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後來的我們》未映先熱,宣發也引起了H5刷屏,預售票房破億的新紀錄。
如今有群體退票事件和刷票的報導,發行商雖然有解釋,但一切真相還是撲朔迷離。
無論如何,電商平臺,發行方,放映方,製片方,四方合一的壟斷做法,造就了國內電影不得不重新檢視自己市場的命題。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該電影宣發有玩脫的跡象,《後來的我們》電影之外的討論,越來越烏煙瘴氣,離影片本身越來越遠。
《後來的我們》票房亂象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國內電影資本過熱造成的無規則,還有一段很長的曲折故事要說。
講道理,《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塵埃落定前,我們先來聊聊這部影片本身的質量。
2
漂泊,群租房,奮鬥,夢想,現實,前任,愛過,異鄉等等這次詞彙,每一個單獨拎出來,都能成為現今人們談論焦點的代名詞。
《後來的我們》把這些焦點融匯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北漂愛情故事,影片未映先火,似乎早有預見,但同時影片也背負著過度販賣情懷文藝憂傷的標籤。
電影這個東西,有時候很狹隘,它就像一棵樹,不管周圍開了多少花,當我們進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只會單獨面對那棵電影之樹。
《後來的我們》這棵樹長得如何,是電影之樹周圍的花朵(宣發和熱點)無法影響的。大聰喜歡劉若英種下的這棵樹,雖然這樹的根基並沒有那麼紮實。
3
《甜蜜蜜》裡李翹和黎小軍,沒有特別多相依為命的鏡頭,影片把這些留白放到了一首歌,一個新聞,一段時代,在這些時間的白紙上,我們反而擁有更多的想像,去感受兩人為何相依為命。
《後來的我們》則是用圍巾,單車,泡麵,從頭到尾的記錄了見清和小曉的愛情,少了一份空間,去裝下觀眾共鳴自己愛情的樣子。
4
《相愛相親》裡的那些親情愛情,看破不說破,就像遠方莎士比亞《亨利八世》的一句名言:「show, don’t tell 」(要展示,不要說出來)。 意思是說得漂亮對白是好事,但是故事永遠是行動表現最有張力。
影視作品最好的呈現方式是用故事的行動力,讓觀眾感知最好的心境表達。
《相愛相親》沒有太多的插曲歌詞填塞,沒有太多的對白道理,更多的是人物之間真實自然對事件的反應,從反應中形成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每個觀眾心中都得到了自己情感的答案。
《後來的我們》在MV故事片的鋼索上走著獨木橋,走得很美很孤獨,但說出來的道理,總是讓人覺得不真實,現實中人們情到深處,反而不會醞釀太多走心的話,而是用行動去表達。
5
《後來的我們》隱隱發起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是愛,愛過的愛是愛,還是錯過的愛是愛,還是最終能走到最後的愛是愛。這或許是劉若英更想要把心中對愛的疑問,拿出來和觀眾分享。
愛情沒有答案,就如同信仰沒有邊界,每個人心中對愛情的信仰,都存在著差異,但每個人心中的愛情模樣,都一定是《後來的我們》苦中帶甜的味道。
6
《後來的我們》副線中的親情,對比更為詩意的主線,更讓影片顯得類型破碎。
但不得不說,田壯壯演得自然真實,這個副線有幾個場景力量很大,也刺痛了很多異鄉人的心。
時間是我們現代人一而再再而三拿出來討論的問題,我們沒有時間陪家人,沒有時間陪愛人,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生活。
因為我們在用我們的時間,爭取我們更多自由的時間,而在這爭取的過程中,我們流逝掉了時間中應該帶給我們的美好。
7
為什麼王家衛電影中的「裝逼」,經典臺詞道理一段接一段,我們沒有感覺不真實,終其原因在於王家衛電影中大部分的人物,都是社會的邊緣人,這裡所說的邊緣人,不一定是職位邊緣,地位邊緣,而是在人物的性格塑造上,把他們塑造得遠離人群,才能看清人群。
《後來的我們》或許為了更接近大眾共鳴,從而塑造見清和小曉這兩個角色,是我們大部分漂泊的異鄉人裡,隨便一抓一大把的角色定位,但這些普通的角色定位,卻說出了王家衛角色的感悟。
比如:「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那我跟你之間不想發生什麼故事」這樣的臺詞很美,美到不是北漂的人總結的,是北漂了成功後的編劇總結的。
大聰也相信,在現實中我們有時候說出來的話,甚至比影視劇的臺詞更肉麻。好與不好,見仁見智了。
8
北京在很多影視劇中,已不是一個首都,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的矛盾似乎只剩下悲情,所以有了「2000萬北京人在假裝生活」這類爆文,有了「蟻族」這個熱詞,有了城市焦慮症,有了裝不下真愛的說法,有了《北京女子圖鑑》,有了《後來的我們》。
北京似乎成為了一個偏負能量的宣洩口,這也是我們這一代在社會打拼的人集體的思潮。
北京當然不是以前那個北京,但世界依然屬於愛拼才會贏的世界,雖然不能保證你拼了就能贏,但不拼一定贏不了,很多人在北京奮鬥拼搏,最終成功了,最終紮根了。
而拼搏的代價,不是北京要你犧牲,是你自己選的。
9
奶茶劉若英的歌大家都聽過,她曾經說過她唱的不是歌,她唱的是故事,於是她來拍故事了。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是有誠意的,但就和早前蔡康永《吃吃的愛》一樣,似乎或多或少印證了一句話,那就是導演需要有脾氣,有性格,有犀利的風格,因為導演的風格獨特,才能給我們不一樣的故事。
像劉若英,蔡康永業界公認的老好人,很難去把一些犀利的風格灌入自己的影片中,這也造成《後來的我們》有一眼看穿的廉價感情。
10
奶茶劉若英依舊很細膩,很真誠,很敏感,如果她再拍《後來的我們2》,或者《曾經的我們》之類的續集,大聰依然會捧場,不騙人。
一個人的經驗是需要積累的,情感則不需要積累,而是需要經歷和思考。劉若英奶茶式的情感思考是大聰很愛的味道,只是《後來的我們》還沒能成熟的把握好電影的起承轉合。
如果劉若英繼續她的導演旅程,這趟旅程大聰會繼續買票報名。
更多影評時空門:
《復仇者聯盟3》零劇透點評和觀影指南
讀懂《西部世界》的這些留白,才能好好迎接第二季
《西部世界》第二季開播,坑再多也情願往下跳
《寂靜之地》,一部嚇到你又暖哭你的恐怖片
《頭號玩家》是導演對已故老友的問候,是寫給遊戲玩家的浪漫情書
號稱今年最好看並打敗《三體》的《湮滅》,細思恐極的腦洞多到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