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開放三胎」上熱搜,二胎開放五年,你還敢生嗎?

2020-12-24 木棉教育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又上熱搜了。

話題一出,閱讀高達6億,討論達7.7萬。

一個月前,專家建議開放三胎已經讓大家情緒激動一波了。沒想到,這次大家的反應還是那麼激烈。

主要的態度還是:

「婚都結不起,還生三胎。」

「自己都養活不了,不想生個孩子跟著受苦。」

「不生,二胎都不打算要,堅決不生。」

可見,大家對「被勸著生孩子」這件事不是那麼友好。

但評論區也有一些理解專家的想法。

「專家這樣建議,不是專家不懂,只能說明專家真的沒辦法了。」

因為2020年中國人口報告顯示,「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成為21世紀中國面臨的最大灰犀牛之一。

什麼是「少子老齡化」?就是出生率低,老齡人口多。

問題有多不樂觀,看看這個人口結構圖,就全明白了。

「恐婚恐育」是個社會問題,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三胎政策能解決的問題。

自2015年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以來,已過了五個年頭。

在計劃生三胎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第一批二胎家庭現在怎麼樣了?

二胎開放五年後,

第一批二胎父母已「瘋魔」

有人說,養一個孩子就養了一個碎鈔機,那兩個孩子就是兩臺。

每天晚上,聽著這兩臺碎鈔機「轟隆隆」地響,腦殼就忍不住疼。

沒錯,有二胎後,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窮」!

養娃一時窮,一直養娃一直窮。

網上有個詳細的統計,列舉了孩子在各個階段的花費,看著真讓人頭大。

也就是說,一個孩子的平均費用在62萬~197萬之間。

那兩個孩子呢?

就這樣,有的父母,在有了二胎之後,不知不覺地就成了「隱形貧困人口」。

養娃就是一場燒錢大戰,窮是最好的避孕藥。

據統計,在2020年中國養娃成本Top10城市中,從孩子出生到大學畢業,十個城市全部在100萬以上,有4個城市在200萬以上。

難怪會有人說,「養大一個娃,就要消滅一個百萬富翁」。

為了孩子能過上有質量的生活,老母親老父親自覺地調整了生活習慣:

老母親為了孩子,買了空氣淨化器和高價奶粉;

老父親為了女兒的學業,自動放棄了看電視,換車這些「浪費行為」;

確實,有了孩子之後,就不要想有什麼個人生活。

生活的原則就七個字:一切以孩子為本

什麼購物、旅遊換手機、我穿著最樸素的衣服拿著最便宜的帆布袋,送孩子上最貴的補習班,我驕傲!

什麼美食、朋友圈秀恩愛、我跟老公挑著夜燈,一起研究「雞兔同籠」,為孩子的學業盡一份力,我自豪!

他人說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當父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潛力有多大!

「那麼喜歡孩子,就再生一個吧!」

「滾!」

不是不願意生,

是生活已經把人耗幹

之前熱搜有個話題「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了?」

其實除了缺錢,這屆年輕人普遍缺的還有休息時間。

這條消息在微博上獲得了將近十萬網友的贊同。

「我發現不管下班有多晚,到家之後,一定要玩三個小時才睡覺。這三個小時,就是人的休息剛需。」

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呢,為什麼不願意用休息時間養孩子呢?

問題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沒有休息時間啊。

這就是目前生育問題的現狀:不是年輕人想不想生孩子的問題,而是職場壓力和社會節奏是否允許年輕人生孩子的問題。

因為工作實在是太忙了。

還記得前幾天,北京有個小姑娘,她都加班半個月了,生日當天,被領導叫回去加班。

已經打上車的她哭著讓司機掉頭,她說:「今天是我生日,只有銀行給我發了個生日快樂的簡訊。」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需要一瞬間。

不說年輕人,那些已經結婚,有車有房的「成年人」總算能養得起孩子吧?

是的,他們是有車有房,但是他們需要還貸啊。

他們是「職位光鮮」,但是他們的壓力之大,應酬之多,心裡之苦跟誰說呢?

就像這條微博說的那樣:「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因為他們不敢生病,不敢遲到,更不敢辭職。

還記得那個為了拿全勤獎,在地鐵裡狂奔,暈倒了也不願意休息的媽媽嗎?

還記得那個在寒冷的街頭下,嘴裡嚼著乾麵包,埋頭痛哭的爸爸嗎?

不是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誰會這樣拼呢?

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說:

在高生育成本時代,我國並非一個人口友好、生育友好、兒童友好、家庭友好、老年友好的社會。

因為每個成年人早就被身上的擔子壓得喘不過氣了。

生不生孩子,

媽媽的態度很重要

最近有一個很火的視頻,「生育之前不會告訴你的事」,講述了生孩子過程中以及之後會面臨的各種生理上的不適。

坦白說,這個視頻看得我淚流滿面,因為實在太寫實了。

「生孩子後的第一次排便,也會像生孩子時一樣痛。」「生產後的6周內,你都會在夜晚醒來,汗流浹背。」「在氣溫32度的時候,你可能感覺要凍死了;然後在15度的時候,你可能會感覺到很熱。」

不管信息是否發達,社會進步到什麼程度,女性對生孩子這件事一直沒有太大的選擇權,她們只能「被迫」地憧憬,即使承受了痛苦也會認為是值得;

但是沒有人真正去問她們:

「你喜歡孩子嗎?」

「你願意再生一個嗎?」

「你晚上睡得好嗎?」

在社會的大趨勢下,這些媽媽有時覺得「做別人的媽媽挺幸福的」,但是當她們覺得自己被「囚禁」,沒有出口的時候,卻是徹底失語的。

社會總在用為母則剛、媽媽是超人之類的高標準嚴要求和讚揚,給媽媽們套上枷鎖。

但事實上,這些稱讚,非常廉價。

沒人知道她們在成為母親之後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章子怡說,生孩子後的漲奶之痛,是她這輩子經歷過最劇烈的痛;湯唯在生孩子之後,拍戲的時候總上廁所,被雷佳音「吐槽」後忍不住哭了,因為產後後遺症總是漏尿或者尿頻尿急;Ella首次公開自己3分鐘生產過程,宮縮時候痛苦的樣子,讓兩個姐妹心疼得淚流不止。

一個媽媽說,她感到自己在工作場合得到的一種最高褒獎,就是別人誇她「你表現得就像沒孩子一樣」。

每一個光鮮的產後媽媽,背後都是咬牙堅持。

前幾天鄧超也發微博說,「世界上最繁重的工作就是當母親的工作。」

因為當母親這個工作,最繁重,最費心,也最光榮。

當你權衡是否生孩子,是否想要二胎甚至三胎的時候,請一定多問媽媽的意見。

因為忍受劇痛生孩子的是她們。

媽媽和孩子就像兩棵樹,雖然長得很近很近,但都有各自的根,各自的枝,更有各自的權利和自由。

把孩子當人看,更要把媽媽當人看。

她們,不僅僅是媽媽,更是她們自己。

願全天下所有媽媽都不必做超人,都能被歲月溫柔相待。

*作者:教育編輯部秦一。來源:教育致力於為0~15歲兒童打造前沿、權威的家庭親子教育平臺,通過解讀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跟進教育部政策,為家長提供有指導價值和意義的內容。本文由教育編輯部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上熱搜!市民:生二胎都後悔了,不會再上當
    一、「專家建議開放3胎,你會生嗎」眾所周知,我國新生兒出生率自2017年以來逐年降低,在2017年約有1700萬,而到了2019年則降為1400萬,創建國以來歷史最低記錄。有專家解釋,照此以往孩子若再少5000萬,那麼中國或將進入無孩社會,生育危機極其嚴重。
  • 專家建議全面開放三胎!給你100萬,你肯生多個嗎?
    專家建議全面開放三胎!給你100萬,你肯生多個嗎?距離2020年結束只剩下62天了魔幻的2020年即將過去今年許下的脫單願望實現了嗎?臨近年底,長輩花樣頻出的催婚催育」戲碼「又將上演而從前的催二胎也許很快會變成催三胎各位朋友們你們做好被催的心理準備了嗎就在小編還在憂愁沒對象看到了微博上有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的消息
  • 專家建議開放3胎,網友:讓專家去生
    但是現如今大部分的年輕人慢慢的已經擺脫了這種傳統的思想,認為生不生孩子應該是由自己決定的。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事業,這也導致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針對於這一問題,現如今有專家已經在呼籲建議開放三胎,希望能夠以此來緩解我國低生育所帶來的問題。
  •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難道還不明白年輕人不生娃的原因嗎?
    中國人口近年來老齡化嚴重,少子現象越來越多,即使開放了二胎,該現象依舊沒有多少改變。如今,專家建議開放三胎。一昧的開放三胎,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年輕人不想生育的主要原因,無論是開放三胎還是四胎甚至是五胎,都無濟於事。
  •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了?
    專家建議放開三胎,年輕人聽了,男默女淚。一、 年輕女性對婚姻觀念發生改變李宗盛《晚婚》裡有一句詞:往往愛一個人有千百種可能,滋味不見得好過長夜孤枕。對於年輕女生來說:如果洗衣做飯要我一肩挑,孩子和工作我兩手抓,修燈通管道找師傅家務衛生有小時工,出門可以打車,餓了可以交外賣,你回家只是吃飯睡覺發牢騷,那結婚,就真的沒意義了。
  • 生育率持續低迷,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友:二胎都養不起
    從1995年開始,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到2000年之後,跌到了千分之十三以下,原因大家也知道,和我國的計劃生育有關,到了2015年,我國生育率跌至低谷,國家不得已開放了二胎,到了2016年迎來了觸底反彈,可隨後生育率再次下降,到了2018年再創新底,跌到了千分之11以下。
  • 專家建議:放開三胎!評論區10000句髒話刷屏:二胎父母已陣亡,你還打算再生嗎?
    正當我引以為戒,下定決心,打死也不能要三胎時,卻看到#專家建議放開三胎#的話題越炒越熱,光是熱搜就上了五六個,所以有專家建議全面放開三胎政策,緩解人口危機,也就不難以理解。作為二娃母親,我也關注到,專家提議的放開三胎,並不是強制三胎,有能力、想多生的人,可以多生幾個;不想生的人,也沒人強迫,只不過是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權,把生育的自由逐步地還了回來。
  •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千萬父母紛紛退出群聊背後是不忍直面的現實……
    隨著二胎政策的實行,一些孩爸孩媽怕孩子一個太孤單,於是緊跟二胎浪潮。 剛剛完成二胎任務的朋友說:「有時候不服年齡真不行,生老大的時候雖然不太懂,但是也沒覺得這麼累,產後自己身體恢復的也慢。」
  • 專家鼓勵生三胎,現在的年輕人卻不願意生孩子了,三胎你敢生嗎?
    #放開三胎能提高生育率嗎#文/美妝好幫手,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面臨人口總量危機,專家建議開放三胎中國人口報告2020顯示,中國既面臨人口總量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人口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
  • 假如三胎開放,二胎都沒有的我們,真的心慌
    1這幾天,全網都在對有學者提出應對低生育率的建議展開討論,「儘快開放三胎並制定相關政策」這個話題每次一現身就會熱一陣。儘管這個話題,顯然也不是一個什麼新鮮的話題。從2018年起,一直都有類似這樣的呼籲。
  • 專家建議儘快開放三孩政策,網友的回答很現實
    在過去的計劃生育時代,國家提倡「少生優育」,但即便如此,依然有許多家庭冒著超生被罰的風險多生幾個孩子;而如今,二孩政策早已開放,國人們卻似乎不願意生了,新生兒的出生率正在連年下降。針對出生率下降這一問題,國家也是操碎了心,開始「花式催生」。
  • 2020出生率新低,男性比女性多3萬多,專家:建議開放三胎
    對於人口比例失衡,有專家表示:建議開放生三胎。這個建議一出,在網上引起大家熱議:有人說:「結婚都不想結,一胎都不想生,還生三胎?」也有人說:「堅決不能生三胎,太累了,你看那些生育多的女人老了怎麼樣,生孩子是消耗母親能量的行為,更不用說養育路上的消耗了。」還有人說:「孩子生的起,養不起,既要撫育孩子,還要工作掙錢養家,媽媽不是超人。」
  • 二孩不夠,還得生三胎?「催生」無果後,專家又提出新建議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挺有趣,一對老夫妻給兒媳寫了一封信,信中一段內容說:「你們養房養車養得起,要你們養一個孩子就說養不起,現在我在兒子面前不敢講話,在你面前說了又不聽,當成『耳邊風』……希望你用文字形式回復我們,你是想我們留下還是想我們走,請把真實想法講出來。」
  • 解決「恐育」現象,開放三胎有用嗎?年輕人不生娃無非這4個原因
    二胎開放以後,許多家庭都計劃著再添一個小寶貝,於是有一些高齡產婦也抓緊機會,紛紛生了二寶。二胎的開放是為了促進生育,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可是依然有許多年輕的夫婦不願意要孩子,哪怕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也不願意要二胎了,甚至婚後就直接成了"丁克一族"。
  • 二胎不夠,三胎來湊?鼓勵生育!專家呼籲:高考可以加分!
    針對現在的老齡化率越來越高,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從國家正式開放二胎的政策開始,到如今二胎的新生兒數量仍然滿足不了國家提高新生兒數量的要求。在越來越多年輕人背負婚姻、家庭、生活的多種壓力下,甚至有專家提出要求開放三胎鼓勵政策來應對少子化。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國情政策,雖然在外國針對鼓勵生育方面有實行獎勵政策,但我國仍然沒有比較實在的獎勵措施。
  • 郭碧婷答應生三胎?想生二胎(多胎)的媽媽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郭碧婷和向佐這對夫妻最近因好事頻繁上熱搜,前陣子「郭碧婷答應生三胎」的新聞就上了熱搜。明明是夫妻倆對未來生活的計劃或憧憬,部分網友卻在評論區掀起了罵聲:「答應生三胎,這是在談生意嗎?」這是加入豪門的任務嗎?」「難道他們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嗎?」……更有人陰謀論提出,郭碧婷答應生三胎都是來自「嫁入豪門」的壓力。但後來有網友指出,郭碧婷早就在以前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很喜歡小孩,可以的話最好生三個。」
  •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評論區留下1000句髒話:生孩子前,從沒人告訴我...
    來源 | 新東方家庭教育  ID | xdfjtjy  前段時間, #專家建議放開三胎# 又上熱搜了!  二胎政策才剛開放幾年,三胎又提上了日程。看看底下的評論,清一色的質疑:  「三次鬼門關一日遊?」  「一胎都不想生,還三胎。」  「堅決不能生三胎,會累死。」
  • 韓國每月30萬重獎生孩子,中國專家建議生三胎:嫌人口不夠多嗎?
    為解決生育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1歲嬰兒的家庭每個月提供30萬韓元(約1800元RMB)的育兒補貼,並且在2025年逐步上調到50萬韓元。此外,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而對於中國,我們已經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國了,就在2016年的時候,我國還放開了二胎政策,現在還有專家建議開放三胎。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解決老齡化的問題,世界各國也都在千方百計地鼓勵著多生育。但是,這真地就是解決老齡化問題的最佳方式嗎,難道不覺得這世界上的人口已經飽和了嗎?
  • 二胎不夠,三胎來湊?專家提議「新規」,超生也不罰?想生的抓緊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生兒的出生率僅僅只有10.48%,而2015年此數字為12.07%;2019年老齡化比例為18.1%,而2016年的老齡化比例僅為16.7%,在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專家預計2030年我國老年人的數量恐達3.7億。因此,國家於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鼓勵年輕夫妻積極生育第二個孩子。
  • 農村人「有福」了,專家喊你生3胎!網友:先給我找個老婆!
    前幾個月臨沂的一個縣開始收繳「超生費」一事竟然上了熱搜,要知道二胎全面開放以來,基本上我們大家都遺忘了超生費的事情,在以前村裡是天天查超生的,抓住一個死將罰款,根本就不算什麼新聞,而現在這個時代,收繳超生費卻能成為新聞,只能說明超生成了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