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影片是根據伊拉克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 梅根和一條戰犬瑞克斯的故事。
梅根是瑞克斯的訓練員,倆人共同訓練共同搭檔趕赴前線排查恐怖份子的爆炸裝置。
中途被恐怖份子的炸彈炸飛後受傷,相隔了一段時間,梅根再次回到部隊於瑞克斯相聚,瑞克斯因那次受傷後傷口一直沒有痊癒而不能再次上前線,梅根想收養瑞克斯,陪他安度晚年,可是軍隊的規定是鐵一般的嚴謹,因為懷疑瑞克斯有攻擊行為而不讓領養。後經過梅根的幾經波折努力後終於讓瑞克斯回到了她的身邊。
整體感覺還可以,屬於煽情內的戰爭片,自我感覺不足的地方是對軍犬瑞克斯的成長部分沒有體現,貌似單刀直入的進入主題,直接就是寫瑞克斯已經成長了,給觀眾的感覺是簡單的訓練了幾天就奔赴戰場了,還沒有開始執行到大的任務時瑞克斯和梅根就受傷了。
此部電影情節簡單,不像看其他美劇那樣傷腦細胞,但這部影片也同時反應了當今社會上的幾個普遍現象。
1.戰士們的戰後心理問題:
這個問題從來都是很少收到社會的重視,我們如果不重視戰士們在戰場上受傷後的一些心理問題,就會讓站士們感覺心理不平衡,因公負傷了還受不到重視。就有可能會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就好像片中的梅根因為戰場上的爆炸導致自己身體和心理上受到了損傷,導致她很難再回歸社會回歸到正常的生活。而且她變得性格暴躁、容易發火,並對同伴帶有攻擊性,最後不得不去接受心理治療。
2、軍犬的晚年生活很少受關注:
戰犬因為是從小被訓練成執行特種任務的一條軍犬,它們相當具有攻擊性。所以軍隊裡的那些軍犬如果是負傷了,或則執行任務幾年後退役了,也都不會讓它們回歸社會,讓人類領養,只能呆在部隊裡孤獨終老,或則安樂死。
就像影片裡負責訓練戰犬的長官說的:曾經有一頭戰鬥犬回歸了社會,被人領養後,有一次主人帶它下來遛彎兒時,它看到一個4歲的孩子拿著玩具槍,它突然衝上去死死的咬住了那個手無寸鐵的孩子,孩子的媽媽絕望地只能看著她的孩子被那隻所謂的軍犬活活的咬死。所以軍隊明確規定有攻擊性的軍犬是很難回歸社會群體的。
影片中最後雖然戰犬瑞克斯回歸了社會,回到了梅根的身邊,但是規定如果瑞克斯一旦出現攻擊人類的時候就必須執行死刑。
整部影片都比較輕描淡寫,包括後面結尾時瑞克斯的退役典禮和利維跟瑞克斯的道別都是一帶而過了。感覺都是輕描淡寫的一部片子就結尾了。中間重點部分沒有特別突出,這是唯一的遺憾。其他方面都還可以,也值得大家消遣一下。
感覺這部片的播出意義在於:呼籲人類,狗是人類的好朋友,特別是戰犬對我們人類的平安是有功的,需要人類的愛護和善待。這部片對於有養寵物經歷的網友或者喜歡小動物的人來說可以值得去一看。此片屬於老少皆宜的片子,總體來說挺溫馨的
梅根和瑞克斯其實就是馴養關係,不過正因為是馴養關係著就讓他們從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呼籲人類:無論是人與人,還是人與動物之間,只要相互付出了真感情,就要認真對待,愛惜,愛惜我們的愛人,愛惜我們養的寵物們。只要出處充滿愛,我們的世界才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