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克斯新聞13日報導稱,科羅拉多州一隻松鼠的腺鼠疫檢測呈陽性。根據該州衛生官員說法,這隻松鼠是科羅拉多州傑斐遜縣莫裡森鎮的首例鼠疫案例。
新華社資料圖「鼠疫是一種傳染病,由鼠疫耶爾森氏菌引起,人類和家養動物都可能感染。」(當地)公共衛生官員表示,但如果採取適當預防措施,感染鼠疫的風險「極低」。
報導稱,人類可通過被感染的跳蚤或其他動物叮咬而感染上該疾病。
「貓易感染鼠疫,如果不及時用抗生素治療,可能會死亡。貓會因跳蚤叮咬、齧齒動物抓傷或吞食齧齒動物而感染鼠疫。(而)狗不易感染鼠疫;然而,它們可能會攜帶感染了鼠疫的跳蚤。」公共衛生官員表示。
報導稱,感染鼠疫的症狀包括高燒、發冷、頭痛、噁心等症狀,這些症狀在感染一周內會出現。但感染了鼠疫可以在早期診斷時使用抗生素治療。
延伸閱讀:新發現!丹麥在養殖貂體內發現新冠病毒,已對同欄貂群進行消殺
丹麥獸醫和食品管理局17日發表新聞公報說,上周末在一家貂養殖場對34隻貂採樣檢測後發現,貂體內有新冠病毒。
公報說,因一名與養殖場有關聯的人員近期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獸醫和食品管理局對貂群也進行了採樣檢測。這是首次在丹麥養殖的貂群中發現新冠病毒,出現症狀的貂死亡。公報說,管理局為預防潛在傳染風險,已對同欄貂群進行了消殺,並將對該地區其他養殖場的貂進行新冠病毒採樣檢測。
今年4月,荷蘭兩家貂養殖場報告了貂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專家認為可能是貂被感染病毒的養殖場僱員所傳染。世界衛生組織說,一些動物可能因為與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類密切接觸而被傳染,已有新冠患者飼養的動物和寵物受感染的病例,但需要更多證據以了解動物和寵物是否會向人類傳播新冠病毒。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