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走心的影視人物分析,最獨特的影評劇評交流】
看了《巴霍巴利王2:終結》,怎麼說呢?喜歡大於遺憾。
喜歡它的「錢用到刀刃上」,因為中國拍過的類似的號稱史詩級的大片不少,但有一部分電影,錢都用到請演員的薪酬上面了,剩下給特效的不多,最多也就五毛,不能再多了。而看這部電影,感覺錢都花在特效上了,看完感覺電影票挺值的。
喜歡它的「超現實主義」畫風,就是讓你對印度風景看個夠,就是讓你笑出豬叫,就是讓你拋去煩惱,不再感動的稀裡譁啦的(講真:我個人更喜歡看能帶來笑聲的電影,不想花錢買哭聲)。
喜歡它的「假大空」,「假」的像我們的「抗日神劇」,但我卻很愛看,沒有違和感。「大」的像整個世界都被它搬上了熒幕。「空」的像所有的超人好像都是從印度起源的一樣,比如天鵝飛船、神箭禦敵、椰子樹飛人等。
喜歡男主角出場自帶吹風機動態效果,同時也自帶BGM音效。喜歡一言不合就尬舞的習慣。
喜歡女性角色不再「苦大仇深」,而是集「智慧與美貌於一身」。希瓦伽米睿智,提婆犀那鐵腕,阿瓦迪卡勇敢。用中國的一句老話兒形容「巾幗不讓鬚眉」很適合。
喜歡裡面的歌舞部分,雖然已經被刪減了很多。有人覺得是「累贅」,但我個人很喜歡。因為我認為這是印度文化的一種,如同宗教一樣,即使你聽不懂,但你會被感染到。
喜歡它的善惡分明,不用燒腦去分析誰是帶著「善良」面具的「壞蛋」,不用費心找尋誰是被「逼迫」做了壞事的「好人」。
人無完人,說了這麼多喜歡,也有些許的遺憾。是史詩電影,避免不了過於誇大「個人英雄主義」。但是只能讓人興奮有餘,但感動不足。因為這種個人英雄主義無論在好萊塢,還是在中國,觀眾都看的麻木了。之所以還願意掏錢買票來看,主要是衝著特效、印度電影的高品質和高口碑、還有對著上一部《巴霍巴利王:開端》的情懷。
個人觀影感受,不喜勿噴~
文:娛娛魚5月7日原創, 圖:網絡侵刪,請抄襲者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