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飛來原創首發今日頭條,杜絕抄襲,侵權必究。
「沒有想到《我和我的家鄉》拍得這麼精彩,笑中帶淚,淚中含笑,特別是《最後一課》,感覺徐崢的才華被低估了!」
「《北京好人》一如既往地穩,葛優延續了寧浩喜劇一貫的高品質和人情味。」
「滿滿唐探科幻的味道,陳思誠《天上掉下個UFO》玩出了新花樣,太巧妙了!」
自國慶10月1日上映以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口碑炸裂,由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分別執導的《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五個單元,淚點、笑點、槽點交匯,老戲骨、明星、新人飆戲,成為中秋國慶合家歡樂的擔當。
首映三日即超越《姜子牙》躍居票房、口碑第一。截至10月6日12時,《我和我的家鄉》貓眼評分9.3,票房累計超過15億元,在《奪冠》《姜子牙》《急先鋒》《一點就到家》等同檔期影片中一騎絕塵。
作為去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繼續延續了《我和我的祖國》集體創作、分別執導的成功模式,由張藝謀總監製、寧浩總導演、張一白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分別單獨執導《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聯合執導《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
與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不同,張一白、寧浩、徐崢均是《我和我的祖國》七個短片分單元導演,張一白執導的是《相遇》、寧浩執導的是《北京你好》、徐崢執導的是《奪冠》。正是憑藉在《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出色發揮,寧浩和徐崢得以在《我和我的家鄉》再次單獨執導。
而陳思誠的《北京愛情故事》《唐人街探案》、監製的電影《誤殺》,都穩固了他中國頂尖導演的位置。作為與寧浩、徐崢同樣單獨執導《我和我的家鄉》分單元的「新晉」導演,三大頂尖導演在家鄉的成片表現是「薑是老的辣」還是「後來者居上」呢?
來,聽娛飛來嘮一下。
根據豆瓣、貓眼等專業影評網站的綜合評價,普遍認為《我和我的家鄉》各單元影片質量呈「山」字形結構,寧浩的開篇之作《北京好人》,與壓軸之作《神筆馬亮》不分伯仲,徐崢的《最後一課》好評最多,陳思誠的《天上掉下個UFO》和《回鄉之路》在一個層次,難分高下。
同時身兼總導演的寧浩,突破了《我和我的祖國》碎片式拼湊,用視頻直播連線的方式,有機地把東西南北中五個不同地域不同風情的故事串聯在一起,平衡了各個導演的風格如何放在同一部電影裡。繼《我和我的祖國》之後再次搭檔葛優,《北京好人》寧浩延續了《北京你好》裡把奧運會門票送給四川孩子的張北京,把葛大爺有些小聰明、內心又無限善意的小人物魅力發掘了出來。
表舅得了甲亢,張北京不捨得用買車的錢借給表舅,便靈機一動,讓表舅剃個光頭冒用自己的醫保卡,不料陰差陽錯,自己也高血壓入院,兩個「張北京」撞車,讓人啼笑皆非。準備放棄治療多吃蒲公英放飛自我的表舅竟然有農村醫保可以治病。農村醫保的題材,北京方言與河北衡水方言的交織,以及劉敏濤、張佔義等精彩的演繹,展現了京津冀協同一體化發展的城鄉變化與家鄉親情。
寧浩的《北京好人》立住了《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個「山頭」。
與《北京好人》對標的,是徐崢的《最後一課》,也是《我和我的家鄉》喜和淚交織在一起的高潮。
執導《我和我的祖國》《奪冠》單元,以八十年代上海一個小弄堂的唯一一臺電視機,就展現了中國女排奪冠舉國歡慶的畫面,善於聚焦底層民眾生活的徐崢,用現代新農村的維度,從一個幫助老年痴呆的範老師尋回1992年支教記憶的故事為切角,展開了一個立意宏大的敘題。
範偉用它出神入化的神演技,二加二等於幾的發問,進入課堂前的後踢老公雞,為學生拿染料不慎滑倒以及在雨巷中奔走的場面,讓人又笑又哭,分外動容。
王俊凱飾演的返鄉大學生、科技養蜂的姜小楷,布置老教室時帶著「心愛」的工蜂當蒼蠅。
楊紫飾演的「村花」姜紫丫、張譯飾演的姜前方、于和偉飾演的姜偉岸、雷佳音飾演的姜大雷、陳數飾演的姜校長、陶虹飾演的姜小虹等,還有群演李晨、張建亞、衛萊、蔡蝶、張芝華、劉炫銳等老中青實力派演員,以及一幫小學生們,共同為了還原當年支教的課堂場景,協同作戰,依然弄得雞飛狗跳。
還有《奪冠》中的小主角韓昊霖,這次成了小時的姜小峰,成年的姜小峰則變成了李易峰飾演,一幕送別範老師的淚奔,一幕相遇範老師的溫馨,分外讓人共情和感動。
一個完整度很高的故事,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學到知識反哺鄉村、尊師孝道文化傳承以及鄉村旅遊、網紅直播等內容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徐崢的《最後一課》不僅不顯得煽情,而且在立意與格局上拔高了《我和我的家鄉》的「山頭」,所以在影片中C位出道。
與《北京好人》《最後一課》相比,陳思誠執導的《天上掉下個UFO》為了引人入勝和好看,多了些推理鬧騰的成分,反而在整體立意上略顯單薄了一些。
劉昊然、王寶強《唐人街探案》二人組,再加上黃渤、王迅,一看就自帶笑點。而將懸疑推理和喜劇元素結合,是陳思誠的主打王牌,有懸念,又有點搞怪無釐頭。
貴州黔南阿福村因為不明飛行物露面,而成了各地關注的對象,遊客也絡繹不絕。圍繞著衛視尋找阿福村UFO降落的真相,黃渤飾演的黃大寶因為「不在場證明」令人懷疑,實則他只是一位愛搞發明的村民。脫貧致富應該找捷徑還是求真務實?是此單元留給觀眾的思考。
由於陳思誠與黃渤第一次合作,《天上掉下個UFO》在情節打造與細節磨合上還是有些生澀,搞笑有餘,回味不足。特別是留給觀眾的思考,無法得出準確的答案,導致觀眾感官認知上的缺失,是此單元註定不能成為此片第三個「山頭」和「壓軸之作」的主因。
《天上掉下個UFO》與另一單元的《回鄉之路》相比,可能難分上下。
《回鄉之路》有鄧超、閆妮、王子文、王源、孫儷、吳京等明星主演客串,以帶貨主播閆飛燕回鄉參加母校校慶偶遇喬樹林為主線,她們本來認為喬樹林是騙子,卻從小朋友們的演講中得知,喬樹林為了治沙種果樹,投入了全部身家幫助鄉親脫貧。
閆飛燕遂主動留下來,決定為喬樹林免費直播帶貨。除了反轉令人動容和意外,故事相對套路和傳統。
和「壓軸之作」《神筆馬亮》相比,《天上掉下個UFO》觀感印象可能會稍遜一籌。
《神筆馬亮》開心麻花沈騰、馬麗組合,用文化知識扶貧的立意較新,演繹了一個「懼內」又熱愛家鄉的藝術家,為了避免夫妻衝突,瞞著妻子偷偷下鄉扶貧的故事。
「謊言」雖然最後被戳穿,但妻子看到新農村的變化、誠意熾熱的村民,終於理解了丈夫。造假視頻、佯裝網絡卡頓、扮洋人,無論抖包袱,還是造梗,都是喜料百出,而且展現了扶貧成果,用夫妻牽掛的人間溫情拍出了大愛情懷。
因此,《神筆馬亮》更適合開心壓軸。
如果非要給《我和我的家鄉》的五個單元排個名次的話,娛飛來認為第一位《最後一課》、第二位《神筆馬亮》、第三位《北京好人》、第四位《回鄉之路》、第五位《天上掉下個UFO》。
如果非要讓寧浩、徐崢、陳思誠三大名導在《我和我的家鄉》對決的話,誰贏了最佳單元?
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正如我們日日夜夜為之思念,為之奮鬥和懷戀的家鄉,它的好,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