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上方藍字「VRZINC海外」快速關注
在國內做VR遊戲的公司有很多,但能夠作為索尼PSVR的合作夥伴的只有20餘家,李鴻儒和他的KeenVision銳瞳 就是其中之一。
4月,北京電影節上,KeenVision銳瞳 出品的VR遊戲《靈:月蝕》宣傳片首次亮相,這是一款驚悚風格的冒險解謎VR遊戲,遊戲將「懸疑解謎劇情」和「劇集式動作遊戲」相結合,通過VR互動的遊戲形式呈現。
在VRZINC體驗過的那麼多VR遊戲當中,《靈:月蝕》這款遊戲的展現形式頗為新穎,按照李鴻儒的說法,」這是我們在推的一個概念,電影遊戲或者遊戲電影,我們希望能夠通過細膩的劇情,把人們對遊戲的情感牽動起來。「
就在這篇訪談出來之前,最新消息顯示,銳瞳完成了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優格資本。
前瞻性和資源整合的能力不可或缺,執行力是一個團隊的關鍵
在創辦KeenVision銳瞳 進入VR行業之前,創始人李鴻儒已經是一個遊戲行業的老兵,端遊、主機遊戲、手遊都曾涉足,最早在韓國《傳奇》開發商Wemade、冰島《EVE》開發商CCP和日本GREE等大公司任職,之後自己創辦手遊公司。15年底,創辦KeenVision銳瞳。
用他的話說,13年的遊戲從業時間,經歷了技術型專家到技術型管理,再到純粹管理的轉變。
這樣的經歷對於他這次創辦KeenVision銳瞳而言至關重要,因為有些路總得自己走過才知道是對是錯,他總結道,「有幾點不可或缺:前瞻性——我們需要看清未來的市場機會在哪裡,公司的發展需要正確的方向。資源調陪部署的能力——所有的管理者,其工作的實質都是資源調配。怎樣活用行業、市場資源,在一個恰當的時機,將最好的人和事整合在一起,這些戰略部署都是持久的歷練。另外,就是我們常說的執行力——商業性的思路必須要和高效的執行力結合」。
實際上早在2013年李鴻儒就開始接觸VR,但那個時候的VR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黑科技,雖然概念早已出現,但僅僅停留在各大研究院或者極少數的ToB商業當中。
隨著Oculus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VR這個黑科技開始正式進入商業世界,資本開始追逐,從業人員急劇增加,在中國VR產業更是爆發式發展,幾乎每一天都有公司宣布進軍VR行業,僅在A股市場,涉及VR概念的公司多達80餘家,李鴻儒說,「這是人們多年的夙願的實現,亦是資本的力量。我們沒有理由錯過VR,她所帶來的變革將影響各個行業。」
這是一個好的時代,但越是這種浮躁時候越要冷靜。2015年年中,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之後,李鴻儒離開了之前創辦的手遊公司,成立了KeenVision銳瞳,專注於VR內容領域。
核心團隊成員曾長期供職於UBISOFT、CCPGAMES、CRYTECK、盛大、九遊等國內外知名視覺娛樂公司,平均行業從業時間超過十年。
對於這一次創業,李鴻儒長時間的思考有了很具體的想法, 「商業模式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在線上,我們針對SonyPS主機遊戲品臺、Vive、Oculus PC遊戲平臺輸出優質VR內容;在線下,我們和VR主題樂園,體驗館、院線進行深度合作,推出大空間行走+互動式的VR體驗」
從1月項目立項到4月份在北京電影節展出,短短幾個月的時間,5個人的團隊,開發出了完成度較高的《靈:月蝕》,高效的執行力淋漓盡致,這也正是李鴻儒在遊戲行業長期產品開發積累中得到的總結,創業團隊必須要有強執行力。
用做電影的方式做遊戲,做遊戲的方式做電影,在行業框架之上思考
這款遊戲以15分鐘左右為一個篇章形式開始,講述一位因妻子失蹤而一蹶不振的電影編劇Mark,在妻子失蹤一周年的時候突然因為他們定情信物「八音盒」的轉動而來到一個名為月蝕的莊園,他的任務是發現月蝕莊園的秘密,並將妻子拯救出來。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一個意外的答案逐漸浮出水面。
體驗這款遊戲,實際上就是在看一部懸疑驚悚類的電影,而你就是電影當中的那個主角。
「我們想讓大家在摘掉眼鏡時分不清是虛擬還是現實。」,李鴻儒說,「這是我們在推的一個概念,電影遊戲,我們希望能夠通過細膩的劇情,把人們的情感牽動起來,這是手遊速成的過程中所缺失的。VR帶來了這麼好的身臨其境的體驗形式,為什麼不用呢?我們完全可以在電影和遊戲行業的框架之上進行思考」
KeenVision銳瞳 想做的是既是遊戲,也是電影。以遊戲的形式改變電影這塊被動式觀影的感受,以電影的方式增強遊戲細膩化的劇情。
根據VRZINC的了解,實際上國內已經有一些影視製作公司,在朝這個方向走,比如SMG。
在SMG的VR戰略發布會上,公布了一個用VR形式展現的戲劇《sleep no more》,簡單來說,這部戲劇在拍攝過程當中有20個房間,每個房間發生不同的故事,而選擇哪個房間完全由用戶帶上VR設備之後自己決定。
這樣的形式可能在未來成為一個趨勢,要知道簡單的VR改變電影很難,因為在VR出現之前,例如3Dmax等觀影方式實際上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普及,說明這沒有真正的打動用戶的需求。
但遊戲化,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會是另外一個維度的進化。未來我們或許分不清什麼是電影,什麼是遊戲,兩者之間的界限不再那麼涇渭分明。
內容開發要可控,要有有前瞻性,要符合市場需求
計劃趕不上變化,原本打算8-9月份啟動Pre-A輪融資的KeenVision銳瞳,已經於今日獲得了優格資本的投資。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至少現階段,李鴻儒和他的KeenVision銳瞳 已經走在了成功的路上,對於國內眾多的內容創業者而言,KeenVision銳瞳的某些打法或許值得參考。
在李鴻儒和VRZINC的聊天過程當中,他一直在強調,必需要有足夠的前瞻性,做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以引擎為例,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VRZINC接觸的眾多VR內容團隊當中,有一些大廠商出來的團隊會選擇起點很高、想像力爆棚的產品,為了體現這樣的效果,找很厲害的美術外包,用渲染比較強的Unreal引擎。
但還有很多的多次創業者會比較實際,選擇Unity最新的引擎,《靈:月蝕》就是這樣一款使用Unity引擎的產品。對於這一點,李鴻儒說,「這些引擎就像工具,各有優勢,關鍵是產品的定位」。
雖然Unreal引擎在畫面體現的渲染上有著巨大的優勢,目前一些大公司在製作產品時,美術個肯定是一個重要的方向,所以Unreal一般為首選,但是這樣的情況或許對於VR團隊,或者說VR的創業團隊在現階段並不一定是適合的。
在一次大會上,HTC Vive的內容負責人袁東曾表示,「設計實際是現在最重要的一個東西,而完全並不是你的光影特效這種美術效果。」他介紹了這樣的一個團隊,2014年底開始歷時一年多的研發,美術幾乎為0,但是依舊是HTC Vive上最有意思的一個產品,娛樂性超出想像。
實際上,現在的VR內容尚屬摸索階段,市場對於那些更加的注重玩法和體驗的產品比較親睞,而不僅僅是美術。
「團隊要精簡,產品要速出,儘早趕上市場的檔期,那麼unity是一個好的選擇。unity對團隊規模的要求較少,對多平臺支持也較好,能讓產品的開發速度更快,綜合這些我們選擇了Unity,但不排除我們以後會用Unreal,團隊成員也有多年的Unreal開發經驗。但這些都是工具,玩家看到的是實際的產品,他不會關心你的引擎」,李鴻儒說,「我們團隊一直在強調用最聰明的方法去做事,最終目標就是市場所需要的,在這樣情況下再去結合自己想做的事情會比較好,因為我們是在做商業上的事,不是純粹的情懷。 」
商業和情懷,李鴻儒說不應該誰被誰主導,只講情懷的公司,是不實際的。在獲得優格資本投資之後,除了資金之外,銳瞳網絡在遊戲方面的資源再無後顧之憂,下一步,他會考慮引入有影視資源的資方。
類似李鴻儒這樣在遊戲產業多年,投入VR浪潮的創業者有很多。VR的確是一個充滿商機的新產業,這一輪我們或許會看到類似手遊產業當中催發的中國手遊、莉莉絲、樂逗那樣的公司,KeenVision銳瞳會是這樣的公司嗎?且行且看。
以下為採訪實錄:
Q;能介紹下您之前的從業經歷嗎?
A:做VR之前,經歷了中國遊戲的發展史,從端遊、次世代遊戲、到之後的手遊。最早在韓國《傳奇》開發商Wemade、冰島《EVE》開發商CCP和日本GREE等公司任職,之後自己創業手遊公司,15年底成了KeenVision銳瞳。13年的遊戲從業時間,包括了8年的管理經驗。經歷了從技術型專家到技術型管理,再到純粹管理的轉變。
Q:您的從業經歷對你創業做VR,那麼之前的經驗對您現在有什麼幫助?
A:有幾點不可或缺:前瞻性——我們需要看清未來的市場機會在哪裡,公司的發展需要正確的方向。資源調陪部署的能力——所有的管理者,其工作的實質都是資源調配。怎樣活用行業、市場資源,在一個恰當的時機,將最好的人和事整合在一起,這些戰略部署都是持久的歷練。另外,就是我們常說的執行力——商業性的思路必須要和高效的執行力結合。
Q:什麼時候開始接觸VR這一塊的?
A:13年,但那個時候把他當成一個高科技的視覺呈現的方式,但是當時並不會想到VR的發展會如此迅猛,當15年自己投入到這個行業,更是感同身受。VR的呈現方式是人們多年的夙願的實現,也是資本的力量。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錯過VR,她所帶來的變革將影響各個行業。當然,行業中也有浮躁一面,我們需要清晰的看到,VR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我看到朋友圈分享一句話說,現在的VR創業者聯盟比創業者還多。
Q:KeenVision銳瞳的商業模式是?
A:KeenVision銳瞳的商業模式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在線上,我們針對SonyPS主機遊戲品臺、Vive、OculusPC遊戲平臺輸出優質VR內容;在線下,我們和VR主題樂園,體驗館、院線進行深度合作,推出大空間移動+互動式的VR體驗
Q:能介紹一下KeenVision銳瞳的團隊背景嗎?
A:KeenVision銳瞳 的核心團隊成員曾長期供職於UBISOFT、CCPGAMES、CRYTECK、盛大、九遊等國內外知名視覺娛樂公司,平均行業從業時間超過十年,設計開發的多款互動式視覺娛樂產品都成為行業的標杆和領航者。
Q:很多團隊眼界會很高,要做高大上的東西,比如很牛的美術,而有些則注重創意玩法,我們是怎麼看待的?
A:一個成熟的想法是我們要做用戶想要的而不是自己想做的,這是兩種出發點,你在做事的方式上也會完全不一樣。遊戲是一個綜合的體現,玩家體驗的是你最終呈現出來的產品。我們團隊一直在強調用最聰明的方法去做事,最終目標就是市場所需要的,在這樣情況下再去結合自己想做的事情會比較務實。因為我們是在做商業上的事,不能只是純粹的情懷。
Q:在立項去做這個VR遊戲的時候,是怎麼考慮去做《靈:月蝕》這樣的產品的?
A:如果你完整體驗我們的遊戲,你會有進入電影的感覺,我們想讓大家在脫掉眼鏡的當下分不清是虛擬還是現實。這是我們在推的一個概念,電影遊戲,我們希望能夠通過細膩的劇情,把人們的情感牽動起來,這是手遊速成的過程中所缺失的。VR帶來了這麼好的身臨其境的體驗形式,為什麼不用呢?我們完全可以在電影和遊戲行業的框架之上進行思考
Q;是怎麼想到要做這樣概念的VR遊戲的?
A: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靈:月蝕》為大家帶來一種新的娛樂方式。大家看電影肯定有過這樣的感受,想成為主角,並且有深度的互動。分兩塊來說,我們在電影院有著太多年被動觀影的體驗,電影的誕生滿足了人們幻想的欲望,但人們更想成為主角,VR可以帶來這種效果。從遊戲來說,次世代的時候,大家就說遊戲越來越像電影,這是兩種很好的娛樂、感受形式。KeenVision銳瞳 通過VR將電影、遊戲結合在一起,大家會通過《靈:月蝕》感受到更加奇幻的虛擬世界。
Q:雖然大家都認為Unreal的渲染比較強,但Unity在5.0之後在渲染方面已經比較強了,而且並不一定遜色於Unreal4,您怎麼看待引擎這個問題?
A:首先要認識到,這些引擎各有優勢,它們的性質是開發工具而不絕對意義上代表產品品質。過往的項目在選擇引擎時的判斷依據,是看遊戲的定位,如果遊戲強調美術展現,我們會用Unreal。但其實開發遊戲是有很多目的性的,比如團隊要精簡,產品要速出,儘早趕上市場的檔期,unity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unity對團隊規模的要求較少,對多平臺支持也較好,能讓產品的開發速度更快,綜合這些我們選擇了Unity,但不排除我們以後會用Unreal,團隊成員也有多年的Unreal開發經驗,我們會保持對主流引擎技術的更新。玩家看到的是最終的產品,但並不會關心你的引擎。
Q:您之前也做了次世代,那現在回過頭來做VR,那這兩者之間有區別嗎?哪個更難?難點又在哪?
A:做VR,大家都會有一個再學習的過程,特別是策劃,VR遊戲的設計是針對VR體驗去設計的,並不是說移植一下。從我們這個團隊來說,在美術、程序對應VR的適配、優化方面遇到的問題不多。策劃層面也有一個再學習的過程,比較幸運的是市場會給到一些時間,我們更多的是在用電影的手法在敘事這個故事。我們的線下業務,也需要我們懂得相關硬體的適配。有幸我們的CTO十分了解VR空間定位的技術,能為我們的大空間行走+互動式的VR體驗選擇最優的硬體配置。
Q:我們現在的 HTC Vive、Oculus、PSVR的都有不同的版本,能否介紹下和這些平臺合作的分成模式還有就是怎麼和這些平臺對接。
A:分成方面和傳統線上遊戲的方式差異不大,但也要看是在哪方面的合作。現在是行業早期,大家抱團、相互分享是主流。
關於對接合作,以索尼為例,索尼對團隊的品質要求比較高,目前加入到索尼開發者計劃中的公司僅有20多家。索尼會做綜合性的嚴格考量,包括了公司層面的持久運營的穩定性、產品層面的優質性、技術層面的成熟的主機產品開發經驗,團隊層面的配合協調性和高效的執行力等。
Q:我們的IP有什麼布局嗎?如果有,現在和IP廠商談沒什麼標準,您能總結下有什麼重點嗎?比如手遊上的版權金、分成
A:近期我們會有好的IP談下來。現在尚處於行業早期,大家都是以較為開放的心態在進行合作,合作形式包括有流水分成、預分成、獨家等。KeenVision也在尋找長期的合作夥伴,布局產業鏈,進行深度捆綁式的合作。
Q:關於資本,我們有哪些可以分享的?
A:創業公司要結合市場並根據自身的戰略規劃,尋找適合的資方。公司的發展,除了資本,還需要有大量的資源注入。如果資方在帶來資本的同時,也能帶來適合的好的資源,這會是最優的選擇。KeenVision銳瞳 Pre-A輪的投資機構,在遊戲產業有著深厚的背景,可以和公司的戰略規劃做很好的資源對接。
Q:今年在產品計劃上是什麼樣的?
A:我們的線上系列VR產品《靈:月蝕》會在年底正式上線SonyPS主機遊戲品臺、Vive、OculusPC遊戲平臺,後續會以系列的形式持續推出。線下,我們會確定深度合作夥伴,開設VR精品主題樂園和體驗館,推出優質的VR內容,其中有《靈:月蝕》的系列線下版本,也有強IP的產品。身邊有不少相識多年的朋友投身VR產業創業,他們都有著豐富的產品開發和公司運營經驗,我會希望通過KeenVision銳瞳的業務合作能有機會將大家聯合在一起。成就他人的同時,也能成就我們自己,是有深遠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