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世紀到18世紀,作為天主教大主教的活動中心——薩爾茨堡,被奧地利著名詩人霍夫曼稱為「歐洲心臟之心臟」。
還有永恆的經典《音樂之聲》,這部電影就是取自這裡的真實故事,並在個小城取景拍攝。薩爾茨堡二重奏,莫扎特故鄉官方音樂大使,奧地利政府命名的二重奏組合。
大提琴家伊芳•提姆阿諾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8年後改學大提琴,以最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學院,同時受到國家藝術研究部的特別嘉獎。她曾受邀為教皇本篤十六世演出。
她使用的是製作於1721年的喬凡尼•格蘭奇諾(Giovanni Grancino)古董名琴。
鋼琴家亞歷山大•普雷達畢業於羅馬尼亞國家音樂學院。他是傳奇鋼琴大師魯賓斯坦的學生。
亞歷山大•普雷達5歲時首次接觸鋼琴,就可以在鋼琴上準確的彈出他所聽到的音樂旋律,表現出過人的天賦。當一位音樂教授聽到他的彈奏時,堅定地說「鋼琴,將伴隨亞歷山大一生」。
大提琴家伊芳•提姆阿諾和鋼琴家亞歷山大•普雷達於1985年首次以薩爾茨堡二重奏之名演出,由於受到廣泛的好評,1988年奧地利薩爾茨堡州州長親自將「薩爾茨堡二重奏」之名正式授予他們,使他們成為官方認可的薩爾茨堡文化大使。
此後,他們代表薩爾茨堡參加了世界各地的音樂藝術節,發行了數張深受好評的專輯,另外還有兩部關於薩爾茨堡二重奏的記錄電影。
全新演繹舒伯特、海頓、柴科夫斯基經典之作《秋日私語》、《致愛麗絲》壓軸呈現。
阿耶莎·高夫是澳大利亞著名的青年鋼琴家,2015年獲得澳大利亞Lev Vlassenko鋼琴大賽第一名。
她與澳大利亞昆士蘭交響樂團、昆士蘭流行樂團多次合作。阿耶莎在音樂編曲和舞臺演繹上獨樹一幟,2011年和2013年獲得 Lev Vlassenko鋼琴大賽最佳演繹獎。
2016年秋天,阿耶莎與同窗好友共同成立了音樂工作室,並與青年作曲家Mat Klotz合作。
2017年初,她獲得Theme and Variations藝術基金,同期獲得Joyce Campbell Lloyd和Allison/Henderson雙項獎學金,並成為國際兒童基金會形象大使。
小提琴家:喬治·哈拉威姿卡。現任倫敦「大師」管弦樂團藝術總監、法國Tautal Bas夏季藝術節藝術總監、希臘阿卡迪亞藝術節藝術總監。
2015年演出季,他將指揮演出西貝柳斯、尼爾森的系列交響曲、普契尼的歌劇《賈尼·斯基基》、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大廳指揮慶祝尼克斯·提奧多拉基斯90歲生日音樂會,他還將在慶祝美國獨立日演出中演奏美國作曲家巴伯·塞繆爾的小提琴協奏曲。
喬治在倫敦的市政廳音樂戲劇學院師從於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尼曼學習小提琴獨奏,後跟隨勞倫斯·倫納德、大衛·辛曼等學習指揮。
喬治使用的小提琴是由義大利那不勒斯加利阿諾學派制琴大師Vinaccia製作於1785年的一把古董名琴。
鋼琴家:西奧多西婭·恩託庫。古典鋼琴家西奧多西婭·恩託庫12歲就舉辦了個人獨奏音樂會。
之後就讀於雅典國家音樂學院,師從於院長Aris Garoufalis教授,並以榮譽生成績畢業。
之後,她又在柏林藝術大學進修,師從於匈牙利鋼琴家拉斯洛·西蒙,同時從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獲得研究生學位。
之後她又在紐約的茱莉亞音樂學院,師從於俄羅斯鋼琴家奧克薩娜·雅布隆斯卡婭,並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又在哈特福德大學哈特學院學習。
西奧多西婭已經在德國、法國、希臘、義大利、美國和亞洲舉辦過巡演演出。
2009年,西奧多西婭成為著名鋼琴家阿格裡奇的弟子,2013年開始,她又同時師從於著名鋼琴家和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