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樂理知識:樂音體系
1. 四種性質: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
2. 振動不規則,音的高低聽起來不明顯,叫做「噪音」。
3. 樂音體系:音樂中所使用的基本的樂音的總和。
4. 音級: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專指樂音)
5.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關係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6. 半音:樂音體系中,音高關係的最小計量單位。
7. 全音:半音和半間之和
8. 音名:CDEFGAB 也叫基本音級,(在中世紀已經形成,當時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級。現在發展到八十多個。鋼琴五十二個白鍵,一個音級到下一個的距離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 (這些音名多用於歌唱,故叫唱名。
9. 變化音級:將基本音級加以升高或降低得來的音
10. 升級音: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級音
11. 重升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為重降。
12. 音組:樂音體系中八十多個音用來區分音分為若干組,它的標記是用小寫字母並在右上方加數字「1」來表示。如:c¬¬¬¬1,d1,e1,f1,比小字一組高的各組,由低到高名為「小字二組」、「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小字五組」。依次寫上數字「2」、「3」、「4」、「5」。比小字一組低的各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為「小字組」、「大字組」、「大字一組」、「大字二組」。小字組用小寫字母,大字組用大寫字母。
13. 標準音:目前***通用的標準高度是每秒鐘振動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組的a 為「標準音」。樂音體系中的各音級,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標準。
14. 中央C:位於樂音體系總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組的c1。每秒振動約261次。
15. 定律法:確定樂音體系中各音的絕對準確高度,人們在實踐中創造了各種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津、純律等。
16. 十二平均律:將一個純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
17. 等音:音高相同而記法和意義不同的音。如升C、降D,重升B,這三個音在鋼琴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但記法和意義不同。可以看出,除了升G和降A只有一個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兩個等音。
18. 複合音:平時聽到某一音,一般由許多個音組合而成的。它的產生是由於發音體(以弦為例)振動時,不僅全段振動,它的各部分(二、三、四、五段等)也同時在振動。
19. 基音:由全弦振動產生的音,聽的最清楚的
20. 泛音:由發音體各部分振動而產生,不易被聽出的
21. 分音:構成複合音的各音
22. 音域:從低音到高音,音列的總範圍。
23. 音區:音域中的一部分。根據音色的不同分為高音區、中音區和低音區。小字組、小字一組、小字二組被認為是中音區,小字三,小字四,五為高音區,大字組,大字一組和二組為低音區。
鋼琴的樂理知識:五線譜
1. 記譜法:用書面的形式將音樂記錄下來。
2. 音符:表示音的進行的符號。
3. 休止符:表示音的休止的符號。
4. 缺。
5. 音符和休止符的時值關係:較大的音符或休止符,和它最近的較小的音符或休止符之間的時值比例是2:1,也就是一個全音符等於兩個二分音符,一個四分休止符等於兩個八分休止符
6. 增長基本音符
7. 附點:記在音符和休止符右邊的小圓點。一個附點表示增長原有音符或休止符值的二分之一;帶有兩個附點叫雙附點,表示增長原音符和休止符時值的四分之三。
8. 延長記號:半圓形弧線中央加一小圓點。表示按作品的風格或演奏者的意圖自由增長該音符或休止符的時值。在多符幹記譜法中,延長號也可以記在音符或休止符下面。弧背下彎。
9. 延音線:記在音高相同的兩個音符上的弧線。表示將兩個音唱成一個音。延音線可以連續使用。
10. 五線譜:在五線譜上音的高低是根據音符符頭在五線譜上的位置而定,位置越高音越高,位置越低音越低。音符符頭可以記在線上和間內。
11. 加線:為了記錄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線譜的上面和下面還要加上許多短線。分為:上加線和下加線。
12. 連譜號:如果音樂作品需要寫在數行五線譜上,那麼數行五線譜還要用「連譜號」連結起來。包括起線和括線兩個部分。
13. 譜號:G譜號,表示五線譜上的二線等於g1.其它各線,音名如圖P21。F譜號,它表示五線譜的第四線等於F。其它各線,間音名如圖P20.C譜號,五線譜的第三線等於代表C1,記在五線譜的第四線上叫做「次中音譜號。」
14. 變音記號:表示音的升高或降低的記號。長半音,降半音,升全音,降全音。還原音。(都是針對基本音來升降的)可以記在線上和間內。
15. 調號:記在譜號後面的變音記號。在一個調號後對所有的音組都有效。例:P23所有的F都升高半音,所有的B和E都要降半音。
16. 臨時變音記號:記在音符前的變音記號,它的作用僅表示變音記號後面,一小節之內同高度的音有效。但用延音線連接起來的下一小節例外。在多個聲部中只對一個聲部有效。
17. 音符的正確寫法:單符幹記譜時,在三線以上,符幹下。反之上。在第三線上,上下都可以。多符頭的情況下,以離第三線最遠的為準。(單聲部永遠用單符幹記譜,在多聲部音樂中,只有在節奏相同情況才用單符幹記。雙符幹記時,高聲部幹朝上。低聲部朝下。
18. 休止符的寫法,在單符幹的記法中,休止符永遠寫在靠近三線的地方。
19. 符點音符和符點休止符的符點:永遠記在五線譜的間內。符點音符的附點要靠近符頭。
20. 省略記號:移高八度和移低八度用記號8——,記在五線譜的上面,表示虛線以內的音,移高八度。記在下面則表示降低八度。讀譜方便,避免多加線。
21. 重複八度記號
22. 長休止記號:記在五線譜的第三線上,上面的數目字表示休止的小節數。多在管弦樂分譜中使用。
23. 震音記號:用斜線標記,有兩種情況,表示一個音或和弦迅速均勻重複時,斜線記在符幹上。斜線的數目與演奏時音符符尾的數目相一致。
24. 反覆記號:表示樂曲的某一部分或全部重複演奏。某一旋律型重複時,用斜線表示。斜線數目與符尾數目相同。一次或多次重複某一小節時,用記號除法的詞來表示。從一小節到整首樂曲的重複,可用︱::︱來表示。表示記號以內的部分要重複演奏。不同的部分,可以用括弧括出,並記心阿拉伯數字。表示第幾次反覆時使用。
鋼琴簡單基本樂理知識
一.基本音級:
在樂音體系中,具有獨立名稱的7個音級叫做基本音級。這7個音級表就是現在鋼琴上白色琴鍵所發出的聲音。
基本音級的名稱有音名和唱明兩種標記方法,每個音級的音名是用字母來標記的。唱名則利用讀音來表示。(關於音名和唱名的關係,我們將在後面的調式與調性的部分具體講解。)以C大調為例:C大調基本音級的音名從低到高分別標記為:C、D、E、F、G、A、B與其對應的唱名則是do、re、mi、fa、sol、la、si 七個讀音。
在樂音體系中7個基本音級的標記(音名和唱名)是循環使用的。即C、D、E、F、G、A、B之後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 l、la、si之後還是do、re、mi、fa、sol、la、si……如此循環往復。
但是,每一個循環中的音級是音高不同的,也就是說,雖然音名(或唱名)相同但音高是不一樣的。在標記音名時時採用大寫、小寫,或者是在大寫字母後加入下標、小寫字母後加入上標的方法加以區別。如:C、a、a1(後面的數字「1」應為上標形式)、B3(數字「3」應為下標形式)。其中兩個相鄰的、具有同樣名稱的音的關係叫做「八度」。
二.變化音級:
在七個基本音級中,除了E和F(C調唱名為mi和fa)、B和C(C調唱名為si和do)之外,其他的兩個相鄰的音級之間還可以得到一個音,也是人耳可以明顯分辨出來的。
我們舉一個例子——在C音和D音之間還可以得到一個音高既不同於C又不同於D的音,也就是說這 個音要比C音高但是又比D音低。我們可以認為這個音是升高C音或者說是降低D音得來的。這種升高或降低基本音而得來的音,叫做變化音級。變化音級表現在鋼琴上就是黑色琴鍵所發出的聲音。變化音級的標記方法是在基本音級的前面加入#(升號)或b(降號)。如C音和D音之間的音,我們可以說它是升高C音而得來的,這樣就把它標記為#C(讀做「升C」),同時,我們也可以認為它是降低了D音而得來的,因此也可以把它標記為bD(讀作「降D」)。
由此可見,#C和bD實際上是一個相同的音,只不過標記方法不同罷了。這種標記方法不同、實際音高相同的音叫做「等音」。
基礎樂理知識
(一):音
1:音的產生:
音是一種物理現象。物體振動時產生音波,通過空氣傳到人們的耳膜,經過大腦的反射被感知為聲音。人所能聽到的聲音在每秒振動數為16-2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們人的聽覺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並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為音樂的材料。使用到音樂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於每秒振動27-4100次的範圍內。也就是說在音樂中所說的音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挑選出來,能夠表現人們生活或思想感情的,並組成一個固定的體系,用來表達音樂思想和塑造音樂形象。
2:音的主要性質:
音的高低 音的強弱 音的長短 音色
(1)音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四種主要性質,在音樂表現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長短最為重要。不知道您是否有這樣的體會:對於一首歌,不管您人聲演唱還是樂器演奏,唱的聲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時用什麼調,音的強弱及音色有了變化,但這支歌的旋律依舊。可是,如果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長短有改變的話,則音樂的感受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可見,對一段旋律來說,音高和音長短的重要性。
(2)音的高低決定於物體在一定時間的振動次數(頻率)。振動次數越多,音越高;振動次數越少,音越低。音的強弱決定于振幅(音的振動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強;振幅越小,音越弱。音的長短決定於音的延續時間的不同。音的延續時間越長,音越長;音的延續時間越短,音越短。而音色由發音體的性質、形狀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種因素決定。
(3)什麼是音色?音色指音的感覺特性。是音樂中極為吸引人、能直接觸動感官的重要表現手段。發音體的振動是由多種諧音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間的相對強度決定了特定的音色。人們區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為人聲音色和器樂音色。人聲音色高、中、低音,並有男女之分;器樂音色中主要分弦樂器和管樂器,各種打擊樂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音的分類
樂音 噪音
根據音振動狀態的規則與不規則,音被分為樂音與噪音兩類。音樂中使用的主要是樂音,但噪音在是音樂表現中必不可少。如架子鼓發出的聲響就是一種噪音,不過,這種噪音有一定的規律。
(二):音 階
五聲音階 七聲音階
1:音階的定義
音階(Scale)指調式中的各音,從以某個音高為起點即從主音開始,按照音高次序將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這樣的音列稱為音階,世界各地有許多不同的音階,隨著音樂水平的進步,音樂非常完整的理論與系統,目前世界上幾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平均律來作為學習音樂的基礎,因此我們今天所說的音階,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階(大調)與小音階(小調)為主。
2:音階的分類
根據調式所包含的音的數量可分為:"五聲音階"、"七聲音階"等。音階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
五聲音階(Pentatonic scale)由五個音構成的音階,多用於民族音樂的調式如:do、re、mi、sol、la、(do)。
(三):樂音體系
1:樂音體系的定義
在音樂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總和,叫做樂音體系。
2:樂音體系的分類
(1)音列:
樂音體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來,叫做音列。
(2)音級:
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級。音級有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兩種。樂音體系中,七個具有獨立名稱的音級叫做基本音級。基本音級的名稱是用字母和唱名兩種方式來標記的。兩個相鄰的具有同樣名稱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而得來的音,叫做變化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用"升"或" "來標明;降低半音用"降" 或" "來表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x"來標明;降低全音用"重降" 或" "來標明;還原用""表示。
3:音域與音區
音域可分為總的音域和個別音域、人聲和樂器音域。
音域中的一部分是音區,音區可分為高音區、中音區和低音區三種。人聲的音區劃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例如男低音的高音區卻是女低音的低音區。但各音區具有自己的特性音色,這體現在音樂的表現中,一般來說:高音區清脆、尖銳;而低音區則低沉、渾厚。
(四):調 式
穩定音 不穩定音
在音樂中,要表現音樂思想、塑造音樂形象僅僅依靠一個孤立的音、和弦或多個彼此毫無關係的音,是難以實現的。
1 調式的定義
在音樂中,按照一定的關係連結在一起的許多音(一般不超過七個),組成一個體系,並以一個音為中心(主音),這個體系就叫做調式。
2 調式中音的分類
在調式體系中,起著支柱作用並給人以穩定感的音,叫做穩定音。給人以不穩定感的音叫做不穩定音。不穩定音有進行到穩定音的特性,這種特性就叫做傾向。不穩定根據其傾向進行到穩定音,這叫做解決。音的穩定與不穩定是相對的。我們常見的某一個音(或和弦)在某一調式體系中是穩定的,但在另一調式體系中可能變得不穩定,即便在同一調式體系中,因為和聲處理的不同,某些穩定音也可能暫時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中。
3 調式的分類
調式分為大調式和小調式。由七個音組成的調式叫大調式,其中穩定音合起來成為一個大三和弦。小調式也是由七個音組成的,其中穩定音合起來成為一個小三和弦。大調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為大三度,因為這個音程最能說明大調式的色彩。小調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為小三度,因為這個音程最能說明小調式的色彩。在大小調體系中,起穩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級。這三個穩定音級的穩定程度是不同的,第Ⅰ級最穩定,而第Ⅲ級和第Ⅴ級的穩定性較差。三個穩定音和它們的穩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響時才能表現出來,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時,則不具有穩定性。第Ⅱ級、第Ⅳ級、第Ⅵ級、第Ⅶ級是不穩定音級,在適當的條件下,它們顯露出二度關係進行穩定音的傾向。
(1)大調
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統,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半音(DO、#DO、RE、#RE、MI、FA、#FA、SOL、#SOL、LA、#LA、SI)開始,依照大調的音程排列次序來做出一個全新的大調,以C大調為
例:
I II III IV V VI VII I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A:主音、導音 :
每個大調都有七個音,您看到的羅馬數字就是我們為這七個音排列的級數,第一個音為I級音做為整個大調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稱為"主音",而第七個音為VII級音作為引導整個音階再度回到主音的VII級音常常被稱為"導音"。
B:大調的組成規則:
每個音之間的音程大小,依序為『全-全-半-全-全-全-半』,這就是大調的組成規則,我們將整個音階分成兩部分:『DO、RE、MI、FA』 + 『SOL、LA、SI、DO』,稱之為"音型",每個音型含四個音,其間的音程距離都是『全、全、半』,所以一個大調就是由兩個『全、全、半』音型,中間以一個全音連接而成。整個大調音階組成的口決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C:升級大調
例1:
以C大調為基礎,一個大調應有兩個音型,把C大調的兩個音型去掉前面那一個,只剩下後面的SOL、LA、SI、DO部分,在後面再接一個"全全半"的音型,在兩個音型之間加上一個全音連接,成為"RE、MI、#FA、SOL",其中的FA需要升半音來做成"全全半"音型,因此這個大調就是:此大調的主音是SOL,所以調名就是G大調,調號是#FA
例2:
以C大調為基礎,一個大調應有兩個音型,把C大調的兩個音型去掉前面那一個,保留後面的RE、MI、#FA、SOL,會再得到一個新的音型LA、SI、#DO、RE:
這個大調的主音是RE,所以調名就是D大調,然後調號是#FA與#DO
例3:
以C大調為基礎,一個大調應有兩個音型,把C大調的兩個音型去掉前面那一個,保留後面的LA、SI、#DO、RE得到一個新的音型MI、#FA、#SOL、LA:
這個大調的主音是LA,所以調名就是A大調,調號是#FA、#DO與#SOL 由此三例繼續做下去,我們會得到7個大調:G大調、D大調、A大調、E大調、B大調、#F大調、#C大調,而這七個調的調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延續前一個調的調號再增加一個新的調號,順序是:#FA、#DO、#SOL、#RE、#LA、#MI與#SI,列表如下:
C G D A E B #F #C
D 降級大調
例1:
降級大調與升級大調相反,以C大調為基礎,一個大調應有兩個音型,在一開始去掉C大調上面的音型留下下面的DO、RE、MI、FA,然後下面再接一個音型,用一個全音連接起來得到FA、SOL、LA、降SI的音型:這個大調的主音是FA,所以調名就是F大調,調號是降SI
例2:
一樣的方法,以C大調為基礎,在一開始去掉C大調上面的音型,保留下面的音型,在向下接一個音型,得到一個新音型:降SI、DO、RE、降MI 這個大調的主音是降SI,所以調名就是降B大調,調號是降SI、降MI
依此類推,得到7個降級大調:F大調、降B大調、降E大調、降A大調、降D大調、降G大調、降C大調這7個大調,這七個調的調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延續前一個調的調號,增加一個新的調號,順序是:降SI、降MI、降LA、降RE、降SOL、降DO、降FA,列表如下:
C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注意:十二平均律中只有12個音,只能做出12個大調,可是您算一下,C大調 + 7個升級大調 + 7個降級大調總共有15個,怎麼會多3個?原因很簡單,其中一定有三個調是重複的,需要扣掉,但怎麼有重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同音異名"造成的。現將升級大調與降級大調的調名列出來哪3個調是重複的,一目了然。
1 2 3 4 5 6 7
G D A E B #F #C (升級大調)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降級大調)
其中藍色的調名表明這6個調互相是同音異名的調:
B大調(5個升記號) 同 降C大調(7個降記號)
#F大調(6個升記號) 同 降G大調(6個降記號)
#C大調(7個升記號) 同 降D大調(5個降記號)
其中(B/降C)、(#F/降G)、(#C/降D)根本就是同一個音,既然主音相同,那音階自然就完全一樣了,只是寫法不同而已。
(2)小調
小調與大調相比可就簡單多了,每一個大調都有一個附屬的小調,而且這個附屬小調所用的調號是共用該大調的調號,我們可以將小調看成是"寄生"於大調的另一種音階。將該大調的主音向下移小三度就可以找到小調的主音了,
例1:
以C大調為例,其附屬小調就是a小調了:
本例中下面那一行就是C大調的附屬小調a小調,確定了主音是LA後,向上排7個自然音上去,因為C大調沒有任何的升降記號,所以a小調也就沒有任何的升降記號。
例2:
本例是二個升記號的D大調,附屬小調就是b小調,其他的音往上推,因為調號都寫在前面了,所以不用去想哪個音要升或要降了。這種小調稱為自然小音階,在作曲中並不常用。
小調的分類
小調分"自然小音階"、"和聲小音階"、"旋律小音階"、"現代小音階"四種,比較如下:
本圖中自上而下分別是"自然小音階"、"和聲小音階"、"旋律小音階"、"現代小音階",其區別是:
a 自然小音階:
除了調號之外,完全不加任何臨時記號。
b 和聲小音階:
因為和聲學導音的概念,導音應該和主音相差半音,所以除了調號之外,將自然小音階的七級音升高半音,就成為和聲小音階。
c. 旋律小音階:
除了調號之外,由於和聲小音階將七級音升高半音,六級音和七級音就會相差增二度(三個半音)了,為了方便旋律的發揮,所以在音階上行時將六級音也升半音,卻給人以大調的感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在音階下行時將六級音和七級音還原,成自然小音階的樣子,稱為旋律小音階。
d. 現代小音階:
除了調號之外,在現代的和聲中,技術不斷進步,大小調的調性也不再是很重要的事了,作曲家需要新音階,現代小音階就出現了,和旋律小音階不同的是,現代小音階在下行的時候是不將六級音和七級音還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