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演出行業協會2月5日發布的《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昨天開始已經正式試行。
恰巧,「吸毒藝人終身禁演」的話題,昨天也衝上了熱搜第一。
這一次不僅僅是《管理辦法》,兩會人大代表建議,將「一次吸毒,終身禁演」寫進法律法規中。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為即將召開的兩會,準備了多份議案和建議,其中包括了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的明星吸毒事件。
2020年6月24日,中國禁毒網發布的《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中指出,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
報告中特別提及,演藝人員是濫用大麻的主要人員。
對於娛樂圈涉毒藝人頻出現象,朱列玉稱,此亂象顯現的是行業規範、社會輿論對「明星禁毒」的限制不足以及法律法規的缺位。
朱列玉認為,公眾人物在享受百萬流量帶來的社會資源的同時,應當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樹立正面的公眾形象。
「明星吸毒行為突破自身道德底線,也給社會和他人造成巨大的負面示範效應。」
公眾人物吸毒,不僅將會對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更會給是非觀尚未完全健全的青少年群體,樹立錯誤的榜樣。
允許吸毒藝人復出,無疑會玷汙娛樂圈,乃至社會的風氣。
因此,他建議將「一次吸毒,終身禁演」寫進法律法規中,以整治明星涉毒亂象。
該建議一經報導,就得到了許多網友的大力支持。
許多人本就對娛樂圈亂象深惡痛絕,尤其是那些吸毒藝人頻繁試水復出,更是挑戰了公眾的底線。
不過,這些試圖復出的藝人,大多也無法獲得大眾的寬容。
蕭淑慎
除了社會影響的考量,毒品的高復吸率,也是朱列玉提出禁演建議的原因。
毒品的戒斷本就艱難,如若吸毒藝人復出,重回演藝界的巨大壓力可能會讓他們重新產生對毒品的渴望。
知名藝人蕭淑慎就曾經3次復出,又3次復吸。
蕭淑慎年輕時長相精緻、身材傲人,曾經是無數人心中的女神。
同時她還星途順利,拜新加坡知名音樂人李偲菘和李偉菘兄弟為老師,還被滾石唱片公司看中,成為孫燕姿的同門師妹。
梁靜茹的《勇氣》拍MV的時候,特別邀請她來做女主角「宇宙超級美少女」。
原本前途一片光明,卻染上了毒癮。
2006年,第一次吸毒被抓,她說自己是受到誘惑才染上毒癮的。
這時的她暴瘦到臉部凹陷,上綜藝時說話也語無倫次。
戒毒後,雖然大家都視她如瘟疫,但她還是靠著導演朱延平的《女人香》二次復出了。
但是在拍攝過程中,她竟然因為一場雨中的戲,冷得崩潰大哭。
她意識到日後很難再拍戲,體力、精神都無法負荷。
壓力讓她再一次選擇了毒品,2007和2011年,她又進行了兩次復吸。
這一次,因為3次吸毒,她被判了一年七個月的有期徒刑,在監獄中改過自新。
2006到2011,短短5年間,她總共3次涉毒,被媒體封為名副其實的毒後。
她也從當年星途璀璨的「實力派」歌手和演員,一下子墮落為靠暴露吸引眼球的娛樂圈邊緣人。
柯震東、房祖名
2014年,柯震東和房祖名、常一嬌等人吸毒被北京警方查獲。
當年,CCTV《焦點訪談》節目中更是曝出,房祖名已有8年吸毒史,柯震東則有2年吸毒史。
柯震東和房祖名先後開記者會道歉,但不出意外地,大眾對吸毒藝人的容忍度很低。
儘管兩人近幾年看起來都很低調,但其實復出的試水正在進行中。
2014年就已經拍攝完成的電影《不倒俠 打噴嚏》,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被擱置。
去年,柯震東父親豪擲7000萬臺幣(約人民幣1675萬)買下電影版權後,才終於在臺灣省上映。
同時,柯震東的新歌《約定一拳》,悄悄在各大音樂軟體上架。
儘管沒有做多大的宣傳,還是被網友發現,最終被罵到下架。
另一邊,房祖名離開了大屏幕,開始做起了導演,拍了一部《北京愛情圖鑑》。
原本定檔2020年1月,後又推到了2020年底。
2020年底又把電影名《北京晚9朝5》悄悄改名《北京愛情圖鑑》重新定檔2021年3月12日。
沒多久又從3月12日,改為4月9日。
而房祖名從海報上的導演位置,變成監製位置,到現在海報上刪除影人信息,徹底隱身。
不過即使是這樣,也依然擋不住網友們自發的抵制。
這一次還能不能上映,我們拭目以待……
陳羽凡
從1998年至2018年,整整20年,陳羽凡和胡海泉的羽·泉組合都是國內最有號召力的歌唱組合之一。
《冷酷到底》、《三十》、《再生》、《奔跑》……相信即使不是他們的粉絲,都有聽過他們的歌。
2018年,陳羽凡因為吸毒被捕。
原本羽泉組合還準備開20周年的演唱,沒想到一夜之間,組合竟然以這種形式散了夥。
塵埃落定後,陳羽凡被石景山分局責令接受社區戒毒三年。
據知情人透露,這意味著三年內,若陳羽凡不定期去社區進行尿檢和談話,或者在三年內復吸,將被執行強制戒毒。
然而僅僅過去一年,陳羽凡就已經開始「試水」復出。
可能陳羽凡自己也沒有想到,僅僅是「現身錄音棚」,網友們就已經開始拒絕了。
組合中的胡海泉,則一直是獨來獨往,顯然也是不太想和陳羽凡在公開場合上牽扯到太多。
從「國民級歌星」,到人人喊打,想必今後娛樂圈也不會再有陳羽凡的一席之地了。
公眾人物在享受百萬流量帶來的社會資源的同時,自然應該負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
「法律是對人最低的道德要求。」
在許多青少年都以明星為偶像的當下,藝人們自身遵紀守法都做不到,談何來給粉絲們傳遞正能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