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英國保守黨在伯明罕召開了年會。在此次會議中,有一些港獨分子參與了關於香港自由法治問題的主題探討,其中包括香港非法「佔中」主要策劃者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和「港獨」分子戴耀廷、羅冠聰等人。這些人聚在一起討論什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央視記者孔琳琳當場駁斥,還被抓了!
一
想當年,香港違法「佔領行動」持續70多天,警方協助司法人員2014年12月11日展開全面清障,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等被警方帶走。一向被公知追捧的李柱銘何許人也?1938年出生的李柱銘(Martin Lee Chu-ming),籍貫廣東惠州,在香港出生,香港的資深大律師,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1988年3月,李柱銘訪問美國時曾說過:「如果香港繼續做100年英國殖民地,我想很多人認為是最好的。但現在香港要回歸中國。」1989年6月在美國眾議院人權委員會聽證會上,李柱銘又說:「英國將550萬港人交還中國,就像二次大戰將550萬猶太人交還納粹德國。」1995年4月,他甚至自稱:「敢於當殖民主義的走狗。」此外,他還呼籲各國增加對中國的貿易制裁,焚燒基本法,以香港民主黨主席的身份要求英國政府不要預留財政儲備給未來的香港特區政府,說1997年7月1日的來臨就如縱火狂「手持燃燒的火炬竄入你家,燒毀你的家園」。回歸後,他竟然在特區立法會的殿堂上為美國用飛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行為辯護,聘請美國反華政客擔任「助理」,而且甘心對洋「助理」言聽計從,拿著洋「助理」寫的講稿到處發言,當洋「助理」的傳聲筒等等。2014年,李柱銘遠赴英國,在其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公聽會上告洋狀,抹黑中央及「一國兩制」白皮書,試圖拉攏英方就香港的政改問題向中央施壓,可惜未能得逞,還自取其辱。
戴耀廷,出生於1964年,英文名Benny Dai Yao Ting,香港法學者,現任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是香港非法「佔領中環運動」三名發起人之一。戴耀廷自港大畢業後曾於民主派領袖李柱銘辦公室擔任法案助理,也是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裡的兩位學生代表之一。從2013年初開始,戴耀廷等公開鼓動「佔中」,以癱瘓香港政治、經濟中心——中環為「核彈」,要挾中央和特區政府在政改問題上向其讓步。
2013年1月初,戴耀廷等人提出召集1萬人「佔領中環」的想法,隨即惹來迴響,之後他更表示2014年7月1日是佔領的最好時機。2014年9月28日,戴耀廷等人宣布「佔中」啟動。自此示威者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裡,持續霸佔金鐘、旺角、銅鑼灣等地的交通要道。2018年9月17日,戴耀廷被控「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以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罪、串謀作出公眾妨擾罪等6項罪名。在香港特區西九龍裁判法院進行預審。被告人續准保釋至11月19日開審,預料審訊20天,屆時控方會傳召多名證人,並播放兩段共長超10小時的來自警方及公眾拍攝的視聽證據。沒想到他於受審前竄到了英國,去向洋爸爸告狀去了。
羅冠聰,香港學聯秘書長,人稱「羅三七」。2016年立法會開議之際,一些民主派與「港獨」派議員的宣誓被認為不莊重,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聯同律政司司長先後提起兩起訴訟,要求撤銷合共六名議員資格,其中包括羅冠聰,當時部分激進本土派曾揚言宣誓時將會「加料」,包括增減誓言、做出手勢等等,藉此散播其組織的理念,而羅冠聰在宣誓時在讀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字讀音時拉高聲調,宣誓後,還質疑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有何權力裁定宣誓是否有效,因此導致會議暫停。2017年8月17日下午,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作出判刑,「常委」羅冠聰因犯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結罪,判入獄8個月。2018年2月6日,羅冠聰就闖入政府總部東翼前地案被改判監後提出上訴,終審法院裁定維持原審判決。
上周日,也就是9月30日,這些港獨分子在英國參加保守黨年會。保守黨是英國的老牌大黨,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乃英國兩大主要執政黨之一,另一個是英國工黨。保守黨是在20世紀的英國佔主導地位的政黨,出過邱吉爾和柴契爾夫人等著名首相,並在20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創下4次連續執政(1979年—1997年)的業績,不過保守黨自從於1997年大選敗於布萊爾領導的工黨以後,一直處於反對黨,直到2010年同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重新上臺執政。現任領袖為特雷莎·梅,不過,其首相寶座正面臨黨內外的潛在威脅。
在會議上保守黨與香港的民主黨對香港的自由法治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結束時,英國保守黨副主席發表了一段演講,在演講中,聲稱自己並不是反對中國,他希望看到中國民族越來越發達。但是他自己稱現在的中國政府應該遵守最初的「一國兩制」的許諾。話音剛落,一位中國記者馬上站起來大聲說道,你騙人,你明明就是反華,你想要分裂中國,你不是中國人,其他人都是漢奸(「You are a liar! You are Anti-China! You want to separate China! You are not even Chinese! The rest are all traitors!」)。女華人記者說完之後,保守黨的議員們立刻要求她馬上離開這場會議。女記者的情緒非常激動,直接上去給了阻攔她的人兩個巴掌。之後女記者被當地警方以「人身侵犯」的名義把拘留。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女記者的情緒非常激動,但事出有因,可見她對當天會議保守黨人員有「反華分裂勢力」行為強烈不滿。
這位女記者名叫孔琳琳,是央視記者。她被英國警方帶離後,中國駐當地大使館就發表了嚴正聲明,稱當天發表言論的保守黨委員會為「反華分裂勢力」,並表示了對此事的嚴重關切和強烈不滿。在我駐英使館的嚴正交涉和輿論壓力下,英國警方在短時間內釋放了孔琳琳。律師明確表示,孔琳琳是無指控釋放,其行為是正常履職,會議組織方舉止失當。央視發言人1日晚間表示,中央電視臺歐洲中心站記者孔琳琳已經獲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向孔琳琳致以慰問。央視發言人指出,任何鼓吹分裂中國的圖謀和行為都是逆歷史潮流和徒勞的。我們同時要求英國方面切實採取措施,保障我記者權益,確保不再發生此類荒唐事件。
我認為,在這件事上,要旗幟鮮明地給孔琳琳點讚。孔琳琳的反擊,讓港獨等搞國家分裂的人難堪,而他們的難堪,是所有愛國人士值得慶幸的事。在那種場合下,就怕沉默,而勇敢嗆聲,甚至冒著被捕的風險公開發難,是需要勇氣的。在國家利益面前,我們需要孔琳琳這樣的勇氣。英國的殖民主義思潮,一直都沒有消亡,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只是如今中國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孱弱國家了,對於分裂主義,必須堅決還擊。
二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不允許分裂勢力的存在,可是還有某北大著名法學公知在網上宣揚什麼「六十九年的國只是一個政治體」,酸溜溜地諷刺民眾祝福偉大祖國。潘維教授為駁斥這種謬種流傳的說法,特意點了一下:
每年國慶,各微信群裡都流行他那說法。國家兩千年,政權不等於國,國更不等於黨國,所以國慶日是扯淡。貌似有理,弄得好多人都跟著這麼講。他說著說著大概自己也就信了。我想針對他這說法做個澄清。所有國家的國慶都短於其立國歷史,都是政權之慶。國無政權就國將不國。所以,小賀找不到一個不以政權確立日為國慶日的國。既然沒勇氣「餓不食周粟」,那就去臺灣吧。可臺灣的國慶日是1911年10月10日,也不是從秦始皇開始的。究竟誰傻?共產黨的黨慶從未混同於國慶,那是1921年7月1日。抽象的政府與國家在英文裡是一個詞,都是 state。祖國是代稱,就是你媽生養你的土地,等著你去捍衛。沒有政權的祖國是沒有的。在紅朝認同白朝,在清朝認同明朝,在明朝認同秦朝,在秦朝認同中山國,反正不可能不奉一個政權為正朔。那就隨意吧。不到七十年,這個國家就被美國當成了最大的競爭對手。不論美國是不是看走了眼,那是我們億萬百姓用血汗熬出來的成就,也是紅朝遠遠強於白朝的證明。吃裡扒外是不對的。專噴挫折是偏見,也容易得很。哪國的進步沒代價?美國還有奴隸制呢。天上不掉餡餅,不拼命哪來的進步。與國家共同進步才是我們為國慶節自豪的原因。美國1950年打不敗我們,指望美國2020年打敗我們也還會再度失望。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1840年如此,1900年如此,1937年如此,1950年如此,現在依然如此。只是,赤裸裸的侵略式殖民主義,變成了文化殖民,變成了培養各種代言人。在意識形態領域,一直暗流湧動,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當年和平演變前蘇聯的一幕,隨時都有可能在中國繼續上演,如果我們掉以輕心的話。
公知為了抹黑愛國主義,還創造出了「愛國賊」這個噁心的詞。本來「愛國」--愛自己的國家。「愛國」是公民應有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個,正面、正義、積極,美好的詞。而「賊」是指偷東西的人,盜匪或是指對人民有危害的人。是一個負面、邪惡、狡猾、醜惡的詞。把「愛國」與「賊」這兩個完全相反的詞現在卻流行連接在一起使用,就是為了讓在意識形態領域製造混亂。歷史上只聽過「賣國賊」「叛國賊」,現在到了部分公知口中,愛國竟然成了一種「賊」,那麼反過來,他們追求的是「賣國英雄」「叛國英雄」了嗎?
1922年劇作家陳大悲創作的獨幕劇《愛國賊》,劇中有「那個賊頭賊腦的小毛賊不是好東西!是什麼報館裡的評劇家?還不是一個拆白黨!如今他當了官啦?」……「你們老爺大人賣了國,還要壞我們賊的名譽!」「我們當賊的沒有不愛國的。甘心賣國的就是你們這班大人老爺!」這位老先生的意思是:賊是愛國的,老爺賣國!陳大悲的「愛國賊」劇名,成功地達到了戲劇效果,他要揭露的、要鞕撻的是「賣國賊」,而不是「愛國的賊」。而當今一些人用的「愛國賊」,與當初的意思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不再是「賊是愛國的」而成了「愛國的賊」。初看起來只是詞位置作了個的顛倒,但其中意義已有了大變化,原來意思是:「賣國賊」這詞,壞了賊的名譽;現在成了「看來愛國的人是賊」。據我所知,這個詞廣泛地在中文網際網路上使用,是一位流竄到國外的公知楊恆均。後來五嶽散人等公知開始普遍使用該詞。
每年的國慶節,總有公知如喪考批,進行各種諷刺挖苦,甚至有人公開在網上說這一天是「淪陷日」。而到了雙十,又是他們跑出來歌唱對岸,太平洋沒加蓋,這些遺老遺少怎麼不遊過去呢?
三
美國在911後,為了防止所謂的恐怖主義威脅本土,加強了向世界各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輸出普世價值,把其民主模式強加於別的國家,製造了伊拉克、敘利亞等民主樣板。
在世界範圍內,美國一直是宣揚自由民主的典範,包括在世界範圍內進行顏色革命,在中東發動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等,宣揚的都是民主,自由等價值觀。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美國在中東最大的盟友沙特,卻是當今為數不多的君主獨裁國家,那為何如此獨裁的沙特也能成為民主美國的盟友呢?因為沙特雖然獨裁,但是極度符合美國的利益,因此無論民不民主美國才不會管。而美國之前的民主自由,也不真的是要給別國帶去民主,只不過是打擊敵對國家的藉口罷了。而且沙特因為體制的獨裁,5000多個王子腐蝕國家,一旦沒有美國的支持,很快就會被推翻。因此,沙特離不開美國,美國也需要沙特,獨裁不獨裁併不重要。對於不跟美國混,不聽美國話的國家來說就慘了。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都跟美國過不去,美國就以反對獨裁,推行民主自由的名義,陸陸續續推倒了薩達姆,幹掉了卡扎菲,搞亂敘利亞。對於美國來說,只要是自己不喜歡的,就可以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打擊異己,這就是普世價值的真相。戰爭過後,滿目蒼痍,死傷無數,國家一片混亂,幾十萬人被殺,幾百萬人成難民。這樣的情況下,還談什麼民主自由?
美國說了,難民都是恐怖分子,美國拒絕接收。當初聽了美國忽悠走上街頭要做民主公民的人們,現在是美國眼中的恐怖分子了。央視記者孔琳琳在十幾年前寫過一篇小文,或許可以作為本文的一個補充。
孔琳琳在2006年寫的《911五周年遐想》:
我還記得五年前的那一個清晨,北京大街上突然出現了許多戴著黑紗的西方人,報紙的大標題寫著「美國遭受恐怖襲擊」,人們見面就互相談論著,好像在說,外星人襲擊了地球。
也是從那時開始,賓拉登,蓋達組織,突然間成為人人熟悉的「摩天怪獸」,阿拉伯,穆斯林與恐怖分子乃至伊斯蘭法西斯分子悄悄劃上了等號。但是這等號,對於我來說,不是那麼容易接受的,我知道這等號的背後,是成千上萬的人被貼上了恐怖標籤。
前不久在孟買,一個寶萊塢的明星從杜拜拍戲回來,就受到了當地警方的傳訊,問題是連珠炮似的,包括他在杜拜都接觸了什麼人,幹了什麼,而和他一起去的另外30多個同事卻沒有這待遇,為什麼,也許僅僅因為他是其中惟一的穆斯林。
我有許多穆斯林朋友,我和他們有很多差異,但是在很多方面都一樣,有恨有愛,有自尊,不喜歡被別人無端猜測和另眼相看。更不喜歡被別人欺壓和歧視。
來到了印度,這裡的突發事件是那麼頻繁,罪魁禍首被認為是克什米爾分離組織武裝分子。為什麼這個地方不太平,這就要去印度共和國成立的歷史中去找找原因。同樣,恐怖分子為什麼老和美國過不去,恐怖分子在911後為什麼越來越多,就要看看美國在世界各地都幹了什麼。前不久,一個無辜的伊拉克少女被姦殺,全家被害的慘劇難道僅僅是一個士兵的罪行嗎,一個曾經不民主但是和平穩定的伊拉克何曾天天以爆炸事件名聞全世界。
小布希在911後發明了一堆新詞,最新的一個是伊斯蘭法西斯分子,估計這句話一出,恐怖分子又得新增幾個,這次英國炸機未遂事件中,被逮捕的嫌疑人中有很多是出生在英國,911發生的時候,有些人也許還尚未成年,他們為什麼要步賓拉登的後塵,為什麼不老老實實地過自己的安生日子,娶妻生子,享受生活,而寧願犧牲自己幹些玉石俱焚的事情,有些人真該好好地想一想。
911之後的5年,正是我對美國重新認識的五年,我知道他在各地販賣的民主面紗只蒙在他自己的臉上,對別人,他是滿臉塗血,頭戴鋼盔的「吸血鬼」,難怪普京要對小布希說:
「我們肯定不想要伊拉克似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