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盼的元旦假期終於來啦!元旦小長假要去哪裡玩兒呢?是不是出門又怕遇到人山人海呢?是不是出去旅遊又擔心資金不足呢?那麼宅在宿舍看電影一定是一個享受又省錢的好點子~
但是看什麼電影呢? 「片荒」不用愁,小青來解憂!小青為大家整理了外國權威媒體的十佳電影榜單,相信我,這肯定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電影推薦了!
另外也夾帶了小青最喜歡的幾部電影,小青都做了詳細的介紹,請儘管分享,不客氣!
Part 1
英國《帝國》(Empire)雜誌年度十佳
NO.1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
NO.2 《爆裂鼓手》
NO.3 《頭腦特工隊》
NO.4 《機械姬》
NO.5 《邊境殺手》
NO.6 《史蒂夫-賈伯斯》
NO.7 《火星救援》
NO.8 《它在身後》
NO.9 《卡蘿爾》
NO.10 《至暴之年》
帝國雜誌(Empire Magazine)是英國的超老牌電影雜誌,至今依舊很受歡迎,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它的這份電影榜單包含了科幻、同志、傳記、驚悚等多種元素,很有說服力。
酷到沒邊,帥到爆炸的《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可謂是人心所向,在下面的每份榜單裡你幾乎都能看到它的名字。可惜是至今還沒在中國大陸上映。
全片毫無廢話直接爽翻,文戲感情戲點到為止,其餘時間都是在茫茫沙漠中追車、爆炸、殺人等動作戲。
導演喬治·米勒把好萊塢動作大片的場面設計提到了一個新高度,所有爆炸的場景中,80%都沒有用電腦特效,用的都是真傢伙!可惜了那些造型奇特的好車!再加上極高的美術造詣和勁爆的背景音樂,這榜單中要是沒有了它簡直就是不合格!
Part 2
IMDb網站年度十佳
NO.1 《頭腦特工隊》
NO.2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
NO.3 《火星救援》
NO.4 《衝出康普頓》
NO.5 《邊境殺手》
NO.6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
NO.7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
NO.8 《機械姬》
NO.9 《蟻人》
NO.10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IMDb今年的這份榜單相當接地氣啊,簡直是老少皆宜合家歡的榜單典型。
IMDB這份榜單中,讓小青感到最意外的是:《頭腦特工隊》成功擊敗兩部漫威電影以及《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位列第一。
《頭腦特工隊》在看似低幼的設定之下,其實隱藏著一個豐富的想像世界。
作為皮克斯的第十五部長篇,《頭腦特工隊》製作五年而成,它沒有上天入地拳打外星人的酷炫動作戲,也沒有讓人眼珠子蹦出來的3D效果,依舊是皮克斯最擅長的成長故事,卻好像有一雙溫柔的手,悄悄伸到人們心裡,輕撫那個住在裡面卻不肯長大的頑皮小孩。
那些抽象又具體的概念:厭厭、驚驚、怒怒、小彬彬、萊莉、憂憂、樂樂、大醜怪,讓你真心讚嘆動畫團隊的想像力。
這部影片最重要的是,讓每位觀眾開始思考「成長」這個永恆的話題,當有一天我們會為快樂的回憶流下眼淚,那種笑中有淚的感覺就是長大吧。
Part 3
法國《電影手冊》年度十佳
NO.1 《我的母親》
NO.2 《愛在孔敬》
NO.3 《女人的陰影》
NO.4 《我們的氣味》
NO.5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NO.6 《安樂鄉》
NO.7 《性本惡》
NO.8 《一千零一夜第一部:不安之人》
NO.9 《桑格莉之夏》
NO.10《岸邊之旅》
法國《電影手冊》依舊保持了小而美的特色,延續了其一貫關注藝術電影的傳統。
《我的母親》是今年提名金棕櫚獎的影片,也是坎城知名導演南尼·莫萊蒂的新作。
義大利導演莫萊蒂不僅自編自導,而且繼續在自己的影片中擔任主角,飾演一個片場遇到瓶頸的導演,他一邊要應對耍大牌的美國男演員,另一邊還要面對疾病的母親和青春期的女兒。
看完讓人容易想起費裡尼的《八部半》,同樣是描寫導演在生活和創作當中尋求突破的影片,對觀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必須跟上導演的敏感的心思,理解導演的自身指涉,還有對於藝術和人生的各種反思。
畢竟是一部文藝片,這部電影看起來有點悶,堅持下去把他看完!不然怎麼當文藝小青年呢。
Part 4
英國《視與聽》雜誌年度二十佳
NO.1 《刺客聶隱娘》
NO.2 《卡羅爾》
NO.3 《瘋狂的麥克斯4》
NO.4 《一千零一夜》
NO.5 《幻夢墓園》
NO.6 《非家庭電影》
NO.7 《45周年》
NO.8 《索爾之子》
NO.9 《艾米》 《性本惡》並列
NO.11 《失常》 《它在身後》並列
NO.13 《不死鳥》
NO.14 《女孩幫》《上帝難為》《頭腦特工隊》《橘色》《計程車》並列
NO.19 《馬錢》《沉默之像》並列
英國著名電影雜誌《視與聽》(Sight &Sound)是英國電影學會主辦的專業電影雜誌,這本刊物每年都會評選出年度佳片,今年共邀請全球168位影評人共同評選出這份榜單。
建議再看《刺客聶隱娘》的時候先看看原著小說,把電影中的各個人物關係弄明白,然後你才能進一步體會朱天文和侯孝賢的美學風格。再然後,培養一點關於傳統中國繪畫、建築、服飾的素養,大概又能從其他角度欣賞到影片的美。這部電影中最令人遺憾的是有些奇怪的對白,請自動忽略。但每看一次《刺客聶隱娘》都能發現了一些新的小細節,衝著侯孝賢導演對電影的堅持和執著,也要再次推薦這部電影佳作。
Part 5
《時代》雜誌年度十佳
NO.1 《聚焦》
NO.2 《不死鳥》
NO.3 《我們夢中見》
NO.4 《錫爾斯瑪利亞》
NO.5 《時尚女王:Iris的華麗傳奇》
NO.6 《野馬》
NO.7 《橘色》
NO.8 《奎迪》
NO.9 《秘密特工》
NO.10 《機械姬》
《時代雜誌》今年的榜單略有些不拘一格,有點出乎人們的意料,但位列第一的《聚焦》確實具有電影鑑賞的價值。
故事講述《波士頓環球報》「聚焦」報導組的編輯和記者,披露美國天主教試圖掩蓋神父性侵兒童的醜聞。
沒有噱頭,沒有渲染,沒有煽情,沒有刻意製造緊張,沒有刺激性畫面,全片對話為主、紀實性敘事。
屬於紮實的新聞題材獨立劇情片,節奏掌控很棒,煽情恰到好處不過火。三位主角的演技也是一大亮點。媒體圈的朋友不容錯過。
Part 6
《名利場》年度十佳
NO.1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
NO.2 《錫爾斯瑪利亞》
NO.3 《聚焦》
NO.4 《卡羅爾》
NO.5 《機械姬》
NO.6 《橘子》
NO.7 《旅程終點》
NO.8 《伊甸園》
NO.9 《史蒂夫·賈伯斯》
NO.10 《火星救援》
在《名利場》的這份榜單中想重點介紹一下《橘子》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的主題不落俗套,講述的是在好萊塢不那麼光鮮的角落裡工作的變性妓女的故事,角度令人耳目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Sean Baker放棄了專業電影拍攝裝備,選擇iPhone 5s拍攝電影。(PS:這簡直是給蘋果手機做廣告嘛!)誇張濃烈的橘黃色調配合快節奏剪輯,看了實在很high。
沒有苦大仇深和自怨自艾,變性妓女的敢愛敢恨,讓人看了心酸又溫暖。這部電影真實的有點可怕,但那些邊緣人群的不幸遭遇,確實有種樸實的力量。
Part 7
《Timeout》年度十佳
NO.1 《卡羅爾》
NO.2 《性本惡》
NO.3 《45周年》
NO.4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NO.5 《艾米》
NO.6 《頭腦特工隊》
NO.7 《它在身後》
NO.8 《鳥人》
NO.9 《女孩幫》
NO.10《倫敦路》
在小青心裡,《卡羅爾》可能是今年最美的愛情電影,同樣也是一部讓直男落淚的女同電影。(PS:也是片名最爛的電影)
電影改編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在1952年匿名發表的中篇女同小說《鹽的代價》。
故事講述年輕女孩特芮絲在紐約之都追逐戲劇表演夢想,在百貨公司做售貨員的她,遇到了身陷婚姻危機的金髮中年主婦Carol,一次四目交接,故事就此開展。
導演託德·海因斯的鏡頭從頭到尾都對準兩位女性,彷彿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這是最小的格局,也是最洶湧的情慾,光對視就能讓人落淚。
Part 8
《村聲》(The Village Voice)年度十佳
NO.1. 《錫爾斯瑪利亞》
NO.2. 《我們夢中見》
NO.3. 《愛與慈悲》
NO.4. 《伊甸園》
NO.5. 《它在身後》
NO.6. 《關於伊麗》
NO.7. 《我相信獨角獸存在》
NO.8. 《血色孤語》
NO.9.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NO.10. 《女間諜》
小青很喜歡今年《村聲》的電影榜單,但是對於觀影人的閱片量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其中很多影片比較冷門。
位列第一的這部《錫爾斯瑪利亞》看似冷門,卻有一個強大的明星陣容。
除了老牌文藝片女神茱麗葉·畢諾許,還有兩位新鮮少女:科洛·莫瑞茲和克裡斯汀·斯圖爾特。
導演我們也不陌生,阿薩亞斯正是張曼玉的前夫,他導演的《清潔》讓張曼玉成為中國首位坎城影后。
影片的主題是——人如何面對自己的衰老?試圖從男性的角度去探討女人在接受歲月變遷時那種複雜又微妙的內心世界。
好啦,榜單就說到這兒吧,有電影看真是太幸福了,再也不怕假期「片荒」啦!趕快上網找資源看起來吧!大家假期玩得愉快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