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想像力之源,儒勒·凡爾納的童年要被拍成動畫

2021-01-19 中國科學技術館

./t20180111_682624_taonews.html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動漫
探究想像力之源,儒勒·凡爾納的童年要被拍成動畫 

責任編輯:科幻世界雜誌社更新時間:2019-01-11 10:28:00

  儒勒·凡爾納的多部作品被搬上過銀幕,他個人的童年故事也將要被拍成動畫了。

  根據 Deadline 報導,執導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藝術家》的米歇爾·阿扎納維西於斯加入動畫片《小小儒勒·凡爾納》(Little Jules Verne)擔任編劇。

  他將負責與對話相關的劇本,在他之前已經有三位編劇參與了項目。這部 3D 動畫會重現凡爾納的童年生活以及他從 19 世紀歐洲獲得的靈感。

  凡爾納的作品因為對科學嚴謹的態度以及考究的細節被視作是硬科幻的代表。雖然否認自己是未來預言家,但他在下筆前會翻閱各種報刊雜誌以及科學報導,他筆下的諸多預言也在之後被科技化為了現實。

  凡爾納的文學作品在歐洲對先鋒派和超現實主義都有深遠影響。而在英語世界裡,由於翻譯和節選的緣故,這位《海底兩萬裡》《環遊世界八十天》的作者通常被認為是流行文學或兒童文學的代表作家。

  關於凡爾納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1828 年生於法國南特的凡爾納在 11 歲的時候在三桅帆船上謀了份差事,一次甚至打算跟著船漂到印度為他的表姐帶一串珊瑚項鍊回來。父親及時出現才把他抓了回去。

  這個故事後來被證實是凡爾納的侄女在為他寫傳記時杜撰的。不過動畫《小小儒勒·凡爾納》看上去是從故事裡獲得了靈感。1839 年的凡爾納喜歡和他的朋友 Gabriel 一起幻想種種冒險。一艘輪船的到來打破了本來寧靜的生活。凡爾納為了拯救一位印度的姑娘選擇登船去英國,而 Gabriel 則必須留下。

  「一段受到考驗的友情、一個神秘的島嶼、非同一般的機器、還有一群帶著面具的敵人……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小說家的想像力從何而來?」故事的概要中這麼寫道。

  法國導演米歇爾·阿扎納維西於斯因為 2011 年的黑白電影《藝術家》而成名,電影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奧斯卡大獎。《藝術家》也是首屆奧斯卡之後第一部獲得最佳電影的默片。導演今年執導的聚焦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的《敬畏》入圍了坎城的主競賽單元。《小小儒勒·凡爾納》是米歇爾·阿扎納維西於斯第一次以非導演的身份參與項目。他說它的吸引力在於動畫中孩童的世界,以及以協助者的身份幫助別人完成作品。

  動畫的兩位導演分別是 Régis Vidal 以及 Didier Ah-Koo。前者曾擔任過動畫《自殺專賣店》的藝術指導,後者則是《神偷奶爸 3》《愛寵大機密》等動畫的故事板設計師。

本文來自: 好奇心日報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科幻世界》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資訊

微信新浪微博QQQQ空間豆瓣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儒勒·凡爾納和他的法國小說(附資源)
    凡爾納,至今仍是小編心目中無人能及的神人,哪怕後世湧現了阿西莫夫、海因萊因,哪怕星雲獎、雨果獎人才輩出。要知道,那可是在一個多世紀前,他居然預言了潛水艇、人造機械島嶼、乃至月球旅行。所以講到凡爾納的時候,怎麼能不多說幾句呢?儒勒·加布裡埃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於1828年2月8日,生於法國南特。
  • 儒勒·凡爾納作品合集(附資源)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 跟著「羈風之人」環遊世界八十天 | 儒勒·凡爾納原著改編舞臺劇
    儒勒·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妙的遨遊》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遊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環遊世界八十天》是凡爾納於1873年完成的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筆調生動活潑,富有幽默感。
  • 好少年優秀投稿-儒勒·凡爾納作品讀後感-石家莊市國際城小學楊一涵
    楊一涵 國際城小學二年級一班 指導老師 樊素平 這個寒假期間,爸爸推薦我讀儒勒·凡爾納的系列科幻作品但是一讀凡爾納的作品,我就深深被吸引住了。我先後讀了《地心遊記》、《海底兩萬裡》、《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八十天環遊地球》、《從地球到月球》、《神秘島》、《十五歲的小船長》和《太陽系歷險記》。書很吸引人,讀進去後有時都廢寢忘食。其中我最喜歡《神秘島》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會教會你怎樣利用大自然的天然資源來求生。這大概和我平時愛看荒野求生類的電視節目有關吧。
  • 儒勒·凡爾納:讓科幻小說成為賺錢和受人尊敬的行當
    《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是在發明與發現不斷湧現的大環境下,誕生了儒勒·凡爾納。凡爾納第一次嘗試創作這種新作品,也許是受愛倫·坡的小說《氣球騙局》的影響,直接起因則是他結識了一位大膽的航空愛好者,一個使用「納達」之名發表作品的職業攝影家(後來凡爾納以他為原型,創造了《從地球到月球》和《環繞月球》中的「阿當」這個人物)。為了籌錢建造一艘比空氣重的飛行器,納達策劃了一系列氣球升空的活動。
  • 電影大師梅裡愛誕辰159周年:你知道他把凡爾納科幻經典搬上銀幕...
    給大家講一段他的代表作之一的故事,你會發現還和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以及魯迅先生還有關係。喬治·梅裡愛回望人類登月史,已走過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旅程,而作為視聽技術的「電影」誕生,則超過了一個世紀。回溯百年銀海,人類在科幻世界的登月之旅,同樣跌宕起伏。
  • 【名著選讀】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裡》
  • 電影悟人生丨《地心歷險記1》童年最愛的探險電影之一
    此片根據儒勒·凡爾納1864年創作的《地心遊記》(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Earth)改編~凡爾納的想像力十分豐富
  • 當童年動畫拍成「真人版」後,這樣硬核的魔性畫風,你還喜歡嗎
    說到底是因為一部優秀的動漫作品,它塑造出的角色總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童年時期看過的經典動漫裡的人物,無論過去十年,二十年,依舊會讓漫迷們記憶猶新。而當為我們留下美好回憶的童年動漫被拍成「真人版」,變成這種硬核的魔性畫風後,你還會喜歡嗎?
  • 今年國慶,帶孩子去影院看動畫電影《喵星少年漂流記》
    值此中法建交50周年暨世界近代科幻小說之父、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誕辰186周年之際,全球首部3D水彩動畫電影《喵星少年漂流記》即將於2014年10月1日全國公映(9月26日四川首映),該片改編自儒勒·凡爾納一生唯一的一部兒童小說——世界名著《兩年的假期》(又名《十五少年漂流記》)。
  • 《喵星少年漂流記》是國產動畫電影嗎?
    馬上臨近十一檔了,國產動畫電影不免又有一番血雨腥風的拼殺。在豆瓣上,它顯然被標註成了國產動畫的樣子。導演寫的是:巴雲風/章兵;編劇寫的是:張加貝/曉寒。它的海報上完全看不到除國產以外的信息。然而筆者在IMDB上找到了這部片子,卻被標註為日本動畫,導演是中村隆太郎,編劇是柳川茂,並且註明了原作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的名字。日本還專門為該影片製作了官方網站。那麼,這究竟是一部國產動畫,還是一部日本動畫呢?如
  • 《獅子王》都要真人化了,迪士尼17部動畫有望真人化
    通過挖掘過去的素材庫,包括電視劇集和動畫電影,供改編和續集之用。 這些電影的實際質量差別很大,喬恩·法夫羅的《叢林之書》(或譯為《奇幻森林》)可以說是最棒的,大導演蒂姆·伯頓的《愛麗絲漫遊仙境》卻令人非常失望。
  • 奇幻裸眼3D+迪士尼歌舞,帶娃來一場"海底探險之旅"!
    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原著改編邀您深入海底世界體驗奇蹟大冒險 波瀾壯闊的海底世界讓我們共同乘坐「鸚鵡螺」號潛艇與尼莫船長一起揭開未知海底世界的神秘面紗融入先進的科學技術《海底兩萬裡》(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巔峰之作,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