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2021年中國和全國鋼鐵需求預測成果研究報告》(簡稱《報告》)預測,2020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50億噸,同比增長5.4%,首次突破10億噸大關;2021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65億噸,同比增長1.4%。同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還發布了《鋼鐵企業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報告》,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首鋼集團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河鋼集團有限公司等15家鋼企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為A+(極強)。
產量需求將雙雙創新高
《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量為9.81億噸,同比增長9.6%,創歷史新高;預測2021年我國鋼材需求量為9.91億噸,同比增長1.0%。
「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量同比增加近1億噸,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說明國家通過投資拉動需求的效果顯著」,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表示,這種情況歷史上只在2009年出現過。2008年,世界爆發金融危機,在投資驅動下,2009年我國鋼材消費量同比增加1億噸。
《報告》認為,2020年,在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等一系列促投資、穩增長政策作用下,「兩新一重」領域建設發力,我國建築、機械、能源等主要下遊行業鋼材消費量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帶動我國鋼材整體消費量較快增長。其中,建築行業2020年預計鋼材消費量達到5.74億噸,同比增長13.4%,是我國鋼材消費量創歷史新高的主要推動力;機械行業2020年預計鋼材消費量達到1.58億噸,同比增長2.1%,是用鋼第二大戶;汽車行業2020年預計鋼材消費量達到5300萬噸,同比下降0.9%,是用鋼第三大戶。
「2021年,我國經濟和固定資產投資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建築、機械、汽車、能源、家電、鐵道、貨櫃、五金製品、鋼木家具等行業鋼材需求均將小幅增長,但造船行業鋼材需求仍延續下降態勢,預測2021年我國鋼材需求總量小幅增長。」李新創表示。
根據鋼材消費量和鋼材、鋼坯淨出口分析,《報告》預計2020年和2021年我國粗鋼產量分別為10.50億噸和10.6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5.4%和1.4%。根據粗鋼產量測算,同時考慮廢鋼使用量增加等因素,預計2020年我國生鐵產量為8.84億噸左右,同比增長9.2%;預測2021年我國生鐵產量為8.73億噸,同比下降1.2%。
此外,《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鋼材消費量為17.47億噸,同比下降2.5%;2021年全球鋼材需求量為18.33億噸,同比增長4.9%。
中國寶武綜合競爭力繼續領跑
同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還發布了《鋼鐵企業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報告》。李新創表示,從本年度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將在1.0版本的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序和2.0版本的鋼鐵企業競爭力評級基礎上,開展3.0版本的鋼鐵企業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
據悉,本次參與鋼鐵企業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的對象包括大多數的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還吸納了部分其他鋼鐵企業,共有141家鋼鐵企業進入本次評估範圍,合計粗鋼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89%。
經過評估,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首鋼集團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有限公司等15家鋼企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為A+(極強);江西方大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新餘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35家鋼企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為A(特強);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36家鋼企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為B+(優強)。
李新創表示,按照「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要求,選取規模、盈利、效率、環境、創新、市場等12項指標,將本年度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為A+(極強)的15家鋼鐵企業與韓國浦項、日本制鐵、JFE、安塞樂米塔爾等世界鋼鐵強企進行對比分析。綜合研判,中國寶武集團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為全球鋼鐵業之首,達到世界超一流;首鋼集團、中信泰富特鋼、沙鋼集團、河鋼集團、鞍鋼集團、山鋼集團、華菱鋼鐵集團、南鋼集團的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達到世界一流;柳鋼集團、建龍重工、德龍鋼鐵、日照鋼鐵、新興鑄管、青山控股集團的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達到世界準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