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很喜歡吃蛋撻或者派這種洋點心,但是卻常常有人分不清這兩種東西,其實派和撻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姐妹,就好比有人分不清湯圓和元宵一樣。而今天要介紹的這款「巧克力迷你派」就是兩者的混合體,在做之前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派」和「撻」的一些區別。
浪漫法式:撻
相信很多人都在蛋糕店或者西式快餐店門口見過這樣的廣告「某某法式蛋撻,香甜醇厚,鬆軟可口」。對,沒錯!「撻」的故鄉就是浪漫的法國,它的法文名字叫:tarte,也可以稱作圓形麵包。法國是麵包之都,許多經典甜點都誕生於此,「撻」就是其中之一。撻類似於一種酥性餅乾,主要用低筋麵粉、雞蛋和黃油製作而成,撻皮經過烤制後,口感輕盈、層次感豐富,最具代表的就是很多人都吃過的「蛋撻」。
英倫紳士:派
如果要問什麼點心最能代表美國味道,我想答案肯定是「派」。不管是你喜歡看的美劇中,還是美國人喜歡的Party,「派」都是必不可少的點心!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派」其實來自英國,後來才被美國人發揚光大,最為代表的就是「南瓜派」和「蘋果派」。派是將水果等餡料鋪在黃油麵製作的派皮上,然後再蓋上一層派皮,用來保證餡料的汁水不會在烤制過程中揮發。
派就像裝了食物的器皿,好比大家常吃的「餡餅」一樣,所有的餡料都是包裹在麵皮裡面。而撻就不一樣,它是將所有餡料都露在外面。單從外觀來說的話,撻的體型較小,一般直徑都在3-5釐米左右,而派的體型就大一些,直徑則在8-20釐米左右。從製作和食用方面來說的話,撻皮可以直接烤制,然後搭配自己喜歡的水果,就可以直接食用了。而派則需要先鋪上餡料,才能進行烤制。派是熱食,一般都是正餐之後食用,撻因為體型較小,大多都是作為點心或者零食,而且經過冷藏的撻吃起來口感更好。
今天要介紹的這款「巧克力迷你派」,從名字上來看的話,它是「派」的一種,但是從體型和口感上來講,它更像是一種「撻」。其實是撻、是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吃才是硬道理。那麼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款甜品的詳細做法!
【巧克力迷你派】
派皮:可以買現成的派皮,或者參照我前兩天做的「拿破崙蛋糕」做的派皮也是可以的。只需3張即可,我這是做6個的量、雞蛋1個
巧克力醬:黑巧克力15克、雞蛋2個、細砂糖30克、玉米澱粉10克、純牛奶200毫升
裝飾:白巧克力30克、小草莓6個、黃桃1塊、薄荷葉適量
具體做法
(1)白色巧克力30克,掰成小塊,隔水融化成流線狀即可。
(2)準備一個沒剪口的裱花袋,套進杯子裡,然後將融化好的白色巧克力趁熱裝進裱花袋裡。
(3)烤盤鋪上一張烘焙紙,將裱花袋剪一個小口,之後把巧克力擠在烤盤上即可。然後放入冰箱冷凍至完全變硬。
tips:裱花袋不要剪口太大,確保巧克力能擠出來很細的線條就可以了。
(4)烤箱200度預熱5分鐘。取出3張派皮,每張派皮平均分成4等份,切好後放入烤盤裡。
tips:3張派皮一共分成了12份,其中取6張派皮放入烤盤裡,剩下的6張派皮需要疊在上面。
(5)碗中打入一個雞蛋,攪散備用。剩下的6張派皮用刀子在中間劃出正方形。
(6)烤盤裡的6張派皮均勻的刷上一層蛋液,然後再把剛才切好的派皮摞在上面即可。
tips:刷蛋液主要是為了使兩張派皮能粘合在一起,一張派皮烤出來的層次感不夠多,不夠厚。
(7)送入烤箱,200度烤15分鐘。
tips:時間和溫度僅供參考,每個烤箱的性能不同,我家的烤箱比較小,只有一層。只要保證烤到上面變成金黃色就可以了。
(8)接下來製作巧克力醬。黑巧克力切碎,放在一旁待用。
(9)碗中打入2個雞蛋,蛋清蛋黃分離,只需要用到蛋黃,至於蛋清也不要浪費,炒著吃吧。蛋黃用蛋抽攪散,然後加入細砂糖30克,再次攪拌均勻,直到白糖融化。
(10)接著加入10克的玉米澱粉,再次攪拌均勻至沒有顆粒的流線狀麵糊。
(11)無水無油的鍋中倒入200毫升純牛奶,接著把麵糊倒進鍋中,開中小火不停地攪拌,以免糊鍋底。
(12)直到變成細膩黏稠的糊狀即可,然後關火,趁熱倒入切好的黑巧克力碎,攪拌至巧克力完全融化即可。
(13)另外準備一個裱花袋,放進杯子裡,把巧克力醬倒進去,放在一旁備用。
(14)烤好的派取出,用刀子沿著上面的方塊狀切開,只要保證底部不漏的情況下,儘量切的深一點,這樣才可以放入更多的巧克力醬。
tips:因為烤好的派非常的酥脆,所以切得時候動作要輕一點,而且最好用薄一點、鋒利一點的刀。
(15)接著來切一點水果,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吃的任意水果,但是蘋果、梨之類的水果就不推薦了,口感相對來說太硬了。我用的是草莓和黃桃罐頭,草莓選擇小一點的,從中間切開,黃桃切成小丁就可以了。
(16)然後把巧克力醬擠進派裡面,放上半個草莓,兩塊黃桃丁、一個薄荷葉,最後再把之前做好的白色巧克力在冰箱取出,插進巧克力醬裡面就完成了。
酸甜的草莓和黃桃,搭配上濃濃的巧克力醬,再用濃鬱酥鬆的派皮所包裹,這個甜點,簡直不能用言語來表達,每吃一口都感覺超級滿足,如果你也想吃,就趕快試試吧!
本文由約翰飯特稀編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如果您有不懂得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區提出。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