊,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大雪」至,您會「置死地而後生」嗎?
    與子月後半段「一陽生」的冬至相較,「大雪」猶如黎明前太陽未升時,大地一片死寂,地平面下已在孕育新一輪的能量,雖藏而不露,卻是隨後太陽蓬勃而出不可或缺的前行。,但隨著身體的越發沉重或病痛的加劇,在臨走前多還顯出求生的本能,放不下!
  • 大雪節氣啥時候來?「大雪」啥意思?會是60年最冷冬季嗎
    導讀:2020年大雪節氣啥時候來?「大雪」啥意思?之後天氣冷嗎?現在已經到11月底,馬上要到來陽曆的12月份了,在12月份裡首先到來的節氣就是什麼呢?大雪節氣大雪節氣在每年的陽曆12月6號至8號之間,這裡說的是陽曆,不是農曆,這一點要搞清楚,友情提醒,我們常說的二十四節氣時間都是以陽曆時間為準,再換算成農民常說的老歷或者農曆。這個時候是太陽到達黃經255°,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南半球是夏季炎熱,而北半球冬季寒冷。
  • 今年冬至什麼時候到來?數九從什麼時候開始?今年是雙春年嗎?
    如今已經是冬季階段,前不久大雪節氣剛過。「大雪迎寒冬,三九天暖冬」,這是人們對於大雪節氣氣候判斷跟即將到來的三九天氣的聯繫。而大雪節氣過後,冬至也將接踵而至。那麼冬至什麼氣候到來?人們開始的數九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日照數九冬至天,清霜風高未辭歲。又是一個平衡日,子線從南向北回。」
  • 冬至冬至,願幸福如約而至!
    冬至視頻: 冬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 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通緯孝經援神契》有 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
  • 今年啥時候是冬至和數九?按照農村的說法,2021年是盲春年?
    導讀:今年啥時候是冬至和數九?按照農村的說法,2021年是盲春年? 隨著大雪節氣的來到,冬至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了,冬至是全年日照最短的一天,也是氣溫降低到最低點的開端。在冬至這一天,北方地區的習俗就是吃餃子。老人會跟孩子說,這一天如果你要不吃餃子,耳朵就會被凍掉。
  • 冬至到 吃水餃:漯河育才幼兒園開展冬至節氣主題活動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