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荏苒
婚姻對於兩個相愛的年輕人來說是甜蜜的,但這份甜蜜有時會變得沉重。買房、買車、拍婚紗,辦婚姻,每一個「甜蜜因素」的背後都是一大筆錢。「結不起婚」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普遍感受。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日本首次婚姻平均年齡調查顯示,日本女性的首次婚姻平均年齡為29.4歲。東京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最高,為30.5歲。在日本,晚婚已成為一種趨勢。日本女性對配偶的要求是什麼?
2019年5月,日本的一項新調查顯示,當女性被問及擇偶標準時,最常見的答案是「同樣的金錢觀念」,其次是「性格合得來」,這回答是比較客觀、理性的。
當被問及「理想婚姻伴侶的收入」時,超過40%的日本女性回答說,她們的年收入在500萬至690萬日元之間,或在31萬元至43萬元之間。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8年國民收入調查顯示,東京人均年收入為474萬日元,約合29萬元人民幣。因此,日本女性通常對理想伴侶過高的收入要求。日本男人的熬到禿頂禿頂才能娶老婆嗎?
事實上,調查還問,「你對對象的最低收入要求是多少?」91.9%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年收入至少應該在300萬日元(約合18萬元人民幣)。這個標準比平均收入低得多。至少對於日本男性來說,300萬的小目標是很容易實現的,或者說很多男性已經達到了最低標準。
日本女性和她們的父母對男性的存款要求很低。他們更關心彼此收入水平的穩定。因為在日本一份工作幾乎可以持續一生,所以一份好工作比存款更重要。無論你有多少積蓄,你都會在日本有花光的一天,但當你在一家好公司工作時,工資和福利是無止境的。
此外,日本女性對住房的需求很少。日本首次購房的平均年齡約為40歲。只有5%的年輕人結婚後直接買房,85%的人選擇租房結婚,剩下的10%和父母住在一起。日本的年輕人不僅不被要求買房,他們甚至不願意買房。
首先,日本的贈與稅高達45%,所以父母不會為孩子買房子。即使父母給孩子買房子住,法律也規定孩子必須向父母交房租和稅。其次,日本的房子很容易貶值,他們需要支付更多的財產稅和維護費,這使得日本的年輕人不願意買房子。據網友算計,在過去30年裡,中國的結婚成本增加了數千倍。在高昂的婚姻成本下,年輕人對婚姻模式選擇的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有的人選擇啃老,有的人選擇裸婚。
自1991年經濟泡沫破滅以來,日本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被稱為「失落的20年」。這導致了35歲以下的日本人,自從他們懂事以來,他們就面對著「失落的20年」。無論房價多低,都刺激不了消費,銀行的信貸利率一再下調,購房人數仍在逐年減少;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擔房貸或生意失敗的風險。針對這一現象,日本著名管理學家田中先生寫了一本書,書名為《低欲望社會》,書的副標題是「胸無大志的時代」,是對其現狀的最好描述。
日本的租賃市場非常完美,房東很少趕人或提高租金。租房也很穩定。如果有任何問題,房東和房產協會都會積極幫助你解決。汽車在日本很便宜,公共運輸也很發達,所以買車還是不買車根本不是日本女性擇偶條件的一部分。每個人都知道日本的交通狀況。買車無疑是個問題。此外,在日本買一輛車,你必須買一個單獨的車庫,這也要交稅。
而在中國呢?在21世紀,婚禮主要有三個項目:房子、車子和票子。因此,家庭消費也在向科技和高消費邁進。三大項沒有公認的版本,可以稱之為不同意見。然而,要說三個主要項目,最重要的是房子,汽車和門票,尤其是房子。沒有一間像樣的婚房,婚期可能會一推再推。
有網友感嘆:爺爺娶奶奶用了「半鬥米」,爸爸娶媽媽用了「半頭豬」,而我結婚要不父母「半條命」!你對於日本女性擇偶的標準你有什麼看法呢?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