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佛教的故事中看到許多關於投胎輪迴的故事,和輪迴報應的說法,便會提出這樣的疑問:「這世上真的有六道輪迴,前世今生嗎?」
佛教中有許多關於前世今生的故事,但如果真如佛教所言,人有前世今生,那為何我們沒有半點前世的記憶?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從佛法中慢慢去探究。
01從六道輪迴的起源說起
所謂六道輪迴,指的是眾生輪迴的六大去處,即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但是這並不是佛教提出的概念,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後為佛教引用,說明六道輪迴確實存在。
但是如果真的存在,六道輪迴又是怎麼形成的,婆羅門教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時候佛才出現在世間,為眾生答疑解惑,解釋六道輪迴的道理。
正如《六度集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察微王的國王,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補鞋老翁,於是邀請他飲酒。在老僧醉後讓人把他背到宮中,讓眾人假裝他是國王,讓他審議政事,老翁稀裡糊塗忙活了一天。整個人都暈暈乎乎的,宮女看到就問:「大王今天氣色好像不太好啊。」老翁說:「我夢見自己是個補鞋翁,整日奔波辛苦,所以醒來時感到難受。」老翁夜間一直睡不著,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是補鞋翁還是國王。於是皇后便帶酒過來與他同飲,老翁醉後大家又把他帶回去了從前的房子。幾天後國王又來找他,老翁見到國王道:「前幾天喝了你的酒導致長醉不醒,甚至夢到自己當了國王,今天才算是醒過來了。」
從這個故事中看出,其實現實和夢都是心的變化而產生的反應,若是老翁國王當久了,就會以為曾經的補鞋只不過是一場夢。
佛說,修佛就是修心,萬物都是「境由心轉。」一切都是在於自己內心的變化。
淨空法師曾說:
六道從哪裡來的?從執著來的,叫見思煩惱,你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換句話說,你對於一切法看錯、想錯了,六道就出現,六道是這麼來的。
六道其實就是來源於一個人心中的執念,放下了,夢也就醒了,六道也就沒了。因此,佛說六道之外還有法界,有四聖法界,有一真法界。
這裡的法界不是新的世界,而是意識所緣的境,心達到了這樣的境界,才能看到萬物存在的本相,修行圓滿。
就好比《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又如電。」這句話告訴我們,世間萬物都如夢幻或者泡沫般虛妄,執著於此,就仿佛身在夢中。
看破了這些虛妄,夢就醒了,夢醒了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
六道的根本其實在於,眾生對於貪嗔痴三毒的執著,若是執著於此,那麼六道輪迴就是存在,人們在其中沉淪,遭受苦難煩惱。
故而,六道輪迴是因為人們對於世間萬法的執念產生,過去的記憶其實就如同夢一樣虛妄不真。
佛教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努力修行,戒除自己的種種欲望,才能息滅自己心中的貪嗔痴三毒,超脫六道輪迴,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