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徐崢《囧媽》之後,大鵬和柳巖主演的《大贏家》也在網絡首播,很多人在家足不出戶也能看到這部電影,但是看完之後想說,這幸好是在網絡播放,真要去電影院,會很尷尬吧。
首先,很多人說大鵬是最新出現的喜劇代表人物,從《煎餅俠》開始,大鵬主演的電影都是那種憨厚的人物,從《受益人》之後,大鵬似乎是對於拍電影開竅了。能夠專門組建團隊找這種類型的題材拍攝,他知道這個題材很適合他,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電影類型。
很多人說《大贏家》是改編自韓國的《率性而活》,其實韓國那部電影也不是首發,也是翻拍自日本,所以《大贏家》的改編版權是來自於日本的原版。
首先,優點很明顯,就是能夠適當的做出一些本土化改編,比如網絡直播,吃火鍋,電視臺主持人的臺詞等,這些內容不僅能夠過審核,還有就是在銀行裡的工作人員之間都著急下班,所以都會將這個演習當成一場演戲,演完了就趕緊走,沒有人把這件事當成是真的,只有主角嚴謹是真的嚴謹。
這個名字取的也是很有特色,很符合中文裡的特點。
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的人情社會裡,就更是看中這種類似的面子問題,最後大家都礙於情面,也都配合一起演戲,直到結束。
但是,缺點也是很明顯。
那就是裡面對於喜劇效果的演繹其實根本沒有任何喜劇效果,大鵬的那種憨厚其實讓人覺得很假。
看的全程都很尷尬,很多人都表示其實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都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大鵬想要表演出那種老好人的感覺,可是每次看他的表演就覺得很刻意 。
就好像他是在告訴你我是個好人哦。
然後,就是後來幾個人的情感轉變,實在是太突兀了。一點變化都沒有,就像是直接在給你說,這裡該哭該笑了。我們都這麼努力煽情了,為什麼還不哭一下呢?
這些都是《大贏家》沒有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