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於將血管比喻成水管,這樣也確實方便大家地理解。只不過,相對於水管用久了產生了水鏽雜質等物質之後,我們可以很方便地修復或更換,但血管深埋於身體內部,更加封閉。一旦出現破裂或者水鏽(血栓),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健康,甚至關係到性命。如血栓剝落,堵塞了大腦、心臟等重要臟器,引發的就是腦梗、心梗的發生,是十分兇險的。因此,預防血栓的形成成為了保護血管的重中之重。#百裡挑一#
血栓來臨之前,我們會有什麼異常感覺嗎?
遺憾的是,血栓自形成到發病前,我們幾乎是難以感覺到它的存在的。即便是有,由於症狀過於輕微,很容易被忽視掉。比如說血栓形成之後,影響到了血液流速,組織器官的缺氧會致使人容易犯困。而導致人出現睏倦的原因又有很多,能聯想到血栓的少之又少。因此,我們只能總結幾個典型的症狀,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
單側的手臂或腿出現紅腫,摸著發熱:要特別注意是單側的肢體,因為其他原因導致的肢體出現異常多是對稱出現的。如果僅僅是單側出現紅腫、摸著有微熱感,要警惕是深靜脈有血栓的存在。深靜脈血栓的存在,影響血液的回流,壓力導致體液向四周擴散,引發發熱,發紅等炎症表現。
莫名地出現心悸:也就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情況,這種狀況通常出現在運動之後,或者爬樓梯之後。但如果在平常日子也容易出現,就要警惕肺栓塞了。肺部出現栓塞,呼吸受阻,為了獲得更多的氧氣,心跳就會加快,使更多的氧氣泵入身體組織,心率也會變得快起來,通常會超過100下每分鐘。
頭痛:顱內靜脈竇血栓就會引發劇烈的劇烈頭痛、頭暈以及噁心嘔吐的情況。近些年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多由於運動後身體機體處於脫水狀態,但沒有及時的補水,導致腦血管血液高凝狀態而致內血栓形成。還有長期酗酒、服用雌激素藥物(避孕藥),也會導致血液黏度增加,誘發血栓形成。因此建議年輕人每隔幾年做一次CTA(腦血管成像)檢查,排除風險。
容易犯困:比如說剛吃過飯之後,慵懶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很容易就犯困,哈欠不斷。就可能提示著大腦處於缺氧狀態,或是動脈出現了狹窄的狀況。
當然了,以上所提到的幾種並非絕對,亦或者說即便出現上述症狀也不能就此斷定是血栓了。只是提醒大家,這些症狀或多或少地與血栓有關,大家不能輕易忽視。相比較於血栓出現我們去發現它,如何預防血栓的形成,其實是更為重要的。尤其是經常吸菸的人(香菸裡的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壁,尼古丁也會促使血管收縮)、經常久坐的人(久坐導致血液回流變慢,腿部肌肉收縮減少)、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等,要格外的注意血管養護。
至於如何防止血栓的形成,更多的功夫要下在平時,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菸戒酒、清淡飲食、經常運動、避免久坐等等,以及在醫生的指導下對一些慢性病進行控制。對於有條件的人,可以每年做一次深靜脈的血栓檢查,特別是高危人群,可以及早發現並處理。
我是喬妹,若覺得文章有用,別忘了點讚並轉發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吧,感謝您的支持(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