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足球的歷史長河,不知道多少媒體與專家試著評選過歷史最佳十一人陣容,每一次都會引發巨大的爭議。哪怕就是《法國足球》這樣的公認權威媒體,照樣拿不出一套讓所有球迷都信服的陣容。
不過,關於歷史最佳十一人陣容的爭議,並不是每個位置都存在的。比如右後衛卡福的入選,就甚少存在爭議。而在《法國足球》的評選中,卡福更是得到了620分之多,比排名第二的卡洛斯-阿爾貝託高出了不少,是當之無愧的歷史最佳右後衛。
不過,相比起進攻球員,防守球員在曝光率方面天然吃虧,以至於卡福這種歷史最佳右後衛,他的事跡也遠遠談不上廣為流傳。實際上,這位右後衛的傳奇性與故事性,不遜色於任何一位同行:
本名甚少有人知曉
與卡卡一樣,卡福的稱呼僅僅就只是一個綽號罷了。至於他的本名,則是馬科斯·埃萬熱利斯塔·德·莫賴斯,相信即便是一些見多識廣的老球迷,也很難在不查閱相關資料的前提下直接說出卡福的本名,更別說那些接觸足球不久的新球迷了,壓根就不知道還有這麼一碼事兒。
至於卡福綽號的來源嘛,則是源於卡福家鄉一位名叫卡福林加的右翼球員。不少當地人覺得少年時代的卡福與卡福林加的風格頗為相似,故而直接用「卡福」的綽號來稱呼了,這大抵就類似於……花都梅西、佛山C羅,差不多一個概念。
更加讓人玩味不已的是,卡福在少年時代踢得最多的位置,並不是現如今廣為人知的右後衛,而是右前衛。這讓卡福走了不少彎路,接連在帕爾梅拉斯、桑託斯等巴西豪門試訓失敗就是明證。一直蹉跎到了十八歲那年,卡福才成為聖保羅隊的一員。
改位置後一飛沖天
在投奔聖保羅之後,卡福遇到了一生的貴人:桑塔納,這位不知道調教過多少巨星的傳奇教頭。在這對師徒相遇之初,桑塔納就極其敏銳地發現,卡福在右前衛的位置上很難打出什麼名堂來,不如後撤到右後衛的位置上,才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卡福改變位置之初,他的內心其實是排斥的。他本人也在日後直言不諱地說過:「當初的我,其實並不是那麼喜歡踢右後衛。」
然而,「真香原理」舉世通用。就在改變位置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就連運氣也站在了卡福這一邊。聖保羅的主力右後衛不幸受傷,給了卡福難得的出場機會。而他也沒有辜負桑塔納的信任,很快就在新位置上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從此一飛沖天,不僅得到了歐洲俱樂部的召喚,也讓巴西國家隊對他敞開了大門。
卡福的成名之役,大概發生在1994年的美利堅世界盃。因為尤爾金霍的存在,卡福在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替補。可在對陣義大利的決賽,尤爾金霍開場僅20分鐘就受傷離場,這就給了卡福充裕的出場時間,並且拿出了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親身經歷了桑巴軍團的加冕盛宴。
待到世界盃結束之後,卡福便登陸了歐洲聯賽,成為了薩拉戈薩隊的一員。幾經輾轉之後,卡福在1997年的夏天來到了「永恆之城」羅馬,自此真正意義上為世人所熟知。
以隊長身份捧世界盃純屬意外
相比起俱樂部的事跡,卡福在國家隊的故事顯然更為傳奇。在經歷了1994年的美利堅之夏後,卡福漸漸在桑巴軍團坐穩了主力席位,在4年之後的法蘭西世界盃以關鍵球員的身份示人。
而在對陣蘇格蘭的揭幕戰,正是卡福的挺身而出,造成了對手的自擺烏龍,這才讓衛冕冠軍逃過了被對手逼平的尷尬。
只可惜,這一屆的巴西隊看似兵強馬壯,實則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進攻線有多麼犀利,後防線就有多麼拉胯,再加上羅納爾多突如其來的怪病,桑巴軍團在決賽被東道主打個一個灰頭土臉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這一屆世界盃之後,年老體衰的鄧加決定退出國家隊,他的隊長袖標則留給了相對而言資歷最老的卡福。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卡福的隊長地位並不穩固。在對陣巴拉圭吃到紅牌之後,卡福的隊長袖標一度被盧森博格剝奪。而在斯科拉裡的上任之初,巴西國家隊的隊長袖標則被埃莫森佩戴在了肩膀上。
如果沒有太大變數的話,埃莫森無疑會以隊長身份帶領桑巴軍團出徵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壓根就看不到卡福一星半點逆襲的可能。
可就在韓日世界盃即將拉開帷幕之前,貴為巴西隊長的埃莫森不知道究竟是出於何種考慮,居然在訓練時客串門將撲救隊友們的射門,卻不幸摔成了重傷,極其意外地缺席了接下來的世界盃正賽。而卡福,也就這樣再度接過了隊長袖標,在幾個月之後以隊長身份帶領桑巴軍團捧得了大力神杯……
縱觀卡福的職業生涯,這位歷史第一右後衛的能力固然是毋庸置疑的,可他的運氣同樣值得大書特書。初出茅廬時遇到貴人桑塔納的指點迷津,改位置之初就遇到隊友受傷,1994年世界盃決賽再度有隊友受傷,2002年世界盃之前又雙叒叕遇到了隊友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