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
當地時間12月29日,美國娛樂雜誌《Variety》發布題為《2020年票房冠軍電影導演管虎,開啟明年7月上映的新作》一文。
文章稱讚了管虎和他執導的電影《八佰》,再順便介紹了他擔任監製的電影《革命者》。
不過文章也「另有玄機」,評論了一番中國電影「審核制度」。
這裡簡單介紹下,感興趣的可以再搜搜原文。
今年9月,電影《八佰》官微宣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截至當時累計全國票房28.83億。
《Variety》這篇文章在開頭也肯定了一波《八佰》,稱之為「2020年世界上最賣座的電影」,而且票房「高達4.61億美元」。
雖然中國電影奪得年度票房全球冠軍值得欣喜,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情況確實比較特殊。
由於疫情的影響,世界各國電影行業都遭受明顯衝擊,這不僅導致許多國內外大片推遲上映,很多國家和地區甚至壓根就沒開電影院。
有網友就表示,《八佰》奪冠這事,與其說體現中國電影的崛起,倒不如說是體現了中國抗疫成績之卓越,成為了首個恢復正常社會秩序的國家。
而在美國票房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的數據中,截至12月31日,2020年冠軍《八佰》4.61億美元票房中,只有37萬美元來自「本土」(即美國),剩餘票房均來自「海外」(即中國和少數國家)。
而且,2019年全球冠軍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7.9億美元,2019年中國冠軍《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有7.26億美元。
隨後,文章話鋒一轉,直接談到如此高票房的《八佰》卻在過審上有多麼「艱難」,簡直就是在「地獄中煎熬」(languishing in censorship purgatory)。
在國內影評中,對電影刪減也有過一些介紹,很核心的一個爭議細節是,阮經天飾演的日籍臺裔平民,在看到日軍屠殺,用日文喊住手後,被租界的中國人發現之後吊死。
這一筆到底要不要,各位覺得呢?
(電影《八佰》宣傳海報)
隨後,這篇文章稱,管虎處在「春風得意」(riding high right now)的狀態,不過之後並沒有詳細介紹他的導演水平,而是來了一輪自問自答。
「他(管虎)下一步確定的舉動是什麼?」
「強硬外交政策的宣傳(More jingoistic propaganda)!」
文章在這裡講的是標題後半句「開啟明年7月上映的新作」,即管虎擔任監製的電影《革命者》開機。
12月27日,電影《革命者》開機,並正式宣布定檔2021年7月1日。
據悉,電影講述了從1912年至1927年間李大釗的革命事跡,以及在他引領下的仁人志士、革命先驅傳播馬克思主義、創建中國共產黨的熱血故事。
(電影《革命者》宣傳海報)
很明顯,這部主旋律電影在外媒的眼裡,不夠「純粹」。
文章認為,管虎之所以要參與這部電影,也是想「展現政治誠意」,謀求「關鍵聯繫」。
(導演管虎)
《Variety》是一本美國娛樂圈周刊雜誌,在全球娛樂傳媒業有極大影響力,被譽為「好萊塢聖經」。
只能說,想要讓外媒真心對中國電影服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呀。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