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識丨農曆七月是吉祥月、孝親報恩月,同時也稱「地藏月」

2021-01-19 惠來縣永福禪寺

七月在民間雖被稱為「鬼月」,但在佛教中的卻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從古到今,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寺院將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
農曆的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薩聖誕。地藏王菩薩過去世曾為婆羅門女及光目女,以供養三寶的功德,使生前作惡的母親得以超拔惡趣。因此她發願要度脫一切眾生悉皆成佛,自己乃成正覺。所以,七月也稱「地藏月」。

   「七」,在中國的數字當中,是一個奇數:七巧、七星、七彩、七律;基督教也有「七天創造宇宙」之說,甚至七天一周,每周日要上教堂做禮拜一次;在佛教裡則有禪七、淨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蘊涵無盡的數字。
   然而,長久以來,中國的七月一直被認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民間的七月,仿佛「鬼影幢幢」。其實在佛教裡,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
   所謂「佛歡喜日」,源自於佛世時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來臨,所有僧侶皆不外出託缽,只在山中林間打坐經行,專心修持,此稱為「結夏安居」。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到了七月十五日這天,也就是安居結束之日,所有僧眾一一把自己的修行體悟向佛陀報告,等待佛陀的認可,這一天就叫做「僧自恣日」,又稱「佛歡喜日」。
   從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廟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則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七月乃是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

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這就是微妙的地方。報恩,佛經裡面是非常重視的,要報四重恩,其中第一條就是「父母恩」,父母對我們的恩大如須彌山,佛教裡面《父母恩重難報經》以及很多經典都有講到。其中佛在《四十二章經》言:「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上之神也。」就是說人們去拜天、拜地、拜鬼神,靈不靈呢?不如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孝順自己的父母比拜天、拜地、拜鬼神還要靈,我們人有很多的苦難從哪裡來的呢?就從不孝來的。所以,要孝養父母,以報親恩。
   人的一生不過百年,用一顆孝心去利益現世父母,乃至七世父母,進而廣大到利益一切眾生,生命便會被賦予更重要的意義。
   一個心中裝滿恩的人,本身就很幸福,很有福氣。孝親報恩不但能利益眾生,亦能改變自身命運,增長福氣,增長幸福感,使生命更美好,使世界更和諧。

農曆七月十五日,在佛教中是一個重大節日。佛教寺院,總要舉行「盂蘭盆會」。據《盂蘭盆經》載:「目犍連嘗於此日供養十方眾僧,以此廣大功德,救拔其母脫離餓鬼道。後世遂有於佛歡喜之日,以飯食等供養十方眾僧之舉,其功德廣大,令七世父母等皆得解脫。」
  《盂蘭盆經》中講,有一次,目犍連尊者在七月間結夏安居打坐時,突然想起生身的母親;因為母親在世間時貪、嗔、痴具足,他非常擔心,不知道母親往生後到底會落在何處?於是尊者進入定中,看到餓鬼道中的眾生都是:圓又大的肚子、細又長的脖子、幹如柴枝般的手腳。每個都在哀嚎、飢餓難耐,令人慘不忍睹。當他看得十分不忍時,忽然看到日日夜夜思念的人——他的母親。
母親也正在飽受飢餓的煎熬,目犍連尊者看了內心非常痛苦。他在佛陀的弟子中號稱神通第一,於是立刻運用神通,變出一缽飯、一壺水,恭恭敬敬地送到母親面前。母親十分歡喜,她忍著顫抖和痛楚,將食物拿到嘴邊,可是飯與水才一到嘴邊,她的口中就吐出一團大火,瞬息間水幹了,飯也變成了焦炭。

   目犍連尊者看到了這種情景,非常痛心,也覺得萬分無奈,儘管他的神通廣大,但是母親的業障讓他無能為力。因此帶著萬分的失望從定中醒來,立即去請求佛陀給他力量,教他如何救度自己的母親。他的一番孝心令佛陀感動,佛陀說:「要救你的母親,光憑你的神通是不夠的,因為你的母親業障太重,必須靠許多有修行且已證果的僧眾,在七月十五日當天,將清淨的福業累積在一起,用心力一起回向來幫助她,唯有這股力量才能轉她的業。

   於是目犍連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用最虔誠的心來供養僧寶,之後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為他母親祝福,因為每個人平時勤於修行,福德具足,這股福慧、歡喜凝聚的加持力量確實非常大。就在當天晚上初夜時分,尊者於定中見到母親脫離餓鬼得生天道。於出定後趕快去向佛陀禮謝,也向所有的比丘頂禮。

2020年7月22日至9月16日,我寺「四十九日瑜伽焰口施食共修法會」期間,十方善信可前往我寺客堂登記立牌位,為往者超薦,為生者祈福。

客堂聯繫方式:

電話:0663-6691235

        13543961041(微信同步)

(識別下方二維碼可網上預約立牌位)

相關焦點

  • 農曆七月不是鬼月,而是孝親月、報恩月、吉祥月!
    然而,長久以來,中國的七月一直被認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因為以訛傳訛,於是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民間的七月,仿佛「鬼影幢幢」。其實在佛教裡,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
  • 農曆七月是「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
    今天農曆七月初一起, 整個七月,孝親報恩月!願在生父母吉祥安康!南無阿彌陀佛佛經裡面是非常重視的,農曆七月,報恩月!我們把農曆七月份叫作「報恩月」。 報恩,佛經裡面是非常重視的。懷著感恩的心,來對待我們的父母、三寶、師長,還有身邊的一切眾生,和生活的國土,這是佛教非常重視的報恩思想。農曆七月,在我國民俗傳說中被稱為「鬼月」,傳說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日,便會打開鬼門,放出餓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上鬼門。
  • 農曆七月初一:這個月不是鬼月,而是孝親月、報恩月、吉祥月!
    然而,長久以來,中國的七月一直被認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因為以訛傳訛,於是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民間的七月,仿佛「鬼影幢幢」。其實在佛教裡,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
  • 南嶽禪寺 | 孝親月農曆七月初一至廿​九 「撞鐘法會" 通啟.
    在民間,七月被稱為「鬼月」,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關閉這段日子裡,陰間的無主孤魂都會湧到陽間,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裡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們為禍社區,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在佛教中的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
  • 孝親月 | 農曆七月,孝親報恩,普利冥陽
    農曆七月初一至廿九「撞鐘法會」 在佛教中的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2020年8月19日,農曆七月初一,孝親月首日,南嶽禪寺撞鐘法會如法啟建。願以此功德,回向所有信眾過往的父母師長、寃親債主,十方法界一切有祀無祀孤魂等眾之靈,解脫苦厄,早生淨土。擊幽冥鐘的由來原文: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叢林法器,唯大鐘為第一。
  • 《農曆七月:孝道月、報恩月》還有3個殊勝節日,修行人不可不知
    【慈悲·孝親·佛歡喜】【切勿殺生祭拜祖先】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傳說因為鬼門開,鬼道眾生出來滋事,因此諸事不吉。為了祈求事業、家庭平安順遂,所以舉行各種普渡、法會,拜祭亡靈。如此「自利」的風俗由來已久,更使無知大眾普遍相信七月象徵著不祥,而不會選擇在這個月份籌辦喜慶活動。
  • 農曆七月吉祥月、報恩月,佛弟子該如何去做?
    佛陀看到弟子在解夏這天覺性啟悟,心生歡喜,所以七月是歡喜月,也因為七月成就很多修道者的道行,所以也是吉祥月。而佛弟子目犍連,在解夏這天,以供僧的功德,解救在地獄中的母親,這也是一種孝順的表現,所以七月也是孝道月。
  • 農曆七月 佛教中的感恩月,誦經報父母恩
    農曆七月,很多人認為這是諸事不宜的「鬼月」。在佛教中,沒有鬼月的說法,對於佛教來說,農曆七月其實是吉祥月、歡喜月、感恩月和教孝月。佛陀看到弟子在解夏這天覺性啟悟,心生歡喜,所以七月是歡喜月 ,也因為七月成就很多修道者的道行,所以也是吉祥月。而佛弟子目犍連,在解夏這天,以供僧的功德,解救在地獄中的母親,這也是一種孝順的表現,所以七月也是教孝月。
  • 「農曆七月殊勝孝親報恩月」為什麼要超度祖先?
    【農曆七月殊勝孝親報恩月特輯】為什麼要超度祖先?請大家在此報恩月,多誦持《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與《報父母恩咒》, 報現世及累世父母恩德。每天49遍只需1-2分鐘,非常簡單易行。而且這是普傳的顯教經咒,所有人都可以念誦。
  • 七月是恐怖的鬼月嗎,其實它是報恩祈福的吉祥月
    在我國的傳統習俗中,常把七月稱為「鬼月」,從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至七月三十日鬼門關閉。按照民間習俗的說法,從農曆七月初一起地獄之門打開,讓那些終年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了卻人間業債,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
  • 海濤法師:農曆七月慈悲、孝親、佛歡喜-供僧緣起,功德無量
    【慈悲 孝親 佛歡喜-供僧緣起】海濤法師 每年逢農曆七月,各地佛寺大多會舉辦盂蘭盆法會,此為中國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節日。尤其七月十五日更是「佛歡喜日」。而盂蘭盆法會,正是一種超度歷代宗親的佛教儀式,可以用以報答累世父母的乳哺、劬勞之恩。「盂蘭盆」是梵文的音譯,原本的意思是「解救倒懸(之痛苦)」,即解脫餓鬼道眾生之苦。
  • 農曆七月廿九,地藏王菩薩聖誕日的由來
    地藏王菩薩的聖誕日,是每年的農曆七月三十日,但今年農曆七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今年的地藏王菩薩聖誕為農曆七月廿九日。在我們中國漢地,地藏菩薩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並稱為四大菩薩,廣為人知,深受大眾喜愛和敬仰。
  • 【七月殊勝孝親報恩月】供佛齋僧超拔歷代祖先、歷生父母
    【七月殊勝孝親報恩月】供佛齋僧超拔歷代祖先、歷生父母報父母恩咒讀音:南(na)無(mo)密(mi)慄(li)多(duo) 哆(duo)婆(po)曳(ye)娑(suo)訶(he)誦咒回向文請大家在此報恩月,多誦持《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與《報父母恩咒》, 報現世及累世父母恩德。 每天49遍只需1-2分鐘,非常簡單易行。 而且這是普傳的顯教經咒,所有人都可以念誦。 請大家將此法多多轉告眾人! 轉發功德無量。
  • 玉佛禪寺地藏殿:農曆七月初一,一枝鮮花敬諸佛,一瓣心香遍十方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8月19日農曆七月初一 佛教香期走進地藏殿此次農曆七月初一的香期,正值地藏月首日。在整個農曆七月,先後有引領眾生往生西方淨土的大勢至菩薩的聖誕、有佛陀開示專為救度父母親友永離苦難的「盂蘭盆會」、有願救度地獄眾生、乃至一切眾生的地藏菩薩的聖誕。因此,對於佛弟子來說,農曆七月是個孝親報恩、緬懷故人、超度亡靈、培福修行的殊勝月份。
  • 農曆七月|孝親報恩月,大勢至菩薩為報父母深恩的言傳身教!
    農曆七月,被稱之為孝親報恩月,也是諸佛菩薩在向我們彰顯:「孝」實為至道之法。今天,值此菩薩聖誕殊勝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大勢至菩薩為報父母深恩的言傳身教。孝親報恩的典範大勢至菩薩頭頂的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 種種的佛事,都能在那光明中顯現出來。 例如念佛拜佛,或者講經說法,或是打齋供眾,都能在那寶瓶的光明裡面現出來。
  • 農曆七月廿九,恭迎地藏菩薩聖誕!隨喜轉發,所願皆成!
    恭迎地藏菩薩聖誕2020年9月16日,農曆七月廿九,為地藏王菩薩聖誕日。地藏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大智文殊菩薩、大悲觀音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合稱為四大菩薩,深受世人敬仰。因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農曆七月二十九日,地藏王菩薩聖誕日方證菩提。」故也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這是地藏王菩薩發下的宏誓。據《地藏十輪經》中記載,由於此位菩薩是"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被尊稱為地藏。
  • 殊勝吉日|地藏月的最後一天,恭祝地藏王菩薩聖誕
    2020年農曆七月二十九(9月16日)恭祝地藏菩薩聖誕地藏菩薩(梵語: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地藏菩薩的名號功德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
  • 七月吉祥月
    一般人認為七月是鬼月,很多事都不能做——想搬家不敢搬,認為七月搬家是入鬼屋;想娶媳婦不敢娶,認為七月娶新娘是娶鬼妻;想開店也不敢開,怕開鬼店……,反正大家都把七月當作是不吉利的月份。  其實農曆七月份有3種意義,在佛教而言是吉祥月,也是佛的歡喜月,更是眾生的報恩月。
  • 七月不是鬼月 而是「報恩月」
    「七」,在中國的數字當中,是一個奇數:七巧、七星、七彩、七律;基督教也有「七天創造宇宙」之說,甚至七天一周,每周日要上教堂做禮拜一次;在佛教裡則有禪七、淨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蘊涵無盡的數字。
  • 七月,鬼月還是吉祥月?一年中非常重要的月份,不可不慎!
    祈願三寶慈悲加被,護佑現世父母身心康泰,吉祥自在。過去七世父母,離三途苦,得生善處。同時儘自己實際贍養父母的義務,使家庭和樂,老有所養。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農曆七月十五日,在佛教中是一個重大節日。佛教寺廟,總要舉行「盂蘭盆會」。據《盂蘭盆經》載,目犍連嘗於此日供養十方眾僧,以此廣大功德,救拔其母脫離餓鬼道。後世遂有於佛歡喜之日,以飯食等供養十方眾僧之舉,其功德廣大,令七世父母等皆得解脫。《盂蘭盆經》中講:佛陀在世的時候,他的弟子目犍連尊者,已得道果,便欲濟拔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