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在等候聖誕老人到來的時候,不妨一起來聽一個聖誕節的故事。
這個聖誕節的故事,「起承轉合懸念迭出,出乎你的想像,天然就是一齣劇本」;
這個聖誕節的故事,是「乖孩子和淘氣包的聖誕故事,至愛親情和聖誕精神的深深感動」。
這個故事就是——
這個故事的作者是著名的導演、編劇理察·柯蒂斯,繪者是英國新銳畫家麗貝卡·科布,譯者是翻譯了《哈利·波特》系列的馬愛農女士。想要了解這強大的創作陣容的更多信息,可以戳戳我們的教師節推送文章:一份涼涼又暖暖的教師節禮物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本《聖誕夜的空襪子》吧~~~
聖誕樹旁,一隻小狗在淘氣,一隻小貓「被」淘氣;一個給聖誕老人寫信,一個在捉弄小貓。
除了她們的睡衣顏色,你還能看出這兩個孩子的不同嗎?
這是前環襯,是不是一看就是聖誕節的那種禮物包裹?是哪些元素讓我們把這張圖跟「聖誕節」聯繫起來呢?
是不是紅色的包裝帶?各式各樣的包裝紙?大大小小的禮物盒?這些元素,讓我們一下就把它們跟聖誕節的紅色、白色主題顏色,以及聖誕節最重要的「禮物」元素,聯想在一起了。
其實,這本書的原書英文名是The Empty Stocking,直譯「空襪子」,但是經過與譯者馬愛農老師的溝通,我們把中譯名定為了《聖誕夜的空襪子》——
因為這樣界定出了時間,而利用這一添加的信息,可以幫助讀者快速了解「空襪子」的意思。由於聖誕節在西方國家更為普遍、更深入人心,孩子們在過這個節日的時候,確實是會掛空襪子在床頭的。而現在,聖誕節雖然在中國也普及開來,商場擺聖誕樹,大家戴聖誕帽、送聖誕禮物,有人在街頭穿戴聖誕老人的服裝,但在一般人的家庭裡,聖誕夜的晚上,自家擺聖誕樹、掛空襪子在床頭的做法,恐怕還不是那麼多。所以,我們國內一般讀者對於「空襪子」的第一理解和反應,必定不如英美等國家的孩子那麼順暢。由此,我們選擇在中譯名添加「聖誕夜的」這一界定。而且,臺灣繁體版譯名《空空的聖誕襪》,我們想,大概也是考慮到這一用意。
綠格子睡衣的小姑娘,趴在地板上寫寫畫畫;紅格子睡衣的小姑娘,踩上板凳,手伸進酒杯,像是在偷偷品嘗。
壁爐上方是一杯酒、一個餡餅、一個橘子,放在這裡幹嘛呢?留一個小小的懸念。
下面正文故事就要正式開始了——
聖誕夜的夜晚,韋斯頓一家興奮地在裝飾聖誕樹。在封面和扉頁接連出現的兩個看上去好像一模一樣的小女孩,原來是一對七歲的雙胞胎:
薩曼莎·韋斯頓,夏洛特·韋斯頓
但是,「人們從來不叫她們這兩個名字,而是一直叫她們薩姆和查理。」
小辮子,叉子形狀的小傷疤——這一頁可以清楚看到這兩個不同。
除了外形的細微差別,就兩個小孩子本身來說,她們其實還有更大的不同——
薩姆很乖,查理很淘氣:
其實,從封面、扉頁、首頁,還有這一頁,一路過來,我們早已感受到查理的淘氣了:
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性格上總是迥然不同, 非常普遍的情況是,孩子們會把自己和兄弟姐妹相比較,而且會認定,如果自己的某個兄弟姐妹在某個方面做得很好,自己的惟一「生存」選擇只能是以下四項之一:
• 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方面發展自己的能力
• 競爭,努力做得比家中其他孩子更好
• 反叛或者報復
• 因為相信自己贏不了而放棄
置身一個家庭就好像在演一齣戲。如果一個孩子已經佔據了一個角色——例如,「好孩子」的角色——其他孩子則可能覺得必須找到其他的角色來扮演,比如反叛的孩子、學習好的孩子、愛運動的孩子、善於交往的孩子等等。
我們可能會問:「為什麼會這樣?沒道理啊。為什麼兩個孩子不明白他們可以一樣好呢?」
但大多數孩子相信,為了有歸屬感和價值感,自己需要與其他孩子不同。
想要弄明白孩子這麼想有沒有道理是於事無補的。
但我們需要明白,孩子通常會根據自己的出生順序形成某種結論。同一個家庭中不同出生順序的孩子,所處的環境不同,每個孩子對自己所感覺到的環境做出的解釋也不同。大多數解釋都是以孩子們如何把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進行比較為基礎的。
繼續看我們的查理是如何淘氣的:
拿鍋碗瓢盆當樂器,用西紅柿扔老師,用水龍頭衝向鄰居的花園,去商店拿糖果不付錢——淘氣的查理可是真淘氣。
說起來,小孩子大概剛開始都沒有「花錢買」東西的概念。各位爸爸媽媽們,你們的寶貝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花錢買」的概念的呢?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
當然,即便孩子很淘氣,爸爸媽媽仍然非常愛這個淘氣孩子,就像愛乖孩子一樣:
總之,聖誕夜的晚上,一家人像往常一樣,爸爸讀書給大家聽,媽媽彈琴讓大家唱。
爸爸讀故事,媽媽彈鋼琴,大家聽故事、唱歌,但都很擔心查理,因為聖誕老人要根據孩子的表現來派送禮物,而聖誕老人肯定知道查理這一年都做了什麼。
銀白的月光和漫天星辰下,這樣的生活場景,令人倍感溫暖。
對照這一頁的文字和圖,我們知道,壁爐上方的酒、餅、橘子,是留給來送禮物的聖誕老人的。
大家都在擔心查理得不到禮物,可這擔心仿佛只是別人的,查理根本不當回事,即便她問爸爸「你說聖誕老人今年會給我帶禮物嗎?」我覺得她也不是擔心,只是想讓爸爸再確定一下,她好真真正正地放心等禮物。
而爸爸雖然安慰查理說一定會有禮物,但其實他心裡有點擔憂,因為如果我們做一個「淘氣查理拼圖」,會是這樣的——
面對這樣一個淘氣的孩子,該怎麼辦呢?我們會不會疲於應對,心裡默默抱怨「太氣人了,太鬧騰了,太不省心了」。
聖誕老人呢?真的丟下查理,不給她任何禮物?
凌晨1:15,聖誕老人來到英國。
聖誕老人終於登場了!不過,聖誕老人竟然不是坐在車上,而是一隻手拽著車,被拉著飛。
有一段對本書插畫家麗貝卡·科布的採訪,我們來看一下——
Q:你是怎麼給電影導演理察·柯蒂斯的第一本圖畫書《聖誕夜的空襪子》畫插畫的?
A:我不太確定,太幸運了我覺得!《聖誕夜的空襪子》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但同時也有感人淚下的時刻。理察和出版社看過我的那本Missing Mummy ,我想他們認為我能夠傳遞出故事中不同的情感和情緒。我真的很享受這個故事,創作過程也很有意思,因為理察希望我能夠在圖畫中加入我自己的幽默方式,以匹配故事文本的喜劇性。這是一次不可思議的體驗,也只有在回望的時刻我才能明白這是有多麼不可思議,而在當時我並沒有這樣覺得,因為那時我特別恐懼,簡直畫不出任何東西。由於《聖誕夜的空襪子》是一個聖誕故事,我自然應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對聖誕節感到興奮,而實際上由於出版社定了最後交稿期限,我是在夏天創作插畫的,我那時甚至要假裝有一種過聖誕節的感覺——這一切真是棒極了!
從這一頁開始,在聖誕老人身上,我們能發現很多麗貝卡·科布獨特的幽默。
作為一個有點胖的聖誕老人,也是挺不容易的:送禮物從來不走正門,還要順便打掃煙囪,悄悄地來,只有不說話的貓咪看見了他。
不過,看他帶了那麼一大袋子禮物,查理應該有望分一點兒吧?
空襪子出現了!!
原來,面對查理最最淘氣的這一年,聖誕老人也要狠狠心腸,不給她任何禮物了。
不過,想問問大家:兩個床上,左邊和右邊,哪個是查理,哪個是薩姆?
臨走時,聖誕老人吃掉了為他準備的食物。聖誕老人是吃光了多少家的橘子、餡餅,喝光了多少家的葡萄酒,才把肚子撐那麼圓,讓貓咪和小狗狗都驚呆了~
一隻襪子空蕩蕩,一隻襪子滿噹噹——發生了這件可怕的事情,整個世界仿佛靜止了一樣。
可是命運就是這麼神奇,凌晨四點的時候——
查理醒來發現自己的襪子滿滿的,簡直心花怒放,她迫不及待要看一看自己得到了什麼禮物。
可是,聖誕老人搞錯了薩姆和查理,把禮物全都裝進了查理的聖誕襪……可想而知查理看向姐姐的床腳時會看到一隻什麼樣的襪子。
就是這一頁,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就震撼了我:左邊全部塗黑,右邊呆呆的查理,那黑色肯定就是像她當時的心情。
為什麼查理看到姐姐的空襪子,眉頭皺成了大疙瘩?
最感人淚下的一頁來了。
之所以感人淚下,是因為我第一次看的時候真的掉淚了。之所以掉淚,大概是想到了自己的妹妹。小時候我出去找同學朋友玩,從來不願意帶她,有一次還拿小棍把她打了回去。她後來去武漢上學,有一次可能遇到什麼事情,我開導她,她哭著對我說,姐姐,沒有你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現在,時不時,我會想起來這句話。而有一兩個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是現在很多獨生子都體驗不到的神奇感覺。
回到故事,看著一頁,會不會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跟之前那個描畫查理有多淘氣的那一頁,4個場景一模一樣,但又多了姐姐的畫面,解釋了查理淘氣的原因。
查理的淘氣,有些時候是有原因的,可大人們被她表面的行為氣昏了頭,誰也不曾真正用心留意背後的原因。
面對孩子的世界,我們需要耐心,需要從善意的角度看待他們的行為。
當然,作為外人:鄰居、老師、小店老闆,他們沒有時間、沒有機會、也沒有可能,完全接納或者去了解一個孩子的淘氣。可是作為父母,我們是跟孩子最親近、最長久相處、最有利害關係的人,那麼,正確應對孩子的淘氣行為,也是必須的功課。
再次回到故事,我們來猜一猜,面對姐姐的空襪子,查理會怎麼辦?
這一頁的4個查理,完美展示了她整個的心理過程——
擔心姐姐難受、害怕分禮物的時候吵醒姐姐、一個指頭一個指頭地做算術看每個人要分幾個禮物、看到自己真心喜歡的禮物……
就這樣Happy Ending大結局了嗎?
NO NO NO!
我們的作者怎麼會這樣就結束這個故事呢?別忘了還有可愛的聖誕老人呢!
聖誕老人為什麼這麼驚訝?好壞探測儀又是什麼東西?
姐妹倆又收穫了什麼驚喜?
我們的查理又在掏什麼禮物?她為什麼露出了又害羞又可愛的笑容?
接下來的故事,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完成,給這個平安夜一份更加溫馨、有趣的禮物。
每年聖誕節的時候,我們周圍就要上演「到底有沒有聖誕老人」的爭論,即便在聖誕傳統濃厚的西方國家,小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也會有這樣的疑惑,就像克裡斯·范·奧爾斯伯格在《聖地特快》裡講的那個故事一樣,而在電影版的《極地特快》裡,這種對於聖誕老人是否存在的質疑,表現得更為明顯。
我不想進行這樣的討論,我只是羨慕他們可以有這樣一種信仰,讓人相信愛,相信會有愛的禮物,相信有神奇的存在,充滿著這樣的相信,這樣的愛,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心中也充滿著愛與相信吧。
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勝過一切教育。
[英]理察·柯蒂斯/文
[英]麗貝卡·科布/繪
馬愛農/譯
乖孩子和淘氣包的聖誕故事,至愛親情和聖誕精神的深深感動
《憨豆先生》編劇理察•柯蒂斯首部繪本作品,凱特·格林納威大獎多次入圍者、水石書店最佳圖畫書獎獲得者、新銳插畫家麗貝卡•科布插圖,《哈利•波特》譯者馬愛農傾情翻譯
2014英國「霍伊克之心」童書獎(圖畫書類)作品
最後,聽著這首查理薩姆一家在聖誕夜唱的這首「聖誕老人進城來」,和萌萌的聖誕老人一起說:
Merry Chritmas!聖誕快樂!
end
噹噹、京東、亞馬遜同時有售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進入天略童書館微店購買
(全場包郵哦^o^)
覺得不錯就輕觸一下右上角,分享到 朋友圈 或 發送給朋友 吧!
關注天略童書館:
1.點擊標題下方天略童書館,一鍵關注
2.搜索微信公眾帳號:天略童書館
3.搜索微信號:tianluebook01
4.長按並識別二維碼,或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