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羽
《深入敵後》是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發行的一部戰爭類影片。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1995年6月2日美軍飛行員Scott O&34;大黃蜂&34;大黃蜂&34;林肯"號核動力航母上服役。
F/A-18的第一次作戰巡航行動於1985年2月至8月,美海軍第25、113攻擊機中隊部署在星座號航母,前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執行部署任務。
F/A-18E/F的前任F-14「雄貓」戰鬥機曾在世界各大洋的上空稱雄多年,為美國海軍立下顯赫的戰功,在同一時代的艦載機中可以說是獨孤求敗。正是F-14保證了冷戰後期至世紀之交,美國在海軍航空兵實力上的絕對優勢。
也正是F-14讓美國人的航母戰鬥群牢牢地掌握了海上制空權,進而確保了制海權。與此同時,F-14也給美軍在大海沿岸及附近內陸上空的制空權提供了保障,為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從海上攻擊敵國掃除了空中障礙。
21世紀的今天,F-14們已經落伍了,急需新一代戰鬥機來接它們的班。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崩潰後,美國失去了自己最強勁的對手。面對新的威脅與挑戰,也為了降低成本、減少耗資,美國人否決了發展海軍型的F-22的方案,也放棄了研製F-14新的一種改進型的計劃,而選擇研發F/A-18C/D的改進型——F/A-18E/F來取代F-14。
1986年,利比亞卡扎菲將錫德拉灣視為利比亞的領水,其它國家的艦隻不得通過。美國裡根總統命令珊瑚海號航母前往錫德拉海灣展開航海自由行動。航母上的F/A-18執行作戰空中巡邏任務保護航母戰鬥群。
F/A-18經常對利比亞的米格-23、25和蘇-22進行攔截,有時與利比亞的飛機相距幾米。在1986年3月的「草原烈火」行動中,F/A-18首次參與實戰,對利比亞的岸基設備實施打擊,其中包括SA-5的飛彈基地。
1986年4月15日的「黃金峽谷」行動中,F/A-18與A-7E使用哈姆飛彈攻擊了利比亞的薩姆飛彈陣地。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共190架F/A-18參戰,海軍有106架,陸戰隊有84架。
在1991年1月17日,美海軍兩架F/A-18C與伊拉克的兩架米格-21機遇,F/A-18C使用AIM-9擊中了這兩架米格飛機後,對伊拉克的目標又投放908公斤的炸彈。2002年11月6日,林肯號航母上部署的F/A-18E/F首次參與實戰行動,使用精確制飛彈藥對伊拉克的兩套薩姆飛彈、1個指揮、控制和通信設施實施了打擊。
同時F/A-18也在美國大片中經常「露臉」在科幻電影《獨立日》中,美軍為了消滅外星人的飛船母艦,出動大批F/A-18襲擊外星人的太空飛船。
在科幻片《哥斯拉》中F/A-18炸毀藏有大量哥斯拉的卵的麥迪遜體育館,並在一座橋上重創怪獸哥斯拉。《勇闖奪命島》中軍方為消滅可能發射VX神經毒氣彈的漢莫將軍及其手下的部分海軍陸戰隊士兵,出動了數架F/A-18準備空襲叛亂份子。在《潛龍轟天》中F/A-18被恐怖分子控制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上的「密集陣」速射炮擊毀。
《燃眉追擊》中在巴拿馬灣執勤的「小鷹號」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攻擊中隊派出一架F/A-18C前往哥倫比亞販毒團的老窩,在上空投下了一枚GBU-24型雷射制導炸彈炸毀了敵人的整個販毒據點。
在《太陽之淚》《變形金剛2》《超級戰艦》《洛杉磯之戰》《2012》《絕密飛行》等電影中我們都可以看到F/A-18飛掠而過的身影。
作為四代戰機中的姣姣者,F/A-18的確給我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身影。但隨著F-22「猛禽」和F-35「閃電」的服役,隱身戰機開始登上舞臺。
2006年6月,美國空軍在阿拉斯加舉行的「北方利刃」演習中,首次參演的F-22A就取得了對抗非隱身戰機F/A-18戰機144:0的戰績。目前隱身戰鬥機對四代機最大的優勢即超視距空戰的優勢,在美軍演習中F-22A戰鬥機完成的114次擊落中,有111次是通過超視距攻擊完成的,儘管F/A-18E/F Block Ⅲ型戰機能部分解決這一問題,但自身的隱身劣勢卻是最大致命傷。
F/A-18「超級大黃蜂」也會像它的前任F-14「雄貓」一樣,隨著時間推移被淘汰,但作為四代機的經典,它無疑驚豔過整個世界。