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男人幫之後,七話一度覺得內娛當下的明星裡,應該再也找不出綜藝感能夠與之相媲美的新嘉賓陣容了。
直到,《元氣滿滿的哥哥》(下文簡稱《元哥》)面世。
客觀來說,這檔綜藝內容創意在2020年的新節目裡並不算拔尖,嘉賓分隊玩遊戲的設定仍屬於常規綜藝套路,不似《浪姐》般具有內核顛覆性。
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元哥》開播後沒有引發現象級反應,不少網友至今仍將它當成借嘉賓人氣烘託出來的「流量」綜藝。
但,只要追完兩期,你會發現這檔綜藝是被低估的「寶藏」,它與《極限挑戰》前四期有相似之處,都擁有神仙嘉賓。
《元哥》嘉賓分為以胡軍為首的大哥哥隊和以楊洋為首的小哥哥隊,其中,大哥哥隊的三位演員胡軍、王耀慶、吳奇隆,綜藝天賦相當出色。
硬漢演員胡軍的真人秀經驗不算豐富,但很懂綜藝訴求,當年輕偶像還在盯著遊戲的輸贏時,他已經考慮到了後期素材儲備的問題。
為了給節目製造出更多的優秀素材,也為了讓遊戲環節有獨特個性化呈現,他經常借自己大前輩的身份制定規則,「破壞性」不遜孫紅雷。
也正是因為這位大前輩在第一期首個遊戲中便率先開啟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風格,後續其他大哥哥們的發揮,便明顯少了顧忌。
王耀慶在《聲臨其境》裡已經展過他的咆哮風格,但讓觀眾沒有想到的是,電視劇《下一站是幸福》裡的戲精舅舅,也是他的「本色」之一。
當咆哮風格與戲精體質融合之後,王耀慶成了《元哥》氣氛製造機與最佳梗王,隨時隨地都能製造「笑」果,甚至還可以幫忙填補吳昕的主持工作。
最為寶貴的是王耀慶性格具有極強「傳染性」,在他的帶動下,原本還有一些偶像包袱的楊洋,都開始向咆哮風格貼近,給出了驚喜反差萌。
而老牌男神吳奇隆,則是最讓七話意外的一個。
過往,很多網友會為劉詩詩感到「惋惜」,因為他們不能理解她為什麼會在事業巔峰期嫁給了大她17歲的吳奇隆。
大眾對劉詩詩的惋惜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兩人之間除了不看好的年齡差,還有原生家庭、婚史、財務等傳聞侵襲。
而且,吳奇隆在一眾偶像派藝人中並不算稀有品,劉詩詩的人淡如菊性格在娛樂圈卻是獨一份,兩人似乎從基礎條件到個人魅力都有著不對等。
但看了《元哥》,或許觀眾便能能明白為何劉詩詩對他情有獨鍾。
作為偶像派演員的吳奇隆給大眾留下的印象以沉穩、冷靜居多,受長相風格和聲線影響,他有時還會給出靦腆大男孩的印象。
這樣的形象作為演員能夠輕鬆駕馭高冷酷炫或溫雅公子形象,但作為需要逗樂觀眾的綜藝人,便會顯得刻板無趣了。
然而,在《元哥》中,吳奇隆不僅與無趣不沾邊,還成了綜藝全能擔當。
他從造梗、接梗到節目氣氛渲染再到玩遊戲幾乎沒有一個處於劣勢,展現出的綜藝天賦,完全稱得上被演戲耽誤的「綜藝人」。
他會玩遊戲,又會玩綜藝。
遊戲類綜藝不僅要求嘉賓有製造笑果的能力,還要會玩遊戲,才能讓節目組設計的「劇情」更完美地發揮出來。
所以,很多主打遊戲類的真人秀會在嘉賓選擇上安排智商擔當,比如《極限挑戰》裡的神算子黃磊,《跑男》裡的陳赫、郭麒麟。
在《元哥》中,吳奇隆是大哥哥隊當之無愧的智商擔當,節目內容佔比最多的捉迷藏環節,吳奇隆以眼神犀利會推理聞名,經常識破小哥哥們的偽裝。
不過,真人秀綜藝中的遊戲永遠是為笑點服務的,吳奇隆的智商同樣也是與笑點相輔相成,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的「天生宿敵」黃明昊。
八期節目錄製下來,吳奇隆與黃明昊玩起了貓鼠遊戲,無論後者如何偽裝,總能被前者輕鬆識破,一兄一弟、一捕一逃,趣味十足。
可能有人覺得吳奇隆與黃明昊的「宿敵」對峙是巧合,第一期的意外會面促成了他們的緣分,但多次的對峙便不是巧合那麼簡單了。
他們的緣分,更多是因《元氣》中許多綜藝感強的大哥哥有主動cue小哥哥的意識,正如王耀慶總是對王彥霖的謎之執著。
這種情況,有點像《極限挑戰》初期男人幫的磨合,節目初錄製時,張藝興、王迅兩人明顯綜藝感便弱,也更容易為了遊戲忽略了綜藝的娛樂性。
彼時,黃渤經常主動給好友王迅送梗,迅速為他立起了大松鼠摳門人設,孫紅雷則專注於張藝興,讓他在套路中快速適應綜藝氛圍。
也許,正是因為《元哥》與《極限》都擁有一批會玩遊戲又懂得如何帶動夥伴出彩的優秀嘉賓,才讓哥哥團與男人幫一樣,越磨合,越出色。
同時,綜藝嘉賓需要的「戲精」天賦吳奇隆完美適配。
綜藝「戲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玩得開、夠有梗,正如《極限挑戰》裡的孫紅雷和受年輕觀眾喜愛的「小作精」虞書欣。
《下一站是幸福》裡展現了戲精體質,並在《元哥》裡繼續放飛的王耀慶也是個中典型,當觀眾的腦補跟不上他的腦洞時,便會產生驚喜。
在這方面,作為王耀慶學長的吳奇隆更是有著同出一脈的「戲精」天賦,兩人首次搭檔玩猜畫遊戲,便給出讓人忍俊不禁的咆哮戲精形象。
他同樣沒有曾經作為偶像派的包袱,王耀慶一個眼神慫恿,吳奇隆便瞬間躺地轉圈圈,看到偶像畫風如此清奇,相信熟悉他的粉絲也會感到意外。
即使遊戲結束後的放鬆時期,吳奇隆也能撿起李維嘉的鞋子假裝與觀察室的胡軍隔空對話,你看,「戲精」就是這麼會「無中生梗」。
綜藝作品與演員的影視作品一樣重要,演員想要完美承擔綜藝人的工作,並不是簡單走個過程或跟著嘻嘻哈哈便可,它需要藝人全情投入去「表演」。
如果每一個明星做綜藝時都能如吳奇隆般擔起「戲精」職責,吐槽藝人參加真人秀只為圈錢的觀眾,相信會少很多。
條件優秀的藝人很多,但懂得如何逗樂觀眾,又知道怎麼帶動同夥一起享受綜藝遊戲的藝人很少,有這份天賦的吳奇隆在綜藝行業應該會有更好的發展。
而日常生活中,相信他也是劉詩詩的開心果,或許,當旁觀者在衡量這對明星夫妻的基礎條件配不配時,劉詩詩更看重伴侶能讓她開懷大笑的有趣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