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體牙髓科,牙醫每天都與各種牙病在鬥智鬥勇,除了要補好,更好找到原因,從源頭防患未然。本期名家訪談,我們專訪了南京市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副主任朱雅男,一起來聽她解答引發牙齒冷熱酸痛的各種牙病以及應對方法。
大面積蛀牙,警惕是「猖獗齒」
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對於蛀牙而言,補只是第一步,弄清楚蛀牙背後的原因更重要。朱雅男介紹,臨床上,齲齒有一兩顆零星的蛀牙,還有一種大面積全口的蛀牙,又叫猖獗齒,尤其值得警惕。其背後的原因也比較複雜,既可以是長期喝飲料、可樂、奶茶等,大量進食甜食所致;也可能是乾燥症候群導致的;此外,頭頸部腫瘤術後放療的後遺症也可誘發。
因此,遇到此類齲齒,醫生往往需要對全口牙齒進行評估,科學安排治療順序,進行序列治療,系統性治療。是先治疼,還是先治牙,要根據齲齒的具體情況而定。最後由重到輕,從牙齒到後期修復,最後到美觀,需要聯合修復科、口腔正畸科、種植等多學科共同制定最佳方案,從而達到治療和美觀合一。
通常而言,牙齒如果出現疼痛的症狀,往往已經錯失了最好的治療先機了。朱雅男提醒,如果出現牙齒顏色突然改變、冷熱酸甜刺激敏感、食物嵌塞等症狀,往往意味著牙齒有問題了,應該及時去口腔醫院就醫,查明原因,對症治療。平時沒有症狀,也建議半年到一年定期做一次口腔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未蛀牙卻喝水發疼,小心牙隱裂
市民王女士看電視時總喜歡用大牙咬山核桃。但漸漸地,她總覺得一側的牙不太著力了,喝水也會有發疼的感覺。四處求醫,因為牙齒好好的,也沒看出所以然。在南京市口腔醫院,專家發現,原來是左邊上面的第一顆大牙有裂紋,並且出現了牙髓炎的症狀。王女士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牙隱裂作祟。
提起牙齒隱裂,很多人很陌生。但臨床上越來越多見,它就像玻璃上出現一道裂縫一樣。這種細微的牙齒裂縫開始時患者往往毫無察覺,而且檢查也難以發現,隨著裂紋的逐漸加深,傷及牙神經時,逐漸出現咀嚼時輕微疼痛或不適,以至不敢咬。過一會兒,疼痛又會慢慢消失。反覆一段時間以後,牙齒疼痛越來越嚴重,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朱雅男介紹,牙隱裂不能自行癒合,牙齒裂了就裂了,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現裂紋,如果不及時幹預,會越裂越大,直到有一天,吃硬物時牙齒突然裂開。
對於裂紋比較淺的,醫生會在顯微鏡下評判裂紋的深度、延伸情況,磨除牙齒表面隱裂的部分,再用樹脂填充補好,就和正常牙一樣。對於裂紋比較深的,此時無法預防性填充樹脂材料,需要根管治療,再鑲上牙冠進行保護。但朱雅男提醒,無論採取哪一種方法治療都不能一勞永逸,需要避免咬硬物,否則隱裂會繼續發展加重。
護牙關鍵在於養成健康口腔習慣
除了補牙、根管等常規的治療,在牙體牙髓科,一些少見的口腔疾病也頻頻增多。朱雅男介紹,以夜磨牙為例,長期的夜磨牙會把牙齒表面的牙釉質磨掉,使下面的牙本質暴露出來。輕者對冷、熱、酸、甜等刺激食物過敏;重者可導致牙床經常出血、發炎、牙齒鬆動,關節紊亂甚至脫落。出現磨牙,應該及時處理,解決疼痛和牙齒缺損,可以通過給牙齒表面裝一個墊子來達到緩解夜磨牙對牙齒造成的傷害。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牙病是牙齒敏感,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楔狀缺損,表現為牙齒和牙齦接觸部位缺了一塊。其發病原因,主要是長期橫向刷牙,用力不當,將牙齒表面拉出了一道道溝壑。長期的缺損,會讓牙本質暴露,牙齒會對冷熱敏感。如果飲食上再偏酸性,則會引發酸蝕症,進一步加劇磨損。如果合併蛀牙,會導致齲病加重。一塊小缺損引發的後果不小,專家建議要及時修復,不可任其發展。
為了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朱雅男建議,市民平時要少食酸、甜和粘性食物,避免長期過度咬硬物,避免用牙齒開酒瓶、咬螃蟹鉗子等不良咬合習慣。同時,保持口腔衛生,飯後漱口,尤其是進食甜食後要刷牙,刷牙時要採用Bass刷牙法。有條件的可以用牙線清理牙縫之間的食物殘渣,避免牙齒相臨面的蛀牙。最後,記得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檢查,防患於未然。
通訊員 成琳 吳夢羽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
【來源:南京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