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HiFi耳塞發燒友,有兩個耳塞是繞不過去的:音特美ER4系列以及UE TF10PRO。有人說,沒玩過這兩幅耳塞的,都不能算真正的老燒。為何它們如此經典?因為動鐵的聲音精髓——凌厲的瞬態、爆棚的細節、超高的密度都能在這兩幅耳塞上得到體現。
1991年,音特美ER4系列誕生,300美金的售價在當時絕對算是天價,廠家也極其自豪的宣稱我們是世界上音質最佳的耳機。由此小四的神話開始了。
儘管採用的僅僅是美國婁式公司的一單元動鐵,但小四的音質水準在當時的耳塞界確實難逢敵手——「水晶版透明」、「猶豫置身宇宙一般」、「有著大耳機的廣闊聲場」、「再微弱的細節也能被捕捉」...發燒友們毫不吝惜溢美之詞。
而進入21世紀後,隨著舒爾、威士頓、UE公司動鐵單元研發技術的成熟,多單元旗艦耳機逐漸嶄露頭角,並迅速佔領高端主力市場,把耳塞素質帶到了新的高度。但小四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和這些多單元旗艦相比,音質完全不落下風。
ER4系列共分3個版本,分別是定位隨身聽直推的ER4P、定位錄音室監聽的ER4S、定位人頭錄音監聽的ER4B,其中ER4P阻抗為27歐姆,ER4S和ER4B阻抗均為100歐姆,ER4B相比ER4S在線材處多並聯了一個電容,所以三者雖然採用同樣的單元,但是聲音風格各有區別。
2016年,距離第一代小四發售已經過了25年,「音質最佳耳機」終於更新換代,採用了全新的婁式單元。依然是單單元配置,聲音卻發生了變化。為了更好的迎合市場,音特美公司將ER4系列分成了ER4SR(標準監聽版)和ER4XR(低頻強化版),阻抗均為45歐姆,靈敏度提升了6dB,這使得小四對播放器的寬容度高了很多。
在聲音方面,新版的小四不僅好推了很多,在音質上也有可聞提升。筆者手中的是ER4SR,首先提升的就是通透度,雖然頻響範圍依然是20Hz-16KHz,但是高頻的透明度相比老版明顯更好,低音的下潛也有進步,並不像沒推好的ER4S和ER4B那樣有「敲鐵皮」的生硬感。平衡感和高解析的兩大特點保留,依然是經典的「冷豔監聽」風格。
在其他方面,新版小四也煥然一新,更新的包裝、更新的收納盒,還有很重要的——更新的線材:ER4SR/XR均採用可換線設計,接口為MMCX標準,線材材質更軟、更輕便,聽診器效應更小。腔體大小基本一致,但外殼工藝更為精細,做工明顯改善。
頑固的音特美堅持了25年,終於邁出了新的腳步,從實際反饋來看,新版小四是頗為成功的經典的延續,對於手機、平板等非發燒級播放器更好的適應性、以及更好的做工和佩戴感受,對於現在的消費者來說都是很實用的改進,當然,還有更好的音質。雖然價格幾乎翻了一翻,但對於如此小四黨來說,信仰是無價的。
作者:林實工
◎關注我們
微博:乙迷網
今日頭條:乙迷
長按二維碼,當出現「識別圖中二維碼」後
即可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