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附近將增添一座集地鐵、普通公交、微循環公交和自行車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身的綜合交通樞紐。記者從首發集團公聯公司了解到,城市副中心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日前正式動工,開始基坑圍護結構施工。建成後將成為副中心對外交通與內部交通的核心銜接點,是支撐城市副中心公共運輸體系的重要基礎設施。
據首發集團公聯公司介紹,城市副中心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是2020年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樞紐位於副中心行政辦公區東側,通濟路與運河東大街交叉口的東北角,地處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與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之間,同時鄰近地鐵6號線東夏園站。
樞紐用地面積約2.18公頃,總建築面積約4.99萬平方米,其中包含便民服務設施約1.8萬平方米。樞紐主體建築為地下2層,地上3層局部6層,建築高度36米。其中,地上主要設置候車大廳、公交停車區、站務用房及配套便民服務設施等,地下主要為換乘大廳和小汽車停車區,藉此實現公交、地鐵6號線、微循環公交等多種客運方式的銜接和換乘。樞紐地下換乘通道下穿通濟路,為地面公交和地鐵客流提供了便捷、舒適的接駁換乘條件。此外還設置了自行車庫,為多種交通方式的便利換乘提供設施服務。
在設計上,城市副中心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突出開放性,將建築朝向街角方向打開,設置屋頂花園、綠化平臺等立體空間;突出藍綠交織城市特色,將城市綠帶景觀擴大引入綜合交通樞紐場地內部,塑造街區「綠島」中的樞紐建築。
東夏園樞紐建成後,將引入10條公交線路,其中包括2至3條普通公交線路聯絡副中心和中心城區,7至8條微循環公交服務副中心周邊客流出行需要。樞紐規劃4個到車站臺8個發車站臺,為公交提供70個駐車位。未來該樞紐將承擔中心城區與副中心及東部發展帶各新城之間的客流交換功能,為行政辦公區辦公人員及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師生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