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最近幾天一直在追電視劇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以下簡稱《三生三世》),幾乎達到痴迷的地步,恨不得不睡覺,或者一睜開眼睛就看。昨天晚上,終於完成了這件事!58集,倒是沒有感覺到拖沓或者囉嗦。以前,我認為這是一部愛情劇,所以熱播的時候絲毫提不起興趣。然而這次看了才發現,這根本就是一部講述靈魂藍圖與前世今生的劇嘛!
1、靈魂藍圖
司命星君寫下的運簿就是我們的生命藍圖。
這個運簿是按照東華帝君的要求寫的,寫的是他自己要到凡間經歷的事情。也就是說,生命藍圖是我們自己寫下的,是我們靈魂的選擇。
靈魂當然知道自己這一世要經歷什麼,只不過,開始這一世之前,喝下了忘川水,把前塵往事以及原本已知的未來全部忘記。如此開始這段旅程,才能真正體驗到靈魂想要體驗的東西。
為什麼要忘掉前塵往事以及原本已知的未來?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在當下。
把過去留在過去,把未來還給未來;過去不可更改,未來變化莫測。
既然未來存在無數變化,那麼靈魂先前譜寫的這個藍圖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當然有。
靈魂藍圖裡寫好的那些該經歷的事情都得經歷,但是方式有無數種。
就如東華帝君與鳳九在凡間這一世,先是因為白淺的介入,與東華帝君產生交集的美人變成了鳳九,但與美人「一見傾心」這件事是沒變的;後是因為鳳九對帝君的愛,不忍心傷害他,愣是讓帝君的「情劫」晚了兩年才發生,但總歸是發生了;再是因為帝君對鳳九的愛,看到鳳九「背叛自己」,心傷致死,比原本運簿上的時間早了18年,但最終還是因「情傷」去世。
再如元貞,他原本就是要與父皇愛慕的美人發生交集,痛苦一生,最後因這個美人而死。雖然因為白淺的介入,他不必經歷原定的痛苦,但最終還是與父親的美人有了交集,也因美人而死。
所以,靈魂藍圖只是記錄了我們這一生必須體驗的東西,至於如何體驗,那便有無數可能。
而對於既定的事情,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也可以有無數種選擇。
還是東華帝君與白鳳九,因為帝君在三生石上的名字被他親手抹掉,所以他們註定不能在一起。但一開始,帝君不願承認自己對鳳九有情,冷漠拒絕她、推開她,導致兩個人都痛苦;而後來,帝君願意讓鳳九知道自己的心意,反而兩個人都好過很多,即便依舊不能在一起,至少心是平靜的。
過去不可更改,但我們可以改變面對過去的態度,心態變了,感受就變了,當下也就變了,未來便有更多可能性。
2、前世今生
前世未完成的事情在今生繼續,今生的選擇被前世影響。
白淺與夜華的三生三世緣起於司音對崑崙虛蓮池裡金蓮的照顧,那樣的細心呵護在夜華的靈魂記憶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他做為夜華出生之後對前塵往事一概忘記,但他在東荒俊疾山遇到素素的時候,還是一下子就認出了她的背影。
夜華與素素這一世的情緣沒有結果,他帶著執念,在白淺這一世終於重新遇到她。前世沒有完成的事情,終於在這一世有了結果。
而白淺卻因為憶起素素那一世的痛苦,選擇推開夜華。今生的選擇,受到了前世的影響。
但前世畢竟是前世,白淺在大醉之後,最終還是遵從了自己這一世的心意,拋開前塵往事,與夜華毫無芥蒂的在一起了。
無論有過多少前世,前世發生了多少事情,最重要的還是今生。我們可以被前世影響,但是不能執著於前世,否則便是本末倒置。
若白淺執著於素素那一世的痛苦,選擇忽略今生的愛,那她就只能永遠活在過去,再也體會不到今生的快樂和愛。
前世再痛苦、再快樂、再輝煌、再落魄,那也與今生無關了。
3、無謂對錯,莫強求
我最喜歡的就是劇中子闌與胭脂這一對CP,各自心生歡喜,各自生活,互不相擾。
Happy ending是我們都樂見的,所以初看大結局,我執著於希望他們在一起,後來便釋然了。
子闌選擇不與胭脂在一起,除了仙妖殊途,還有崑崙虛與翼族之間的過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心裡的標準就是不能與殺「父」仇人的女兒在一起。
他錯了嗎?沒有。
他明知道胭脂是仇人的女兒還喜歡上她,錯了嗎?也沒有。
胭脂明明也喜歡子闌,卻從未表達,也從未為自己爭取,只是默認子闌的選擇。
她錯了嗎?更沒有。
他們只是跟隨心來選擇而已。
天君因為二殿下退婚白淺,選擇白淺的侍女少辛而大發雷霆,為了拆散他們,甚至不惜將自己最寵愛的兒子貶為水君,並且不允許他給少辛任何名分。
然而即便他做了這麼多,二殿下依舊選擇了少辛,並且跟她生活的很幸福。
萬事萬物皆有自己的緣法,別人的事情就讓別人去選擇,實在不必為了自己的任何而強求別人。且不說能不能強求的了,管那麼多別人的事情,難道自己不累嗎?
權威、面子,真的那麼重要嗎?
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當真沒必要。
4、留心之處皆資源
整個10月,我大部分時間是在追劇中度過的。
先是重看了《甄嬛傳》,後來又追了《三生三世》,我發現只要留心,帶著覺知去看,都能發現給到我們的資源。
在《甄嬛傳》裡,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直觀的看到男女性思維方式的不同,回想一下自己過去做的事情、說的話,一陣發笑。
《三生三世》又給了我這麼多資源,雖然追這部劇花了4、5天的時間,但是非常值得。
而我自從能夠開始活在當下,真的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有資源,只要留心就能看到。這樣帶著覺知生活,比在無明中摸索、體驗輕鬆的多,成長也更快。
心,安住當下,便能落地修行。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