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迎來了自己的輝煌年代,湧現出了一大批經典的作品,也被大家稱之為香港娛樂圈的"鼎盛時期"。當年,除了明星們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徵服各種多觀眾的挑剔目光,更是在題材上獨具自己的"港片特質"。畢竟,在當時,"黑幫電影"、"警匪片"都是最受大家歡迎的影視題材。
而這些影片之中,最令大家沉迷的看點,就是劇中那些"兇狠角色"。在這其中,有四位演員的出現讓很多正面角色都心驚膽戰,而他們也都因為自己的造型犀利,被大家稱之為"香港電四大惡人"。
"四大惡人"之首——何家駒。他當年之所以能出演電影,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促成的。當時,何家駒的文化水平是十分高的,也就是現在大家常說的"學霸"。從他早年的從業經歷,我們也能看出:當年,何家駒所處的報社從默默無聞到變成香港知名門戶媒體,可謂是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是,何家駒的個人生活卻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嗜賭"。最終,何家駒也因為這個嗜好,淪落到了傾家蕩產的地步。
因此,萬般無奈的何家駒最終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演藝界。剛剛開始的時候,何家駒靠著自己的超強文字功底,在劇場裡給別人做一些簡單的幕後工作,後來他便開始進行了編劇和劇本創作。或許,這樣的枯燥工作,令何家駒有些厭倦了。而立之年,何家駒開始嘗試做演員這條道路,因為早年間嘗盡了世間的艱辛和一無所有的滋味,所以何家駒也在戲劇裡將奸詐狡猾表演到了極致,就像是將前半生情緒的一種釋放一般。可是,何家駒最終因為身患重病,早早離開了我們。
說到"李兆基"這個演員,想必很多小夥伴兒都不會陌生。他常常給觀眾的感覺是,他根本不是在演戲,好像每一個角色都是他現實生活的寫照。實際上,當年的李兆基也和很多無業游民一樣,曾經誤入過歧途。就像我們常說的那句"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當時,因為父母的離世,李兆基一下子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覺醒,並且一下子"金盆洗手",逐步發展成了大家喜愛的電影人。不過,李兆基最終也因為身患癌症,離開了自己深愛的舞臺。小夥伴兒們對他出演的那些影片和角色,還有印象嗎?
最近一段時間,成奎安的曝光率好像有所提高,不過大家也依舊親切地稱呼他為"大傻"。畢竟,當年扮演"大傻"這個角色,成奎安給很多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成奎安和李兆基的經歷有些雷同,早些年成奎安也因為年少無知步入歧途,後來進入了邵氏電影打零工、跑龍套。外表看上去兇巴巴的成奎安,實際上有一顆非常善良的內心。他不僅給張家輝做起了"保鏢",還常常在藍英潔遇到坎坷時特意照顧她的生意。從當年成奎安的葬禮上,半個娛樂圈的明星前來送行,我們就能看出成奎安因為自己的義氣,結交了多少好友。
最後要說的這位,是黃光亮。他現在也是唯一一位還在世的"四大惡人"了。隨著歲月的洗禮,年紀逐漸增長的黃光亮,身上的"匪氣"也漸漸淡去了。因此,最近幾年,黃光亮也接連出演了很多慈祥的父親、暖男大叔的形象。後來,他和王祖藍一起合拍電影,因為兩人的鼻子酷似,觀眾們還戲稱兩人之間肯定有"不為人知"的驚天秘密。最終,黃光亮也十分大打趣地開起了玩笑:演了一部戲,還撿了這麼大一個兒子。也正因為這樣的快人快語,也讓很多不實消息成為了過眼雲煙。
現如今,再來回味曾經那些經典的港片,我們發現,雖然這些作品製作談不上精良,演員們的薪資也都不高,但是看完每一部都和現在很多"大片"感觀截然不同。小夥伴兒們,還有什麼難以忘懷的角色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