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片名,也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這部電影難道講的是一個全是吃貨的宇宙?
那肯定不合理,如果都是吃貨,那吃的從哪來?別說導演不會這麼拍,就算拍了,宇宙計生委滅霸也得去拜訪拜訪。
仔細了解電影之後,小十君才知道,原來《吃貨宇宙》,是為了吃貨們準備的。
原因嘛,當然是讓人看著就垂涎欲滴的電影主角們了。
《吃貨宇宙》的設定基於「平行宇宙」的概念上,就像漫威電影中的全新宇宙Earth-199999,電影的創作團隊創造了一個全是美食生命體的宇宙,就是吃貨宇宙。
吃貨宇宙中有著許多星球:
麵粉星球,在這個星球上的生物都是由麵粉構成的。麵粉星球也就是電影的主人公餃子一毛錢,和包子包墩墩的家鄉。
除此之外,麵粉星球裡還有油條、窩頭、饅頭、漢堡、披薩和什麼都能卷的大餅卷一切等等食物角色,光數這些名字都數餓了。
完美星球,就需要解釋一下了,這是宇宙邪惡食品頭目大通吃(合成食物)的據點,也是他給食物做改造手術、把食物變得完(毫)美(無)無(特)缺(點)的地方;
垃圾星球,這個星球上都是被拋棄的食物。
本片導演,也是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教授、中國動畫研究院副院長的陳廖宇,可以說是見證了《吃貨宇宙》從一個念頭到一部電影的全過程。
早在2007年,《吃貨宇宙》的前身,由聖壹門創作的劇本《一角錢拯救世界》就已完成。
導演陳廖宇也申報了電影立項備案,並獲得了批准。
只不過因為資金問題導致電影沒能順利開拍,只能先去做了同題材的26集動畫連續劇《麵粉鎮的節日》。
這部動畫片,每一集講述一個麵粉鎮上的節日,每一集都是一個天馬行空的小故事。
無論是過曬餡節,別的食物都能曬,就饅頭曬不了;還是滾來滾去節,大家都能滾,就小蘇打餅乾不能滾。
它們都有同一個主題,那就是認識並接受獨一無二的自己。
《吃貨宇宙》同樣延續了這一主題的探討,並把電影定位成科幻冒險題材,主角的設定也在動畫片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
主角一毛錢,本是一個幸運餃子,卻因為腦袋裡的一毛錢,整個人都會經常卡住。她想追求的,是一個普通的自己。
包子包墩墩,圓乎乎的身材卻穿著不合身的褲子,總是在重複提褲子動作的他,也有想要改變的地方。
他們既是好朋友,又是一對損友。
蠻橫嬌羞的一毛錢每次卡住,佛系少年包墩墩都會為她化解困境;每次兩人針鋒相對,也都會互相揭短。
尤其是口無遮攔的一毛錢:你以為我喜歡卡住嗎,你還掉褲子呢。
多數人或許都會在某一時刻,發覺身上有著自己非常難以接受的特點。
一毛錢就是如此,她不喜歡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卡住的感覺。她唯一的心願,就是能像一個普通的餃子一樣不會卡住。
矛盾越來越深,執念越來越重,這時候,一個「完美吃貨計劃」突然出現在一毛錢眼前。
這個計劃的創始人,正是上文提到的宇宙反派大通吃,他的惡趣味就是按照自己的標準改造食物,而「完美吃貨計劃」只是一個幌子。
可想而知,一毛錢在看到「完美吃貨計劃」之後,必然會失去冷靜思考的能力。這可是她夢寐以求的事。
還有更多麵粉星球的居民被蠱惑,包墩墩卻意外保持了冷靜,並識破了大通吃的陰謀,即使他也有著迫切想要實現的心願。
電影的主體內容,是關於一毛錢和包墩墩的冒險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友誼也經歷了考驗,並不斷變得深厚。
比起娛樂屬性,貫穿電影的教育意義則更值得得到帶孩子去看電影的父母的肯定。
我們有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的優秀動畫電影,這是我們國產動畫電影的一大優勢。
不過如何讓國產動畫打進國際市場,還要花點心思。
就像比中國電影先走出去的,是中國美食,餃子則是在國際上最有知名度的中國美食之一。
餃子作為一個美食載體,承載了豐富感情和中國文化。導演追求的,則是拍出一部建立中國美食世界性符號的動畫電影。
而在符號的背後,則是價值觀的輸出。
《吃貨宇宙》表達的是一種普世價值觀,也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觀念,認識並接受獨一無二的、真實的自己。
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並有其存在的價值。
就像《功夫熊貓》的結局,你不必成為任何人,你只需要成為你自己。
《吃貨宇宙》在海外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亮相多倫多電影節,獲得了國際電影市場的認可。海外銷售成績也一路飆升,超過預期。
澳洲影視版權經銷機構Odin’s Eye Entertainment則負責《吃貨宇宙》的海外發行,這家公司此前曾出品過《達拉斯買家俱樂部》《賈伯斯》等電影,眼光毋庸置疑。
隨著電影工業化、流程標準化,《吃貨宇宙》正在向類型電影邁出堅實的步伐。
所以我們能看到,無論是電影中的房屋造型,還是角色動作細節,較之以往的同類型電影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角色形象的塑造上,除了主角餃子和包子各具特色,片中也不乏亮眼的配角。
一直拿著大喇叭的方便麵先生,還調皮地在額頭卷了一撮頭髮;
形如老太的燒麥,氣質竟然莫名相稱;
英勇小鬥士窩頭,從內而外都散發著耿直善良的氣質。
相比近年來不斷湧出的製作精良的國產動畫電影,《吃貨宇宙》以友情為切入點,看似很小,但它做到了完整地講好一個故事。
我們需要傳統與當今思想交融碰撞的電影,如《大聖歸來》;
我們需要叛逆、不墨守成規的動畫電影,如《大護法》《大世界》;
我們也需要以小見大,把小事說全、說透的電影。
就像《吃貨宇宙》對於自我認知的探討,對於友誼的刻畫。
一毛錢和包墩墩也會爭吵,也會有矛盾,但他們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即使平常口無遮攔,危急時刻能為你兩肋插刀的,只會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