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今天,網絡毫無疑問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在快速、高效、便捷的背後, 卻隱藏著不可忽視的危機。
網絡詐騙層出不窮、防不勝防,以此為題材的書籍、電視和電影也紛紛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比如最近在TVB熱播的連續劇《迷網》、以及著名公安作家舒中民先生的新書《網探》等,都是網絡詐騙案的縮影。
今天就來談談《網探》。
生活中處處是抉擇,《網探》的主線,也隱藏在各種各樣的抉擇當中。
01善與惡的抉擇
兩個年輕人,同是出自被詐騙毀掉的家庭,同是走上痴迷網絡之路,一起創建黑客組織,研討黑客技術,後來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卻又註定狹路相逢,從而演繹出一起驚天的對手戲。
其中一人達摩,因傷生恨,選擇從惡,輔助父親達方成,用精湛的科技手段,利用人性的黑暗面,製造了一樁又一樁網絡騙案,騙財、騙色,甚至傷人、殺人,以此報復社會。
然而直到故事的最後,他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和無數個也叫達摩的父親的養子一樣,得到的並不是父親的愛,而儘是欺騙和利用。他心心念念輔助的父親,竟是他的殺母仇人。
故事中的另一人丁楊,治癒自我,選擇為善,在警隊積極參與打擊網絡詐騙犯罪。他憑著自己豐富的創新能力和黑客技術,一次次和犯罪者博弈,在追獵和反追獵的遊戲之中,終於把惡徒繩之於法。
書本封面的一句話,正正揭示了這場博弈的精髓,也暗示了最後的輸贏:
「真正的網探,尋找的不是犯罪者的技術痕跡,而是他的心理痕跡。」
當然,善與惡的抉擇,同時也穿插在故事中的其他人物身上:無數個選擇從惡的達摩,成為犯罪者的同謀;住在犯罪者隔壁的普通人喬爺,以一己之力想救助被惡徒傷害和控制的女孩……
02傳統與更新的抉擇
作為主人公的刑警羅衛,頭腦清晰,有著豐富的實體破案經驗,擅長傳統的刑偵之術,但即便自己的妻子就是網警,還是對網絡科技破案有所質疑。
但隨著案件的發展,終於確信網絡犯罪的空間虛擬化、行為隱蔽化以及手法多元化,也認同了破案手段與時俱進的重要性,摒棄了對黑客精英丁楊的質疑,最後和網警部門同心協力偵破了大案。
03工作和家庭的抉擇
羅衛和妻子高媛,原本都是警隊裡不同部門的精英,由於工作的相似性,一直互相理解和包容。
隨著高媛懷孕,身份的轉變讓兩人之間產生了分歧,婚姻亮起紅燈。經過一系列的溝通、懷疑、冷戰、牽扯進案件的驚險之後,兩人終於還是在工作和家庭的抉擇中找到了平衡點,孩子順利出生。
這段感情線並不算是《網探》中的主線,卻一直穿插其中。相信這裡面包含著作者的特別用意:作為公安部門的一分子,他定是看到了警隊裡很多警察面臨工作和家庭抉擇的兩難局面,細緻描繪出來,以此致敬警察的不易。
《網探》這本書,以網絡詐騙案為題材,可讀性強,剛開始閱讀比較燒腦,從環環相扣的案情設置中,慢慢接近真相,除了個別細節(比如達方民父子無需道具就能變臉的類特異功能等)有點杜撰的痕跡,大致上都很真實,很貼近生活,不失為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