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時,第一批參戰的18位師長,最終被授予什麼軍銜

2020-12-23 愛聊歷史吧

1950年的十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為了支援朝鮮,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六個軍,十八個師,基本都是第四野戰軍編號下的部隊。以上的六個軍,十八個師,總兵力高達25萬人左右。

其中六個軍分別是,分別是第38軍、39軍、40軍、42軍的前身都是原東北野戰軍縱隊改編而成,第50軍是原發動起義的國軍第六十軍、而第66軍原華北軍區第一縱隊。

那麼,戰爭結束後,這十八個師長都是誰?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接下來,按照順序來了解一下。

38軍

38軍是由東北野戰軍改編而成,主要有112師、113師、114師三個師。112師的師長名為楊大易同113師長江潮,一起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114師師長是翟仲禹,被授予大校軍銜38軍中尤其以113師以作戰迅猛聞名在第二次抗美援朝戰役中,先敵人一步佔領了三所裡、龍源裡,成功阻止了敵人的南逃北援計劃。

39軍

39軍是由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改編而成的,包含了三個師的隊伍,分別是115師、116師、117師三個師。第115師師長是王良太,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116師師長同117師的師長張竭誠,一同被授予少將軍銜。39軍隊伍是由吳信泉任軍長的,劉震擔任空軍總司令。

在解放戰爭時期,這支隊伍就在劉震將軍的帶領下,打下過許多硬仗、惡仗、令敵人聞風喪膽。

40軍

40軍是三個師組成,其中120師的師長羅春生壯烈犧牲。118師師長鄧嶽和119師師長徐國夫都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在抗美援朝第一仗中,由我軍首長命令40軍主動攻擊溫井。於是40軍選派出118師從溫井西北方向實施攻擊,另派120師的一個團從溫井南方向實施包抄戰術,以備敵軍逃跑。同時安排部隊在溫井東邊方向設置阻擊陣地,從而切斷熙川方面敵軍增援兵力。

最終,這場戰役僅用了一天就完美結束,還繳獲了敵軍一個團的槍械裝備,真可謂是漂亮的第一仗!

42軍

42軍的三個師分別是124師、125師、126師三個師組成。124師長蘇克之、125師長王道全、126師長黃經耀分別都被授予了少將軍銜。42軍中124師因為部隊年輕,在隊伍中只能算得上是二等主力。

但是因為積極向上,戰鬥力提升迅速,最終成功成為了第四野戰軍中的「後起之秀」。作為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6個軍之一,其他部隊早進入戰區3天,為後續戰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50軍

50軍下分別有148、149、150三個師。這三個師分別有148師白肇學,149師隴耀,150師王家善。

這三位師長都沒有參加授軍銜。不過,他們帶領部隊為抗美援朝做出的貢獻卻是不容忽視的。

雖然前期因為中央緊急詔令參戰,沒有做好戰前準備,加上人員精簡編排不當等原因造成的屢屢受挫,但是在後期戰役中,我軍堅決按照上級首長的作戰部署,從而順利實施了戰役反擊。

66軍

66軍是由華北野戰軍第一縱隊改編而成。其中包含了196、197、198三個師。197師長是遼寧遼陽人楊有山,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在1964年又晉升為少將軍銜。197師長成少甫與198師長宋玉林同樣被授予少將軍銜。

66軍在抗美援朝戰役中,第一次戰役與第二次戰役戰績都不甚理想的情況下,積極努力,調整作戰方針,終於在第三次戰役和第四次戰役中獲得不菲的成績。

由於在砥平裡戰役中受到挫傷,損失慘重,因此在第四次戰役結束後,後退100公裡,退至三八線以北。後又奉命在四月份撤回國內以作修整。

抗美援朝,可以說是一場表明我軍立場,壓制美軍的一場戰爭。和美軍在朝鮮戰場廝殺決戰,也讓美軍看到了我軍男兒的熱血戰魂。

記錄講述抗美援朝的作品有很多,但要說真實詳細,客觀易懂的,要屬李峰寫的這本《決戰朝鮮》。

這本書以真實歷史的角度, 詳細記錄了抗美援朝發生前後的各種事件,深受廣大軍迷的喜歡。

全書氣勢恢宏、語言簡練易懂、從多個視角記述和分析了韓戰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

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閱此書,你會尋找到當年那段歷史的細節。

總結:

了解完文章中六個軍,十八個師的英雄戰績後,我們不得不感慨,十八位師長被授予軍銜是榮耀的,是理所應當,也是應該備受中華兒女敬仰。

這世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有這樣一群革命先輩為我們砥礪前行而已。他們的豐功偉績,值得我們一代代人不斷地去學習和瞻仰。

相關焦點

  • 第七批入朝作戰的師長軍長們,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第23軍於1952年9月入朝參戰,先後參加了朝鮮東海岸防禦任務、正面戰場驛谷川南北兩岸防禦任務、1953年春反登陸作戰準備、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1958年3月,撤離朝鮮回國。鍾國楚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盧勝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杜屏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被晉升少將軍銜。參謀長饒惠潭1953年3月21日在前線戰鬥中壯烈犧牲。
  • 志願軍首批入朝,除了六個軍還有三個炮兵師,師長都是什麼軍銜?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第一批入朝作戰的三個炮兵師都是哪些?當時擔任師長的都是誰?後來都被授予了什麼樣的軍銜?一、炮兵第1師。炮兵第1師是由解放戰爭時期東北野戰軍炮兵部隊發展而成的,後來隸屬於第四野戰軍特種兵司令部。在抗美援朝時期,擔任炮兵第1師師長的是文擊,他是河北霸縣人,出生於1918年,原名叫劉樹堂。
  • 四野第41軍轄四個師,先後有6位師長,為何就他授了中將軍銜?
    第41軍的軍長是開國中將吳克華,他從部隊成立不久就帶領著這支光榮的部隊,先後任第5支隊副司令員、第5旅旅長、第5師師長、第41軍軍長。第41軍成立之時,下轄有四個師,先後有6位師長:蔡正國、左葉、周光、田維揚、江燮元、盧燕秋。一、第121師師長,先是由蔡正國擔任,1949年6月蔡正國調40軍任副軍長後,由152師師長左葉接任。
  • 1955年,他們被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在2020年,全國有多少位開國將軍健在呢?這些健在的開國將領,他們在1955年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我在這裡先告訴大家:截止到2020年,1955年首次授銜被授予將軍軍銜,如今仍然健在的開國將領共有4人,他們分別是:黎光、詹大南、鄒衍、楊永松。下面,我們就對這4位開國將軍的事跡和1955年授銜的情況進行逐一解讀。
  • 抗美援朝中第一批入朝的是這四個軍,軍長都是誰
    但是,美國空軍對我丹東等地區的轟炸及中共中央對國內外局勢的正確分析讓中國政府最終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東北邊防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期間,梁興初率領38軍參加了第一到第四戰役,打得美軍聞風喪膽,被彭德懷譽為「萬歲軍」。1955年,梁興初將軍被授予中將軍銜。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第一師師長梁興初 軍銜:開國中將 江西吉安人,18歲加入紅軍隊伍。
  • 1945年,山東軍區抽調六個主力師進入東北,後來師長都是何軍銜?
    此後,山東軍區派出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主力)、第6師、第7師等6個師共6萬餘人的部隊,浩浩蕩蕩地開往東北。那麼,這6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他們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事實上,這6個師的師長分別是第1師師長梁興初、第2師師長羅華生、第3師師長王建安、第5師師長吳克華、第6師師長聶鳳智、第7師師長楊國夫,下面我就一一介紹一下這幾位師長。
  • 新四軍共八位師長,他們分別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在這七個師中,共有八位師長,他們分別是誰呢?後來是什麼軍銜?咱們接著往下看! 第一師師長:粟裕 粟裕是湖南會同人,18歲時就進入葉挺的部隊,兩年後他以警衛隊班長的身份參加南昌起義,隨後輾轉上了井岡山,成為井岡山根據地創建時最早的一批老成員。土地革命時期,粟裕曾任紅四軍參謀長、紅十一軍參謀長等職。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十二位師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紅一師師長李聚奎,是跟隨彭老總參加平江起義的革命元勳。在創建贛南閩西蘇區的過程中,李聚奎表現不俗,短短幾年功夫就從平江起義時的班長做到了師長的位置。五五授銜時,李聚奎已經不再擔任軍職,到了1958年,李聚奎重回軍隊,被補授上將軍銜。紅二師師長陳光,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傑出名將。長徵開始前,陳光從少共國際師調任紅二師擔任師長,在長徵中擔任開路先鋒的角色。
  • 中央紅軍長徵時,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55年分別授予了什麼軍銜?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解放軍後勤學院院長、石油工業部部長和總後勤部政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長徵開始後,洪超在江西信豐和陳濟棠部作戰時不幸犧牲,年僅25歲。 紅5師師長李天佑:廣西臨桂人,早年曾在桂系李明瑞部當兵,百色起義後加入紅軍隊伍,先後擔任過紅七軍特務連連長、紅三軍團第5師13團團長和紅三軍團第5師師長等職。長徵開始後率部參加了攻佔婁山關、襲取遵義城、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等戰鬥。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第43軍成立時,洪學智任軍長,下轄4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什麼軍銜
    第43軍下轄4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團。這4個步兵師分別是第127師、第128師、第129師、第156師。那麼,這4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後來什麼軍銜?我們往下看:第127師師長李作鵬。李作鵬是江西吉安人。解放戰爭時期,李作鵬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參謀處處長,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兼16師師長,第4野戰軍第43軍副軍長兼第127師師長,第43軍軍長。1955年,李作鵬被授予中將軍銜。第128師師長龍書金。龍書金是湖南茶陵人。
  • 新中國成立後,12位空軍司令員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
    新中國空軍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期間經歷的考驗百折千回,但一代代空軍將士百折不撓,12位空軍司令員以身作則,譜寫出一曲曲盪氣迴腸的英雄壯歌。從1949年11月11日中國空軍正式成立,到如今屹立於世界空軍強國之列,短短幾十年間,中國空軍走出12位空軍司令員。那麼這12位空軍司令員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第十師師長倪志亮倪志亮,1900年出生,北京人。他早年在皖系和陝軍當過兵,25歲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參加過廣州起義。1928年,倪志亮輾轉來到鄂豫皖地區戰鬥,他作戰英勇,屢建奇功,後來當過大隊長、團長。
  • 1野第1兵團有9個師,師長都是誰呢?後來都授了什麼軍銜?
    西北野戰軍改稱為第1野戰軍後,下轄有5個兵團,每個兵團建制一般都是配3個軍,每個軍配3個師。下面先和大家說說第1野戰軍第1兵團下轄的9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後來都授了什麼軍銜?這9個師的番號分別是第1師、第2師、第3師、第4師、第5師、第6師、第7師、第19師、第20師、第21師,分屬第1軍、第2軍和第7軍。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五個軍團分別是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紅八軍團、紅九軍團,分別由林帥、彭老總、董振堂、周昆、羅炳輝擔任軍團長,共下轄1、2、3、4、5、6、13、15、21、22、23、34共12個師。
  • 首任軍長又是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鍛造出一批能徵善戰之將,同時也打造了一支鐵馬雄師,它們都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說到王牌軍,如第43軍、38軍、13軍、1軍、27軍、47軍、20軍、39軍、42軍、54軍,第12軍,第14軍,第31軍等部隊,都是屬於我國的王牌部隊。
  • 開國將帥中著名的三楊,是指哪三位將軍,他們都授予了什麼軍銜
    1955年,我國對那些在土地改革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立下功勞的將軍們進行封賞,立功越多,職位越高的自然擁有的軍銜就越高。如元帥與大將這兩個軍銜最高,授予的人數只有20人,再往下就是上將,中將,少將等等,反正就是越往下越小。然而,在那麼多開國將帥中有三位能徵善戰之將,都姓「楊」因此被毛爺爺戲稱三陽(楊)開泰,吉祥的意思。
  • 四野13兵團的第38軍,在成立之初,各師的師長都是誰?結局如何?
    1931年參加革命,1933年加入紅軍,先後任紅一軍團二師四團特派幹事、二師特派幹事、特派員等,參加長徵;抗戰時期115師686團2營教導員、教導五旅十三團政治處主任、濱海軍區十三團團長等職;進軍東北後,任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1師2團團長、1師師長、第112師師長。後任第38軍參謀長、副軍長,參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5年離休,1991年2月13日去世,享年74歲。
  • 抗美援朝,人民海軍的參戰經歷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發生在70年前那場偉大的戰爭,一開始陸軍就是參戰主力,中後期年輕的人民空軍參戰,那麼,成立不久的人民海軍參戰了嗎?1953年1月5日,海軍司令員蕭勁光以信函形式,專題向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員報告海軍1952年主要建設情況,主動提出海軍入朝參戰問題,「為配合陸軍粉碎敵人可能在朝鮮登陸作戰,海軍擬派1個海岸炮兵團和組織18艘快艇的1個大隊參戰,唯該團陣地建設和快艇大隊所需的碼頭基地建設均未列入1953年概算,請準予追加。」1月8日,毛澤東主席在報告上批示:「第五項問題,請彭處理。」
  • 萬歲軍的三位師長,兩位少將,另一位為何才是大校
    第38軍是第一批入朝作戰的部隊,當時的軍長是梁興初,後來成為開國中將。梁興初帶領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表現突出,成功穿插到位,截斷了敵人的退路,彭老總稱他們為萬歲軍。當時的第38軍下轄三個師,三位師長都是誰呢?他們後來成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