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書店為什麼這麼有名?

2021-01-10 小派愛旅遊

答|百度派 @一寸光陰

誠品書店是一家以書店為基礎業務,集合了設計、藝術、表演、戲劇和音樂等文化創意展示的複合式經營書店。誠品書店能夠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是它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書店的認知。

一直以來,大家嚴重的書店是新華書店的樣子,一排排的書架和書籍,站著挑選好要買的書付款走人。圖書零售原本就是一個利潤微薄的行業,數位化的大力發展、電子書不斷普及更是讓這個行業如日落西山。整個社會各行各業的多元化經營給書店經營打開了一扇窗,誠品書店大概就是在圖書零售做多元化經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誠品書店不再是簡單的賣書門店,而成為一種文化和品味的引領者。從門店建築的設計風格,內部擺設到業務的設置,以追求美感為基本訴求,凸顯自己獨特的文化品位、多元化與個性化。蘇州誠品的設計師表示將其定位於「一座人文閱讀、創意探索的美學生活博物館」。

書店用來賣書的區域僅佔整個區域的1/4左右,圖書區域的整體設計也一改過去死板的排列方式,以消費者感受為主導,會在旅行書籍的旁邊放置地球儀、旅行箱等周邊,會讓書架略微傾斜15度角來滿足讀者試讀時的身體舒適度,等等。

在書店的其他區域設置了茶、咖啡等飲品區,設置了創意商品的展示區,設置了音樂戲劇表演、文化講座和畫展等文化相關領域的展示區,讓文化的輸導與傳播不再各種形式彼此孤立,而是一種觀念或概念將各種形式融合,建立通感聯合欣賞,既豐富了文化的傳播形式,也增加了消費者的體驗角度和層次。

誠品書店的蘇州分店甚至設置了廚房區域,讓顧客在閱讀菜品餐飲書籍時,更直觀切實得感受書籍裡的內容,是全新的立體體驗模式。各區域的設置以消費者的體驗感受和互動為基礎,相互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誠品書店這種注重消費者體驗,通過調動消費者直觀感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行動體驗和關聯體驗的「立體體驗」模式讓人耳目一新,打通消費者的單一感受通道,形成全方位立體式通感 體驗,不僅僅是在銷售圖書,更是在倡導一種以書籍為載體承載的具有美感的生活方式,在用綜合藝術傳播文化美感。

以上內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誠品書店為什麼這麼火?魅力就在其中
    這家被譽為"臺灣文化地標"的書店為何能吸引這麼多人。今天,小編找到了誠品這些年精彩的文案,從這些"誠品特色"的文案中,我們或許能明白它的魅力所在。美食·咖啡·彩妝·飾品·書店……發現南京東路的新況味。十月十二日,誠品南京店全面開幕。4.誠品西門店
  • 誠品書店這麼火的原因是?
    「你不在家,就在誠品。你不在誠品,就在往誠品的路上」。如今到臺灣的遊客,一定會去誠品書店,感受臺北的文藝氛圍。臺灣流行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就是臺北的文化地標。」可見誠品在臺灣的地位啦!2004年,誠品敦南店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並且在 2015 年被 CNN 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全球入選的 17 間書店之一。
  • 誠品為什麼這麼火?光是文案就甩其他書店幾條街
    誠品書店因為近日在蘇州開設了大陸首家旗艦店而再次受到廣泛關注,這家已經有26年歷史的書店為何如此受到追捧,今天梅花網小編整理了誠品的一些非常著名的文案
  • 從「誠品書店」到「誠品」——誠品書店的經營之道
    誠品書店從線下出發,實現了應用網際網路思維經營流量的傳統書店的變革。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網上書店的突飛猛進,實體書店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書店紛紛倒閉。而誠品書店在困境中積極轉變經營模式,將書店與百貨和餐飲融合在一起,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夠休閒與娛樂,保留了書店難能可貴的文化氣息。
  • 我為什麼能承受誠品書店長達15年的虧損?
    今天重讀這篇去年虎嗅網發布的文章,我不知道誠品創始人吳清友是怎樣熬過那虧損的15年的,誠品的商業模式在中國大陸是否可行,然而吳清友的這句話:服務的終極目標是精進自己、分享他人-讓我無比感動。和大家分享,也算是對我們的一種自我激勵。吳清友:我為什麼能承受誠品書店長達15年的虧損?
  • 我為什麼能承受誠品書店長達15年的虧損
    從小家境不太好,身體也一直不太好的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在39歲時創立誠品書店,發願推廣閱讀。在承受書店長達15年的虧損,直至走到25年後的今天。讀完他的一篇自述後不難發現,這與他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影響密不可分。
  • 【產經】臺灣誠品書店是否可以破解大陸民營書店的「關門」結局?
    比如,給導購員遞上一份清單,她就會輕聲細語地認真幫你找,也不會影響別的讀者。誠品書店的服務,是出了名的。聽說,有人來臺北的第一站就是這裡,為的就是見識一下這種服務。不過,也不必諱言,這些「優勢」背後呈現的,仍是比較誠品其他系列產品,書店盈利份額仍相對不大的現實。誠品書店的作用,一方面是帶來盈利,一方面是贏得人氣,一方面也是塑造城市地標。
  • 病逝的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留下了一個怎樣的誠品?
    而此刻他留給世人的卻是思念與哀悼……「誠品書店」,這家創辦將近三十年的臺灣本土書店,早已成為臺灣的文化地標,甚至許多旅人去臺灣為的只是去一趟誠品。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誠品書店其實已經連續虧損了15年。然而吳清友卻說,書店賠錢的15年,是他一生最豐富的時光。
  • 南京與蘇州,先鋒書店與誠品書店,誰更勝一籌?
    如果你在南京,先鋒書店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在蘇州,或許誠品書店也是個絕佳的去處。小編的五一假期已經畫上了句號,這次去南京感受了一趟文藝之旅。先鋒書店——這次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讓我聯想起之前去過的蘇州誠品書店。兩家書店各有千秋,各有特色,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文藝青年打卡聖地。
  • 誠品書店吳清友:我為什麼能承受長達15年的虧損?
    六月十四日,誠品書店六月結婚書展,全面打點好您的結婚行頭,以書店盛大排場,見證您一生的婚禮。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系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演講編輯而成,他講了他為什麼能承受誠品書店長達15年的虧損,直至走到25年後的今天。文章刊於《中歐商業評論》九月號,原文標題:《我與誠品書店25年》。
  • 誠品書店會一直活下去
    ,由於成功的經營出特殊的「誠品」書店文化而受到關注。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在誠品賠錢15年之後,依然成為標杆的原因之一吧。以下為是我考察了蘇州誠品書店後的內容蘇州的誠品書店開了一年半時間了,這一年半我去過蘇州無數次,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你知道的,像我這樣的書蟲,讓誠品書店在我眼前千百次的錯過是很難受的所以上個周末,剛好要參加蘇州鳳凰網的活動,我就選擇在蘇州住一天,而住的這一天,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誠品書店。
  • 吳清友:我與誠品書店的25年
    史懷哲和弘一大師,一位在西方,一位在東方,在三十多歲的壯年就決定此生要度己度人,這種生命的壯闊實在是非我們所能及。我的學問不好,但從小就喜歡思考。史懷哲講到,大自然是上帝最偉大的創作,人類最偉大的創作盡在書本當中。這開啟了我對書店經營的一種興趣。 柏拉圖曾經說過,販售和分享知識其實是要比販售和分享食品更嚴謹、更需要小心的事情。之前我根本沒有任何對書店認識。
  • 【香港】誠品書店
    名字:誠品書店地址:香港銅鑼灣希慎廣場8F--10F經營類型:所有類型的書,不過都是英文和繁體為主。關鍵詞:臺灣,香港,人文,藝術,創意,生活書店語錄:誠品,是城市人的集體創作。簡介:相信大家對這家書店都有所耳聞,它1989年在臺北創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一直走到了現在。
  • 遊記:國金中心與誠品書店
    世界各地的誠品書店都有個奇怪的現象:它不是什麼著名景點,卻是超受歡迎的必打卡之地。蔦屋書店和誠品書店被譽為亞洲最美的兩個書店。蔦屋來自日本,誠品來自臺灣,這兩個書店體系,都是基於閱讀建立的生活綜合體,書店只是其中一部分功能。
  • 誠品書店進東京
    你可能已經看了各種「探店報告」,但你有想過嗎——誠品書店為什麼要在此時出現在那裡?△ 發布在 Instagram 上的誠品生活日本橋店開業倒計時海報。圖片來源 | @eslite_japan進東京,誠品選擇了日本橋街區。
  • 中國大陸唯一一家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
    蘇州誠品書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毗鄰洲際酒店,於2011年5月27日正式奠基開工,2015年11月25日開業。誠品書店於1989年由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在臺灣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 『案例』誠品為什麼這麼火?光是文案就甩其他書店幾條街
    文案發燒友(WenanFashaoyou)▼11月29日,誠品書店在大陸的首家旗艦店"誠品生活蘇州"開幕了,有人戲稱"內地苦等八年,終於等來了第一家誠品","去蘇州又多了一個理由"。這家被譽為"臺灣文化地標"的書店為何能吸引這麼多人。
  • 誠品敦南店,一間書店謝幕
    這樣的影響並不是一天兩天能看到的,但是三十年過去直接,誠品對於臺灣人的影響,已經不需要多言。24小時不打烊的實驗始於1999年,作家袁瓊瓊在誠品"看不見的書店"徵文活動裡許願。"我們有24小時的KTV,可不可以有24小時的書店"。
  • 誠品書店:被《時代》評選為亞洲最佳的書店
    由於誠品書店獨特的定位與經營者對理念的執著,讓愛書人眼睛為之一亮,開幕後很快就在市場上樹立起廣泛的知名度,媒體爭相報導這家風格出眾的書店,很多人驚訝臺北竟然會出現這麼高水平的書店。誠品公司就將南京作為投資合作的首選之地,計劃在南京開設大陸第一家誠品書店。「南京與臺灣的風俗文化有相近之處,來到這裡感到很親切。
  • 吳清友:我與誠品書店的25年【贊那度分享】
    這開啟了我對書店經營的一種興趣。柏拉圖曾經說過,販售和分享知識其實是要比販售和分享食品更嚴謹、更需要小心的事情。之前我根本沒有任何對書店認識。雖然相較於弘一大師,經營誠品書店也不過是一個心靈生活的逃兵,但我開始思考人生的價值到底在哪裡。我提出了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為理念的誠品之旅,也就是愛、善、美的不斷精進,使自己不斷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