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予「棉襖」印花拖長裙擺亮相紅毯
最近,「紅綠大花棉襖」火得一塌糊塗,從張馨予身著此服踏上第68屆坎城電影節紅毯開始,圈裡圈外熱議不斷,吐槽聲聲,說土的、喊翠花的、調侃是東北炕頭大花被面的……而最大的贏家,有人說或許應該是這件戰袍的設計師胡社光。前幾日各種花棉襖惡搞造型躥紅網絡,胡社光也在朋友圈轉發,「造價不高,工期不長,一件禮服最終能達到轟動世界的效果,這是時尚嗎?我覺得這就是時尚。」
力挺好友張馨予「想到會火,但沒想到這麼火。」
事實上,讓東北大棉襖走出國門的想法,胡社光一早就有,此前也預料過會引起反響,「本來計劃今年9月參加世博會做一場秀,沒想到坎城的插曲來了,就先做了這件大棉襖禮服。」在荷蘭生活25年,胡社光沒少給參加坎城電影節的女星設計禮服,「張馨予原本想借胡社光設計其他禮服,「這是她第一次走坎城紅毯,就是應該做回自己,她愛玩,我也愛玩,我們就玩一把。」大棉襖不僅促成了二人的合作,更讓他們就此成為好友,張馨予對大棉襖的詮釋胡社光表示相當滿意,「我覺得很美,她穿著中國元素的禮服在坎城紅毯如此自信地走過,我覺得比哪個人都牛,這種勇氣應該延續下去不是嗎?」胡社光知道從張馨予走坎城紅毯開始,微博上對大花棉襖就罵聲一片,不過他幾乎沒怎麼看,「不想看,我覺得那是浪費時間,我也不知道那些人是誰。」近來網上頻現花棉襖的各種神級PS,「張馨予的花棉襖魚尾裙那麼美,他們說把床單裹在身上,惡搞圖層出不窮,倒是挺好玩的,也有人開始誇我了,甚至不少之前罵我的人看見這個也說好。」近些年設計界從建築、服飾到飲食大刮「中國風」,胡社光感覺比起國內對歐美設計師的趨之若鶩,外國藝人、名流對中國元素服飾倒是愈加情有獨鍾,他笑言自己之前基本「都是為老外服務」,終於能憑藉中國元素幫中國藝人走上舞臺的時候,大家反而不是特別支持,「但是,沒那麼支持,我也火了不是嗎?所以我還是要謝謝他們。」所以說還是利大於弊?「當然了,要不然您怎麼會打電話給我呢?」
一件「花棉襖」費時兩天面料不過幾百元
早在今年3月份的中國國際時裝周秋冬發布會上,王德順老爺子為胡社光「東北大棉襖」開啟序幕的走秀已經引起不少關注。至於坎城紅毯,胡社光坦言,每個踏上國際舞臺的人多少都會有所謂的「私心」,「畢竟對藝人、對設計師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雖然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符號,但在胡社光看來,東北大棉襖和其他中國風元素之間還是存在差異,「東北大棉襖不是非遺項目,不是龍袍、瓷器、兵馬俑,它更接地氣,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可以有發言權,一旦出現在國際舞臺,大家肯定會提出自己的意見、想法,有爭議我覺得也挺正常的。」有網友扒出其他女星的棉襖裝造型和張馨予做對比,胡社光也對鞏俐的棉襖裝扮讚許有加,「鞏俐自有她的範兒在那,不過我今年的這個設計跟那件完全兩個概念。」有人質疑這件禮服的面料,有人指責服裝本身的設計剪裁,有人諷刺其低廉的造價丟人,胡社光自有堅持:「真正有本事的人能用最少的錢達到最高的利益,這才叫牛。」他透露,大花棉襖用料是正宗的中國棉布,每米超不過10塊錢,一件禮服的面料也不過幾百塊錢,費時兩天完成全部手工製作,「但是紅毯報導有寫我這條禮服用的什麼材料,花了多少個小時,鑲了幾千萬個鑽,多少個人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對不起,我拼的是設計,不是這些。」「我用這麼點錢,兩天的工期,一條禮服,直到走上紅毯也不過五天時間,最終能達到轟動世界的效果,國內外談論、效仿的都是大棉襖,商業化的影響力也達到了,這是時尚嗎?我覺得這就是時尚。」「設計理念不好,就算做了兩千萬個小時但禮服又重又難看,難道會因為貴就好嗎?」在胡社光心目中,設計師和裁縫的區別也正在於此,「就說大花棉襖的設計,很多加拿大、美國的朋友給我發信息說:在坎城紅毯上看到大棉襖,讓我想家了。這話聽起來什麼感覺?一件衣服能引發這樣的情感,我覺得是用錢買不來的,幾千萬也買不來那種想家的溫馨溫暖的感覺。」
為Lady Gaga設計表演服「大棉襖系列已經結束了」
曾為荷蘭女王設計禮服將近12年,是荷蘭皇室御用晚裝禮服設計師,查理王子結婚時六國女王禮服也都出自其手,跟Lady Gaga合作過將近一年半的時間……胡社光在國外工作生活的二十多年時間裡,已是不少國際巨星、政要名流的禮服設計師。「Lady Gaga我給她設計表演服多一點,每次都瘋狂得不得了,有多嗨玩多嗨。」「嘎嘎小姐」穿衣向來走怪異瘋癲「雷神」風,沒少遭人詬病,「不吐槽她能火到今天嗎?時尚圈、演藝圈總是需要新鮮血液,特立獨行,其實只要開心就好。」婚紗、禮服、成衣……胡社光一路累積了不少作品,「成衣我也做了20年,直到今時今日才可以天馬行空去玩的。」從事服裝設計行業25年讓他明白:服裝設計師之所以要不停往前走,是因為一旦停留在某個點,總有一天會被人從頭頂上踩過去, 「曇花一現不靠譜,沒可能拿一樣東西風光一輩子,對於我們來說,每天每月每年都要找新的挑戰。」「很多人都以為我只會做棉襖。」而對於他來說,大棉襖系列在今年其實已經結束了,「每年兩個系列,每個系列主題都不同,回國到現在六個系列反響基本都還不錯,我對自己很滿意,做這些設計主要是為了讓自己快樂,不是別人誇我才快樂。」每個主題都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引發共鳴或回應,無論誇讚還是質疑,胡社光認為那就是成功,「最起碼我還有顆愛國心。」他之所以回國發展也是為了更多地將中國元素髮揚出去,「很多中國元素我都很喜歡,所以還會接著做下去,比如民族的、接地氣的東西。」在設計上「啃老」他直言未嘗不可,但原封不動地照搬則毫無意義,「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本沒有延續下去,只能存在於古代或是停留在過去的那個時代,是因為我們沒能賦予它新的血液、新的精神,讓老一代美的東西結合一些現代新流行元素,在這方面我想做一些嘗試。」以大花棉襖禮服為例,胡社光這件禮服的裁剪完全運用的是歐美裁剪方式,只保留了花色圖案、純棉面料的傳統元素,「要弄成旗袍才真土爆了。」
當地時間6月12日,天天都是奇葩的2016春夏倫敦男裝周正式開始,這股「倫敦騷」在第一天就「騷」到了月球,不光咱們張馨予的「東北大花」直接被Kit Neale搬上了T臺,而且還是男裝;而且還誕生了時裝史上最懶的設計師Craig Green,看了他這季的秀場你會立刻覺得你也能當設計師;另外,Todd Lynn的秀場還告訴你一個道理:當男人女人穿同一件衣服有多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